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揭忻然
新手淡水魚繁殖需注意以襪瞎下四點:
選擇優質魚種: 魚種是養魚的首要物質基礎,放養優質魚種是獲取高產的重要條件。優質魚種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體形好:體色鮮豔有光澤,鱗片、鰭條完整,無損傷,無病狀。體質好:
背寬腹厚,肌肉豐滿有彈性,遊動活潑,溯水性強。在密集環境下,頭向下、尾向上不斷擺動。規格一致:
同一批魚種個體整齊,大小均勻。不符合上述條件者即視為劣質魚種。
掌握放養時機: 一般自冬至到翌年立春(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是淡水養魚放養魚種的最佳時慎好舉機。這是因為冬季水溫低,魚的活動力弱,鱗片緊密,在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魚體不易發生機械創傷,尤其是可以減少赤皮病和水黴病的感染率。
在這段時間裡,魚類的新陳代謝減緩,不易發生缺氧浮頭現象。冬季放養魚種,實質上是提早放養,可以讓魚種對新的生活環境有較長的適應時間,即延長了生長期。鯉科魚類在水溫超過10℃時就開始攝食生長,從而能充分利用水體的天然餌料,及時彌補越冬期間的能量消耗,恢復旺食期前的正常體質。
就地生產: 就地選購魚種池塘放養所需魚種,應立足就地生產,最好由養魚場(戶)自行寬碧培育大規格魚種。一來可做到計劃生產,滿足放養需要;二來可避免長途運輸導致魚種損傷並死亡,提高魚種成活率。
放養注意事項: 冬放魚種時,必須選擇無風、較溫暖的晴天進行。切忌在颳風、雨雪或嚴寒的天氣操作,以免魚體凍傷、出血。
盛魚容器要求光滑,魚種下塘時動作要輕快。將裝魚種的桶(盆)全部浸沒於塘水中,讓魚種自行遊入魚塘,以免魚種受傷。魚種下塘前必須使用藥物溶液浸洗消毒,以殺滅體表寄生蟲。
對草魚種還要注射疫苗防病。
魚病防治: 定期向養殖水體中潑灑生石灰,不但可以減少多種病害發生,還可以提供養殖生物所必需的鈣元素,對甲殼類水產養殖尤為重要。防治病害時,一般20天左右使用1次,水深1公尺每畝用15千克~20千克。
潑灑生石灰和池塘施肥不能同時進行,時間間隔一般為5天左右;生石灰不能與含氯消毒劑同時使用,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劑和殺蟲劑5天后才可使用生石灰;此外,水體ph值大於8時,最好不用生石灰。
主要淡水養殖魚類怎樣繁殖?
2樓:網友
養魚大概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就是清塘。一般魚塘放苗之前都建議先乾塘,就是將魚塘暴曬半個月,曬到魚塘底部的泥巴都開裂。也要注意控制好時間,不能將泥巴曬至灰白。
曬好魚塘就要開始消毒,首先要加水,參考200平方公尺的魚塘來說,加水30釐公尺就可以。然後加入五十公斤的石灰,進行全池消毒。消毒後一週就可以給魚塘注水了,注河水最好,井水其次,這時水深要加至一公尺。
第二個步驟就是投放魚苗,首先要選擇足夠優質的魚苗。然後在投放前要用高錳酸鉀對魚苗進行消毒,沒有高錳酸鉀的話硫酸銅也可以代替。消毒魚苗不僅做足了前期準備工作,也能預防種魚後期可能感染的苗頭蚤病毒。
投放好魚苗後還值得一說的是魚苗的死亡情況,一些魚苗會因為運輸身體狀況不佳,導致死亡,這些都是正常原因。
第三步就是調水,這裡仍以二百平方魚塘作例。魚苗前期生長需要充足的食物,這段時間就需要肥水。肥水就是讓微生物生長,還有一些魚類可食用的水蟲繁殖。
肥水要用到光合菌和芽孢桿菌,經過肥水不僅魚苗可以有食物,而且肥水還可以抑制有害毒菌和有害蟲的繁殖。
第四步需要給魚苗投料,生態養殖除投料儘量選擇優質的料食外,還可以給魚苗喂黑麥草。因為一些魚苗經過過冬腸胃壁變薄,可能引發腸炎。所以黑麥草就是很好的選擇,這裡也要注意不要投隔夜草,魚類當天沒有吃完的草當晚一定要打撈上來。
第五步是魚種的防病。魚種得病影響很大,要提前做好準備。魚病的原因主要**於水質,所以做好水質的防毒工作十分重要,上面提到的調水和殺蟲消毒都是魚塘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
後期在三月四月都要進行兩次殺蟲,一次消毒。殺蟲可以用敵百蟲和硫酸銅,消毒可以用二氧化氯,粉劑的直接漂進水裡。魚病的防範是門大學問,在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新手怎麼學魚塘養殖淡水魚?
