綠豆糕的傳說,月餅的傳說是什麼? 回答清楚

時間 2021-06-26 16:02:38

1樓:匿名使用者

綠豆糕是北京著名的傳統點心之一,中國有著很悠久的吃綠豆糕的歷史。傳說端午時節瘴癘之氣特別旺盛,而綠豆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有退火清熱之效,因此在端午節吃綠豆糕,能免受瘴癘之氣影響。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

「綠豆磨之為面,澄濾取粉,作餌燉糕……有解諸熱,補益氣,調五臟,安精神,厚腸胃之功。」

綠豆糕的來歷與一個發生在山西的故事有關。

傳說很早以前,在一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有個山東人李壯,他的妻子叫東亮,年輕美麗又聰明。夫妻二人到處謀生,走到山西鹽池附近時,聽說那裡需要挖鹽的苦力,李壯夫婦就決定留在這裡工作。李壯是個勤快人,每天天不亮就出發,天黑才回來。

就這樣早出晚歸,雖說他很有力氣,但也經不住長期的超體力勞動,每天都筋疲力盡而歸。妻子很心疼,於是就想辦法,給丈夫補充營養。

在炎熱的夏季,妻子總是熬一大鍋綠豆湯,既解渴,還能防止中暑。時間長了,熬湯剩下的綠豆扔丁太可惜,於是東亮就想這綠豆可以給丈夫補充營養,但怎樣才能把綠豆做成食品吃呢?冬天的時候買下好多柿餅,還沒有吃完。

經過考慮,東亮終於想出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她將煮熟的綠豆去皮,用手掌拍成面,將柿餅去核用刀切成塊,一層綠豆麵,一層柿餅塊,裝入盒中,用鍋蒸了蒸,然後放置於水甕之中冰。第二天拿出來用鹽水一浸,倒出來切上好大一塊讓丈夫帶到鹽池去。

丈夫吃了連連誇獎好吃,可是幾天下來,丈夫發現這好吃的東西卻不經餓呀。一時間東亮也想不出好辦法來,

有一天,東亮跟丈夫去鹽池,看見一個趕車馱鹽的車伕正在喂牲口。她仔細一看,那牲口吃的竟是豌豆。出於好奇,她去問車伕,為什麼喂豌豆。

車伕告訴她,這牲口吃了豌豆勁大,再高的坡都能爬上去。回後,東亮買了一些豌豆,將豌豆煮熟去皮仍像用綠豆摻柿餅的辦法炮製,讓丈夫李壯帶到鹽池去吃。

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春節後的一個大節。眼見著油菜豐收了,小麥也歸倉了,人們的勞動終於有了收穫。這時找個理由過個節,的確可以使人們的疲勞得到恢復。

過節就要吃喝,綠豆糕、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綠豆糕是熟食生做的糕點。先將綠豆煮熟,經過晒乾、去皮、磨粉等工序製成熟綠豆粉,再加入糖粉、麻油入模成型。純綠豆粉製成的綠豆糕顏色發暗,味微腥。

顏色發黃好看的很可能是加了色素。為了使綠豆糕口感多樣化,食品廠家加入了不同的餡料,市面上就出現了風味各異的綠豆糕。 由於綠豆一直被人們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所以端午節吃綠豆糕除了滿足人們的口福外,還有排出一冬體內毒素的期望,用健康的體魄迎接酷夏的到來。

3樓:遠方歸雪

相傳,東漢時期,夏日炎熱,瘴氣異常,特別是端午時節熱疾瘟疫橫行,屍橫遍野,人們紛紛祈求上天,上天被感動,派神人將綠豆製作成糕,散發眾人,眾人食後身體立刻可抵禦炎熱,去熱為涼,從此綠豆糕便用以清涼去病,祈福之用,常吃綠豆糕就成了傳統。

月餅的傳說是什麼?{回答清楚}

4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5樓:日就月將

各地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

「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

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6樓:9_9埃保常

編輯本段【月餅歷史】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言道出

中秋之夜 城鄉日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出是用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成了節日的禮品。

7樓:迷迭的回憶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之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常娥和后羿``

象徵團圓

關於燕窩有哪些傳說故事?

