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尹朶月
印泥由顏料、油脂和防腐劑等成分配製而成的油溶性印章色料。印泥製造工藝也隨著印泥品種的變化而不盡相同,但是其最基本的製作工藝流程(工序)如下所示:
1. 曬油:選用上好的精製蓖麻油和菜油。按照適度比例進行調和,放置入開口的陶瓷或者搪瓷容器中,加蓋玻璃,置於戶外曝曬。經過3-5年之後,方可成為印泥可用的印油,以備使用。
2. 艾草加工:將收割下的新鮮艾草枝,放在太陽底下自然曬乾。
然後對艾草進行摘葉挑選,祛除短小、易斷的部分,留下長而厚、堅韌的部分,按其長短、內含纖維程度進行分檔,並分別去皮加工。
3. 硃砂選料:將礦質硃砂進行分層挑選。祛除雜質碎末,挑選出顏色鮮豔,光澤度好的整塊礦質晶體硃砂以備使用。
4. 硃砂研磨:將優質硃砂加水置於缽中研磨。
硃砂在研磨過程中逐漸分層。分別取上層和中層以便使用。硃砂研磨細度必須達到預定標準。
研磨完畢的硃砂粉必須去溼晾乾後方可使用。
5. 油料加工:將曬過的印油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必要新增劑,進行油煉,以達各類印泥入選的質量要求。
6. 油砂混合:在石缽中按照一定比例在硃砂粉中加入印油以及其他輔助顏料進行充分拌合研細,形成色漿。色漿必須做到均勻細膩、不稠不稀等要求。
7. 捶拉入絨:在石缽中將色漿和精選艾草纖維按照一定比例,經過傳統的人工捶拉法將其拌勻,融成一體,始成滑拿胡印團。
此外木棉、燈芯、竹茹、藕絲都是可以用來制印泥的。不過棉花性軟,燈芯莖剛,竹茹體滑,藕絲柔弱,都不如信攔艾絨。
8. 裝缸儲存:印泥製成後不能馬上使用,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才可放入瓷質的印盒內,以供敏冊使用。
2樓:尹朶月
印泥製造材料:蓖麻油 60克,大紅(或洋紅、鉛紅)11克,白陶土(細磨過篩)10克,艾絨(即將艾青曬乾,除去硬梗,用機械滾軋成的細絨)18克,冰片1剋制造搭雹方法:將各種原料按上列配方的順序投入槽內,先用木棒調和,然後知哪帆放在滾軋機上,反覆滾軋多次,即成爛泥狀的印泥。
注:蓖麻油為分散劑,白陶土為填充劑,大紅等顏料為顯色劑,艾絨為吸附劑,冰片是起防腐和增添芳香的作用。至於為什麼在我們各種公文印泥的顏色統一都是紅色的呢?
是習慣由來吧,最後成為國家規定的。因為古緩察代的時候皇帝用的蓋章就是用紅色印泥,所以現在懶得修改,而且紅色夠鮮豔醒目什麼的,所以最後變成強制規定的!這樣才能夠統一(如果你看到的公章一下藍一下紅你也受不了不是)嗯,一定是這樣的。
印泥的製作方法
3樓:浪裡小青魚
材料:蓖麻油 60克、 大紅(或洋紅,鉛丹) 11克、白陶土(細磨過篩) 10克、 艾絨(即將艾青曬乾,除去硬梗,用機械滾軋成的細絨) 18克、 冰片1克。
製法:將各種原料按上列配方的順序投入槽內,先用木棒調和,然後放在滾軋機上,反覆滾軋多次,即成爛泥狀的印泥。
印泥的製作方法
4樓:侍秋梵韻
1、印泥的製作首先需要曬油,選用上好的精緻菜油和蓖麻油,按照適度比例進行調和,放置在開口的陶瓷容器中,放置在戶外進行暴曬。
2、艾草的加工,將收集好的艾草放置在太陽底下曬乾。對艾草進行挑選,去除短小的,留下堅韌且厚長的部分。按照長短大小進行分類並去皮,用打磨機磨成粉狀物。
3、硃砂的選料,將準備好的礦質硃砂分層挑選。祛除雜質以及粉末,挑選出顏色鮮豔,光澤較好的整塊硃砂。最後就是需要將硃砂加水在容器內部研磨,使硃砂在研磨中逐漸分層。
分別取上層和中層以便使用。研磨的粗細需要達到均勻統一的細小顆粒,最後晾乾。
4、將之前準備好的蓖麻油、艾草纖維以及曬好的菜油按照2:1:1的量進行混合,使用容器將其拌勻,融合成一體,印泥就製作完成了。
篆刻入門印泥怎麼選,印泥的印泥選擇
印泥是鈐蓋印章的材料。一般情況下,篆刻用的印泥與用於公文的印油不同,前者主要是以艾葉纖維 硃砂和蓖麻油為基本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才製成。印泥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印章鈐拓的效果,初學者不能買超市和文具店的普通印泥。好的印泥鈐出的印文,色澤鮮明沉著,歷久不變色,具有立體感,不會滲油,文字醒目清晰。冬寒絕凝凍...
公章用的印泥與印泥盒裡的印泥有區別嗎
這要看公章究竟是用印油還是用印泥?用印泥的話就沒啥區別,左右都是外部蘸印。但現在的大多數公章裡面用的都是印油,是通過內部滲透原理來蓋印的,這種公章就不能與印泥混用,容易堵住印章表面造成顯示不清 印泥油是幹什麼用的啊 印泥油是專供印臺用的油質液體,有紅 藍 紫等色。製作書畫印泥的主要原料來自於礦物顏料...
怎麼去掉已經印上的印泥,去除印泥痕跡的方法
用膠布就 能弄掉。把紙粘掉一層就行了。印泥用什麼能洗掉 印泥用風油精 洗甲水 礆水 汽油能洗掉。 風油精。用棉球或者棉籤蘸取一些風油精點在印泥上,多點幾次,然後輕輕擦拭。 洗甲水。用女性化妝用的洗甲水可以祛除。用棉籤粘點稀釋劑,去輕輕擦拭。 礆水。嘗試用礆水稍微洗一下,然後晾乾。 汽油。輕輕擦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