3樓:李森炎
1、池塘位置。
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交通、供電方便的地方建造魚池。這樣既有利於注、排水,也有利於魚種、飼料和成魚的運輸和銷售。
2、水源和水質。
池塘應有良好的水源條件,以便於經常加註新水。由於池塘內魚類飼養密度大,其投餌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應求,水質易惡化。導致魚類嚴重浮頭而大批死亡。
雖然可用增氧機可防止魚類浮頭,但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質,長此以往不利於魚類生長。
池塘水源以無汙染的河、湖水為好,這種水溶氧高,水質良好,適宜於魚類生長。因此,魚池最好靠近河邊或湖邊。
井水可以作為養魚水源,但其水溫和溶氧均較低,使用時應將井水流經較長的渠道或設曬水池,並在進水口下設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濺起後再流入池塘,以增加水溫和溶氧量。
工廠和礦山排出的廢水,往往含有對魚類有害的物質,只有經過分析和試養,才能作為養魚用水。
3、面積。飼養食用魚的池塘面積應較大。面積大,魚的活動範圍廣,受風力的作用也較;風力不僅可增加溶氧,而且還可使池塘上下水層混合,改善下層水的溶氧條件;
此外水體大水質較穩定,不易突變,因此漁諺有「寬水養大魚」的說法。但面積過大,投餌不易均勻,水質也不易控制。
夏季捕魚時,一網起捕過多,分揀費時,操作困難,稍一疏忽,容易造成死魚事故;面積過大,管理也不方便,並且池大,其受風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衝壞池埂。
因此,儘管30畝左右的大魚池也能高產,但採用的不多。有些面積較小的魚池(2畝~3畝),也能取得高產,但畢竟水環境不太穩定,且佔用的堤埂多,相對縮小了水面積。
根據目前食用魚的飼養管理水平,一般認為池塘面積在10畝左右較合適。
4、水深。飼養食用魚的池塘需要有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養量,提高產量。池水較深,蓄水量較大,水質較穩定,對魚類生長有利。
因此,漁諺有「一寸水、一寸魚」的說法。根據無錫河埒鄉不同水深的池塘魚產量比較表明。
單位面積草魚、青魚、鰱、鱅的放養量和淨產量隨著水深的增加均有大幅度增加。
平均水深較深(的池塘,螺、蜆和水草的投餵量也比面積相似但水較淺(的池塘,分別多51%和56%。
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過深,下層水光照條件差,溶氧低,加以有機物分解又消耗大量氧氣,這就容易造成下層水經常缺氧。
因此,池水過深,對魚類的生存和生長均有很大影響。
淡水魚的養殖技巧和注意事項 養殖淡水魚技巧
4樓:三農王姐
1、水溫:一般熱帶魚20~32度。水草18~28度。一天變化不得超過4度。 加溫時一天2~3度為宜,治病時加溫至30度。
2、放魚:換環境時第一週最危險。適溫30分鐘,整袋浸泡。混水20分鐘,讓魚自己游出來。
3、養水:最重要,培養菌態,穩定水質。最少一週,最佳乙個月。為了讓生態維持平衡,增加新魚以每個月5 條為宜。
繁殖最快的淡水魚是什麼?
5樓:網友
繁殖最快的淡水魚是羅非魚。
4~6月將卵產在蚌殼裡,幼魚成活率高,每條魚可產卵200~300粒,一年就可以繁殖,食性雜,一兩年時間即可佈滿全池,能夠迅速生長發育繁殖後代繁殖最快的應該是鰟鮍,在乙個3~5畝的池塘放養100只鰟鮍,因此一般池塘天然餌料對其已經足夠。一季稻田中可在當年養成50克左右的食用魚:不僅適於淺水生活,肉質好,更適合在晚稻田中放養,目前推廣還不普遍,吃各種雜草,性情溫和。
鯽魚:能在淺水中生長,越冬也比較困難,所以又稱埋頭鯉,3個月可以長到250克,能吃食大量藻類。
這是什麼淡水魚,這是什麼淡水魚啊?
如圖 不宜分辨 可能是 墨頭魚 不一定對學名 鯉科 cyprinidae 墨頭魚屬 garra 魚類 具體哪種不知 喜棲息於水流湍急 水底多石的環境中,常以吸盤吸著在石塊上,主要刮食著生藻類,也食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的幼蟲。淡水魚有上千種類,這應該是一種普通的小魚 感覺很像是那種野生的小魚 柳根魚,西...
鱸魚是淡水魚嗎,鱸魚是淡水魚還是海魚
中文裡有許多種魚類都可以被稱為鱸魚,其中最常見的有四種,分別是 海鱸魚,學名日本真鱸,分佈於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匯處。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魚,屬於降海洄游魚類,最為著名。大口黑鱸,也稱加州鱸魚,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河鱸,也稱赤鱸 五道黑,原產新疆北部地區。鱸魚分佈於太平洋西部 我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
求100種淡水魚的名字,這種淡水魚叫什麼名字?
愛上迅哥兒 我國淡水魚類約有800餘種。其中,鯉科屬種最多,有4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二分之一 鯰科和鰍科的屬種也不少,兩科共有2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四分之一 其它科如蝦虎科 鱧科合鰓科等科共有2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四分之一。在我國的淡水魚中,有些種類分佈很廣,幾乎到處可見。如以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