9樓:木小木﹌唹深

到了今天,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大上的燕窩也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讓燕窩已變常見,但它畢竟還不是像銀耳那樣易買到的補品,價值、身價還是擺在眼前的。處暑已過,進補宜清補,選擇燕窩滋補是非常適宜的。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燕窩的相關小故事,看看別人是怎麼熱愛燕窩的。

如果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具有超凡的勇氣,那麼第一個吃燕窩的人,則有著別具一格的品味。燕窩,又叫燕菜,並不是屋簷下燕子的銜泥鑄成的巢穴,而是由金絲燕用唾液所築成的巢窩。它們多被發現與沿海荒島的山洞裡。

「第一個吃燕窩的中國人」

和「第一個吃燕窩的外國人」

相傳,最早吃燕窩的中國人是明代的航海家鄭和。某次,鄭和的遠洋船隊在海上遇上大風暴,被迫停泊在馬來群島的一個荒島(馬六甲)採摘了峭壁上的白色鳥窩,洗淨後用清水燉煮食用充飢。回國時,船員們個個臉色紅潤,精神抖擻,鄭和特地帶一批這種後來稱為「燕窩」的補品進獻給明成祖。

從此,燕窩成了朝拜皇帝重臣的貢品。

《百事通》一書記載:在古時候,中爪哇有個叫沙多羅諾的人,有一天,他看到燕子都飛到海邊高山的巖洞裡去,便爬上山崖,敲下了燕窩,帶了一些回家,煮了幾個燕窩嚐嚐,竟覺得味道不錯。訊息傳開後,當地人都去巖洞裡敲燕窩。

經過長期食用,大家普遍感覺身健氣舒,精力旺盛,這才明白,那些燕窩原來是個寶。

「愛燕窩的人士有誰?」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最長久的皇帝,也是有史以來最長壽最高的帝王。清朝皇宮的老檔案曾記載道:乾隆幾次下江南,即便路途中,每日清晨,依舊空腹食用冰糖燕窩粥,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滋補養生。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作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她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據史料記載,光緒十年十月七日慈禧早膳,一桌30多樣的菜中,用燕窩的就有7樣。

足以見慈禧太后對於燕窩養生的鐘愛。

宋美齡女士高壽達106歲,每天都會吃一小碗冰糖燕窩。當年宋美齡赴美的時候攜帶了90餘箱托執行李,大部分行李箱內裝著夫人自用的「衣料」、「旗袍」、「日用器物」及「盥洗雜物」等,其中,還有一箱燕窩。

劉德華「只有吃了燕窩,才能連唱15場演唱會。」

如果你見到劉德華天天吃燕窩,別以為他單純為了美容和享受。因為對於每一個歌唱家來說,津液(唾液)是無上寶貴的。歌唱家的演唱壽命就取決於其聲帶和發音輔助器官的急劇和巧妙的運功能力。

關於燕窩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史上最出名的燕窩狂人,當屬四大美人中**最好的楊貴妃。說起貴妃的美顏祕方,後宮佳麗們用盡手段揣測盜取而不得。杏仁膏?

阿膠糕?還是綠豆糕?no...

