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五阿哥金牛
選擇時,可通過看、摸、聽的方法進行。
1.聽雞苗的叫咐中聲 強雛:叫聲清脆而洪亮。弱雛;叫聲微弱或不停地尖叫。 另外,早孵出的小雛質量一般較好,晚孵出的小雛則質量較差。
2.看雞苗的外表和精神狀態強雛:活潑好動、眼大有神、城毛緊密、整潔光亮、卵黃吸收良好、臍部沒有血跡。
弱雛:精神萎靡、縮頭閉眼、絨毛蓬亂、汙穢無光、腹部膨大、鬆弛,卵黃吸收不良,臍部收衡握山縮不良,有血痕。
3.摸雞的豐滿靡和體溫強雛;皮配握在手裡感到溫暖、飽滿有力、彈性好、掙扎力強、腿乾結實。弱雛:摸在手裡感到瘦小、鬆軟、無溫熱感、無力掙扎。
小雞苗在**批發?
2樓:網友
批發雞苗去你們當地的孵化場呀。裡面什麼苗都有的,雞苗鴨苗鵝苗,各種家禽苗都有的,每個地方都有孵化場的你去你們鎮上或者市裡都會有的,都是批發**的。
小雞注意事項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溼度,是養好雞雛,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溫度適宜與否,可觀察雛雞的形態表現:如雛雞擠成一堆,不愛活動與吃食,不時發出「吱、吱」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溫度過低的表現;如果雛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聲音,尖而短,則是溫度過高。
只有雛雞分佈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說明溫度合適。
3樓:校掉藥
一般的家禽市場都是有小雞幼苗批發的,您可以具體的到那裡去看一下。
養雞要進行挑選雞苗,應該怎麼挑選呢?
4樓:王妹談時尚
剛脫溫雞苗的**成本相對低一點,但對於養殖戶的養殖技術要求高!要精心護理餵養,稍有不慎,雞苗的成活率就比較低,養雞貴在乙個成活率,餵養成本其實根據自己的餵養環境可以小雞就像小孩子一樣。剛出生的孩子。
和五六歲的孩子。哪個更容易照顧?所以說。
我個人認為。半大小的雞苗好養活。
<>如果你是養殖新手,建議你買半大雞苗,因為這個時候的苗子在成活率上很高,具體我不清楚你說的半大是多大,我就認為是出欄體重的一半吧,這樣的苗子如果是好的廠家出的,養殖土雞,選擇苗種大小主要是根據自己的養殖情況、養殖技術來定。下面就具體談談養殖出殼苗和脫溫雞的優缺點。
首先我不建議沒經驗的新手或學習能力。
不強的做養殖,風險極大,失敗概率百分之九十八左右,這是事實。沒有做過市場調查的話也不要輕易入手,因為土雞也有很多品種,從飼養管理難易程度上來講,還是選擇「脫溫雞」比較好飼養的。但是呢也有弊端就是成本上來講,可能要高點。
畢竟賣「脫溫雞」給你的廠家是要賺錢的。而這一部分是需要你支付的,為此呢成本高。
在常溫下永遠都不會分辨出雞蛋受精與否。必須要在40度左右的高溫中儲存三天,然後拿出來用燈光對雞蛋進行照射(照蛋器更方便快捷),在農村如何分辨受精雞蛋。鮮蛋是無法辯別它是不是受精的蛋,可以觀察到胚珠,挑出無卵白蛋,乙個蛋有沒有受精,孵化一段時間以後才可以辯別出受精蛋,分享一下供參考。
雞蛋有沒有受精可用照蛋燈來看,在燈光照射下雞蛋內有黑色斑點就裡受精雞蛋。開啟雞蛋能看到乙個黑點,胚胎就是它發育的。
5樓:生活達人阿苓
第1點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它整個的這個顏色都是很重要的,第2點就是應該注意它這個嘴型都能夠選出非常好的品種,第3點挑選的時候應該注意它整個的這個腳趾頭都能夠看出來。
6樓:青衫
選雞苗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小雞的健康狀況了,從小雞叫聲,羽毛等判斷小雞是否健康有力,還可以摸一摸小雞的肚子,看看小雞進食消化狀況。
7樓:帳號已登出
其實挑選非常重要,在挑選的過程中應該看它整個的這個整個的顏色,那還有就是他這個尾巴是什麼樣的都能很好的看出是不是非常優良的品種,然後仔細的去觀察。
8樓:行樂
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比較機靈的雞苗,還有就是一定要根據大小來進行這方面的瞭解,最好要選擇體型較大一點,這樣比較容易養活。
9樓:可樂雞翅二點零
第乙個,個頭瘦弱的雞苗不能要;第二個,卵黃吸收不好雞苗不能要;第三個,鬆軟無力的雞苗不能要;第四個,呆滯不振的雞苗不能要。
買雞苗一般在**買
10樓:小吳生活百科
雞苗一般可以在肉雞或土雞養殖基地、附近的雞苗批發市場等地方購買。雞苗又叫雛雞(出生50天之內的小雞),一般剛出殼的雛雞其體內都有足夠的卵黃,因此在雞苗出殼後的3-5天內要投餵適量的營養物質,以便幫助雛雞開食以及促進雛雞對腹內的蛋黃的吸收,同時還有利於雛雞排出胎糞以及促進其生長發育。
雞苗什麼時候買最好?為何?
