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文淵閣是哪個朝代建的,北京故宮的每個宮殿詳細介紹

時間 2021-10-14 23:14:41

1樓:科普小星球

文淵閣是清朝乾隆時期建造的藏書樓。

文淵閣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

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坐北面南,閣制仿自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乾隆三十八年(2023年),乾隆皇帝下詔徵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2023年),文華殿後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於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文淵閣自乾隆四十一年(2023年)建成後,皇帝每年在此舉行經筵活動。四十七年(2023年)《四庫全書》告成之時,乾隆帝在文淵閣設宴賞賜編纂《四庫全書》的各級**和參加人員,盛況空前。

文淵閣為三層樓房,仿寧波天一閣規制,樓上通為一間,樓下分為六間,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文淵閣的園林佈局,十分精緻。

閣前設長方形水池,周置石欄,以石拱橋與文華殿後殿聯為一體,池中養殖魚藻。大型疊石假山環列閣後,假山山路、山洞上下穿行,就連閣的左右門道階梯也增加疊石藝術處理,使文淵閣的氣氛更加濃厚。閣內懸有乾隆御書「匯流澄鑑」四字匾。

文華殿是皇帝們舉行「經筵」、聽講經官講學「進講」的地方,在皇帝聽講的前一天,還要到文華殿東的傳心殿向孔子的牌位祭告。

文華殿在初建時是太子們的正殿,房頂上覆蓋綠瓦。後來由於幾位太子年紀很小,不能處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公元2023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換成黃瓦。明清兩朝皇帝御「經筵」都是在春分、秋分兩季。

皇帝要撰寫御論,闡發自己學習「四書五經」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經筵御論使用滿語和漢語各講一遍。清朝諸帝文化素養都非常高深,皇帝講得興高采烈,還會指名文臣辯論。

最後,作為對有幸參加典禮的文臣們的特殊獎勵,皇帝率大家開啟文華殿後門,來到殿後文淵閣,賞賜文臣們翻閱閣中藏書。

擴充套件資料

《四庫全書》入藏文淵閣,是按經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的。以經部儒家經典為首共22架和《四庫全書總目考證》放置一層,並在中間設皇帝寶座,為講經筵之處。

二層中三間與一層相通,周圍設樓板,置書架,放史部書33架。二層為暗層,光線極弱,只能藏書,不利閱覽。

三層除西盡間為樓梯間外,其它五間通連,每間依前後柱位列書架間隔,寬敞明亮。子部書22架、集部書28架存放在此,明間設御榻,備皇帝隨時登閣覽閱。

北京故宮的每個宮殿詳細介紹

2樓:於海波司空氣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

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廡殿式。

簷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簷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裡慶祝。

2、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簷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

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裡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裡審視一下耕具。

3、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

黃琉璃瓦重簷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4、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裡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嘉慶十八年(202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

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蹟。

箭頭位於匾額的左下側。

5、乾清宮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簷廡殿頂。

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

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6、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2023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后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

清代皇后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準備情況。清代的「寶璽」(印章)也收藏在這裡。

7、養心殿

清朝自雍正之後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8、寧壽宮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佈退位後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9、坤寧宮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簷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

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裡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佔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

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佈局緊湊、古典富麗。

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儲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10、東六宮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景仁宮、延禧宮、承幹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於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鍾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后慈安就住在鍾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築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

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於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於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被迫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錶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錶館的人數最多,鐘錶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故宮東北角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這在座堂裡。玩具陳列館設在坤寧宮以東的聯房叫東板房裡。

擴充套件資料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2023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歷史

3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 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2023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2023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故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

在整體佈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 的屏障。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建成後,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2023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廟號諡號的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

在2023年,北京故宮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的遺產,而對北京故宮,擁有者9000個房間的建築物,也成為了中國明清時代的一個無價的歷史證明。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故宮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合作編制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面世並徵詢意見。《規劃》的保護物件為故宮及其產權歸屬單位,包括紫禁城、端門、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共5處明清皇家建築群,總佔地面積為106公頃。規劃範圍與故宮的世界文化遺產緩衝區,即故宮周邊區域等同,預計於2023年實現目標。

故宮以1500萬人次的年接待觀眾數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館和世界文化遺產之首。自2023年6月13日起,故宮試行每日限流8萬人與實名制售票。

2023年8月22日,故宮在京宣佈養心殿研究性修復專案科研課題全面啟動。養心殿研究性修復專案是中國首個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的綜合研究性修復專案,故宮博物院將以此專案為契機,通過機制創新,建立文化遺產修復的科學規範,在國內創立文物修復與保護的典範。

故宮建於哪個朝代,故宮是什麼朝代建造的?

故宮建於明朝。故宮在明朝永樂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開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宮為建造藍本的基礎上建造的。1406年永樂皇帝朱棣為了完成自己父親朱元璋生前的願望,準備把明朝的首都遷到北京去。於是就命人根據南京故宮的樣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宮,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宮才建立完成,總共用了十四年。故宮建於明...

故宮是什麼時候建的,故宮是什麼朝代建造的?

卓越精英團隊 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故宮的建造歷時14年,是明永樂年間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 故宮營建工作開始於明永樂四年 1406年 永樂十八年 1420年 竣工,永樂十九年 1421年 開始啟用。明清共有24為皇帝 明朝14位,清朝10位 在此...

王建是什麼朝代的詩人,王建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十五夜望月》

王建 768 835 字仲初,潁川 今河南許昌 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 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為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