它們都是障眼法。吃燕窩粥,喝燕窩湯,洗燕窩水,才是楊貴妃在三千後宮中紅旗不倒的不傳之祕。

「燕窩大類請牢記」

燕窩按顏色分,可分為白燕、黃燕、血燕。以印尼為例,印尼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只有旱季和雨季,無四級區分,其中7~2月降水豐富為雨季,3~6月為旱季。雨季燕窩偏白,此季節產出的燕盞又叫白燕盞。

旱季燕盞窩偏黃,又叫黃燕盞。

「血燕」代表的是洞燕,為紅色燕窩,東南亞一直都稱為紅燕。它的**更高,產自於野外,山洞、懸崖峭壁,數量稀少,採摘困難益,逐漸被屋燕所取代。但是「血燕」並非是金絲燕**的結果,是燕接近產卵時期時做的第三次窩,因所吐的膠質中帶有血絲,且紅色的血紅蛋白會被氧化成黑褐色的高鐵血紅蛋白。

「白燕」也稱作屋燕,建專門給野生金絲燕築巢的屋子,請人定期的打掃、清潔,燕窩的品質外形有保障。屬於人工規模的取燕窩。屋燕在燕屋中採摘,金絲燕仍是野生,清晨外出覓食,傍晚歸來。

「四大誤區請細看」

二、血燕是金絲燕**形成的。《營養百科》等一些早期辭書記載:「第二次窩又被採後,燕接近產卵時期時做的第三次窩,因所吐的膠質中帶有血絲,故稱血燕窩。

」因此血燕不斷受到環保和信仰人士的批評,但血燕並非是金絲燕**的結果,因為血紅蛋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只會被氧化成黑褐色,而不是所謂的血紅色。

三、雜質多毛的洞燕要比清潔的屋燕貴。有的燕窩品牌居然將雜質多毛的洞燕標至每克百元以上。燕窩清洗費時費力,生手一天一盞也挑不了,熟手一天也只能挑十盞左右。

而且洞燕更是受各種不明礦物質滲透,再加上山洞炎熱潮溼,金絲燕與各種的飛禽走獸同住,長年無人清洗的排洩物使洞燕的燕窩受到嚴重的汙染。

四、燕窩營養和雞蛋、豆腐差不多。權威的《國家地理雜誌》在04年春節特刊《燕窩神話》指出:「根據實驗室對燕窩的初步鑑定,燕窩所含的蛋白質、8種必需氨基酸以及其他元素的含量確實都要高出不少。

」從中藥上講,燕窩性平味甘,有滋陰潤肺,調補元氣之功效。從現代醫學上講,燕窩還有大量活性白分子,能夠促進細胞再生,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加人體對x光或其它放射性射線的抵抗力。因此,雞蛋與豆腐的營養價值是無法跟燕窩相比的。

如何自制綠豆糕 自制綠豆糕的做法

教你綠豆糕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小姐姐教你做綠豆糕,只用3種原料,好吃不膩無負擔。綠豆糕的做法。1 原料 綠豆粉400克,麵粉200克,白糖300克,麻油適量。製法 1.先將綠豆粉 白糖 麵粉 麻油拌和均勻。2.再將拌勻的糕人放入木模 模底亦可撒些桂花 壓實後輕輕翻出木模,放在瓷盤內。3.將糕坯上籠蒸約...

綠豆麵可以做綠豆糕嗎自制綠豆糕的做法

綠豆糕用綠豆製成,綠豆又稱青小豆。傳統醫學認為 綠豆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 利水消腫 明目退翳 美膚養顏之功效。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綠豆糕,孕婦 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者 骨科疾病者 神經性疾病者 素體虛寒者等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虛寒洩瀉者慎食。原料 熟綠豆粉200g 3.2元 紅豆沙...

怎樣製作綠豆糕,綠豆糕的製作方法

食材主料 綠豆粉300g 輔料核桃油 適量蜂蜜 100g 牛奶適量 步驟1.綠豆粉倒於乾淨的盆中。2.放蒸鍋中蒸30分鐘,蒸熟的綠豆粉會有一些大疙瘩,需要用勺子碾碎。3.用篩子篩一遍,剩下的小疙瘩再次碾碎,並再次篩一遍。4.倒入蜂蜜 牛奶和核桃油。5.翻拌均勻,巧圖中是粉粒狀的就對了。6.放入模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