11樓:三農剛子
要是農戶人家個人養雞,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時候,進土雞苗,因為這個時候正值春暖花開,這樣養到八個月就可以出欄。如果是規模性的養殖,那就不分春夏秋冬。
隨時隨地都可以進雞苗,因為規模性養殖,他們每天都會有出欄的雞,因為他們得保證各大飯店的需要,所以不能同一時間段,進一大批雞苗,等到出欄時候,每天賣給飯店,剩下的給飯店留著,這樣不就賠死了嗎?所以說規模性養殖,必須每個月都得進苗的,是具體進多少?得根據自己的銷量而定,這是規模性養殖。
冬天進雞苗。
像我們北方,進麼十一月份後,就正式進入冬天,如果個人家養殖,冬天是不能進雞苗,但是規模性養殖,他就不考慮這些事兒,但是寒冷冬天進雞苗,也是挺麻煩的,因為這個時候的雞苗,要在脫溫室裡,呆上三個月,等小雞苗長到1斤重的時候,才能慢慢的放到外面去,在進行散養,前提它們得適應外邊的溫度,才能放出來的,冬天進雞苗,成活率是非常低的,需要人的精心飼養,還得有養雞技術。<>
夏天進雞苗。
夏天,天氣炎熱,有的地方能達到35度左右,我們這裡的夏天最多也能30度,如果這個時間段進雞苗,頭十天左右,雞苗還能適應這個溫度,因為雞苗出殼後,是適應於36度,如果脫溫室裡,溫度達不到36度,還可以增加溫度的,再過十天後,脫溫室的溫度就得降下來,達到30度,基本跟外邊溫度差不多,再過十天以後,小雞苗就脫溫結束,把小雞苗放到外面去了,但是小雞苗受不了外邊的溫度了,因為外邊太熱了,這個時候還得給小雞苗,遮陰涼處理,外邊用遮陽網給小雞苗遮陰,防止小雞苗曬死。<>
各個季節進雞苗,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如果處理不當,雞苗會有所損失,這是規模性養殖,我看到了很多評論,有很多人都說養殖失敗,我說養殖失敗是有原因的,主要還是搞不好,規模性養殖,規模性養殖,就是每個月都可以進雞苗的,就是每天都有出欄的土雞,如果你們琢磨透規模性養殖,就不會賠錢的,如果你們,都在每年開春的時進雞苗,都在同一時間出欄,你們說能賣上價錢嗎?
剛買回來的雞苗怎麼養
12樓:拋下思念
<>控制溫度和溼度,1-3日齡溫度控制在35-40℃,4-5日齡控制在33-34℃,後期適當降低飼養溫度,20日齡後常溫,溼度控制在55-65%之間,飼餵每次以八成飽為宜,飼養密度應該合理,其中1-10日齡的雞苗,每平方公尺可以養50-60只,10-20日齡的雞苗可以養30-40只,每半個月分群一次。
一、溫度和溼度
3日齡為40-35℃,4-5日齡為34-33℃,6-8日齡33-32℃,9-12日齡32-30℃,13-20日齡為30-28℃,以後可為常溫。
2、調節溫度的方法有:小群雞可放於紙箱或木箱,箱內鋪墊乾草或棉絮,還可以用電燈照明取暖,大群雞可採取溫室保育。
3、前幾天溼度保持在70-85%之間,高溼有利於卵黃吸收,後期溼度控制在55-65%之間。
二、飼餵
雛雞開食之前,先給飲用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然後喂8%的蔗糖水,最後再喂料,喂量需要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每次以八成飽為宜,其中谷實類為50-60%,糠麩類為5-10%,油餅類為20-25%,動物性飼料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
三、光照和運動
一週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並在每次喂飼前後各活動10-20分鐘。一週以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白天採用自然光照即可。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7小時(包括採食時間),20日齡以後,晴天可整天活動,中午炎熱時節應遮光休息2-3小時。
四、飼養密度
每平方公尺可以飼養1-10日齡的雞苗50-60只,10-20日齡的雞苗30-40只,20-40日齡的雞苗20只,40-56日齡的雞苗10只 ,用剪刀及時斷嚎,保證雞苗的存活率。
五、通風換氣
在保證雛雞溫度溼度的情況下應該保證通風換氣,可以減少舍內細菌,病毒的的滋生,通風時要注意室內,室外的溫差。
六、分群
根據雞苗的體型大小、強弱等進行合理分群,每半月可以調整一次,密度過大會影響雛雞的影健康成長,還容易發生雛雞啄癖行為。
雞苗老是相互啄腳是怎麼會事,雞相互啄咬是怎麼回事?有時連腸子都啄出來了!
99農禽網 啄癖是土雞養殖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在各日齡 各品種雞均能發生,雞群一旦發生啄癖以後,即使激發因素消失,往往也將持續這種惡癖,致雞傷 殘 死,給養雞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一 啄癖的發生原因 啄癖發生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包括環境 營養和激素等因素。1 營養因素 日糧營養不全面,如蛋白質含量偏少,...
有的人養雞要給雞戴眼鏡,是怎麼回事
給雞戴眼鏡是為了讓雞不打架,因為雞可以在農場裡成群結隊地戰鬥,有時它們也可能是幫派。雞自然會影響受傷後的繁殖效率,有時會導致雞死亡並失去其繁殖能力。在雞上戴完眼鏡後,雞群的視線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兩側和下方的視線,相反的視線不可見,鬥志銳減,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影響吃飯。在眼鏡的早期,人們經常吃東西和搖晃...
雞怎麼煮著好吃又有營養,雞怎樣燉好吃又有營養
一 牛奶燉雞蛋是一種很有營養的煮雞蛋的製作方法,其營養價值雞蛋主要組成物質為卵黃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為28.2 脂肪多屬於磷脂類中一的卵磷脂。對人類的營養方面,蛋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含有較高的鐵 磷 硫和鈣等礦物質。而牛奶中的脂肪營養價值非常高,其中的脂肪球顆粒很小,所以喝起來口感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