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的文化歷史有嗎,關於重慶的歷史

時間 2021-11-04 06:28:35

1樓:匿名使用者

長壽谷位於南山東麓,其地貌呈谷狀縱伸,依攀山勢,直衝雲霄,谷線全長2300米。其間鳥鳴不斷、溪水常流、林木鬱鬱蔥蔥、岩石突兀奇特。設計者們巧用天然形勝,從不同角度,以「流動」和「靜止」的狀態揭示著傳統「壽」文化的核心。

其主要景觀包括:根據佛經中提到的有關觀世音就是「無量壽佛」之法身的記載而建造的18米高的銅製「無量壽佛」;一個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實乃救度眾生之水的銅製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之「壽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為了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的「壽」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其歷史價值和久遠生命力,進一步豐富當地的民俗文化氛圍,一個設計新穎,獨具創意,以壽文化為主題的富有熱帶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園「長壽谷」將在南山文化旅遊區內建成,並於「首屆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正式向遊人開放。

長壽區(原長壽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縣名的由來,傳說紛紜,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雙龍場,(一說是路過新市鄉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

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髮,銀鬚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

」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

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裡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言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

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   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   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

「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這位宰相通過察訪,瞭解到這個古老文明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

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民間還繪聲繪色盛傳不衰。但此事畢竟是傳說,沒有事實根據。

長壽縣名究竟由來如何?要從長壽縣的地理沿革說起。根據重慶簡史記載,在戰國時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東部一帶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無法查證。

按長江所經之地,長壽周圍古代氏族、部落的分佈情況判斷,長壽屬於枳。有巴、枳、魚等氏族。巴:

其地在今重慶附近;魚:其地在今奉節區;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氏族部落時期,長壽屬枳,隸屬巴國樑州。

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長壽縣域屬巴郡的枳縣。《正義》枳:「今涪州城,為秦枳縣,在江南」。

《龔志》雲:「枳轄今涪陵,長壽等縣地」。縣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

西漢、東漢、三國蜀漢以及西晉時期,長壽縣屬枳縣部份,隸屬涪陵郡。東晉(公元347--420年)時期,晉桓溫平蜀,以舊枳縣為涪陵郡治,而遷巴郡之枳於鄰溪口(今渝北區洛磧鎮),長壽區域仍是枳縣一部份,隸屬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時期,枳區隸屬巴郡,直至隋朝開皇初廢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樂溫縣(即今長壽區域),隸屬涪州。「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2023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

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多長壽老人,因此得名。《明志》:

長壽「府東少北,洪武二年置」 縣城仁和場灌灘寺。明天順中,知縣時順始遷縣城於銅鼓坎,下則瀕臨長江,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中火,知區王來舉重修。

崇禎末年,復毀於農民起義軍。清代康熙六年,知縣餘鈺復移置於鳳山,以石修砌成垣,闢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

八年功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人稱「鳳城」,直到今日。   直至現在,長壽區同樣也不負長壽之名。

到2023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佔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準線。 假若你來到長壽區的協信廣場上,可以很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上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線。

2樓:小小可愛阿狸

明代洪武年間,當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今長壽區新市鎮河石井,突遇大雨 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髮,銀鬚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

「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

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裡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言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

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戴渠亨通過察訪,瞭解到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23]

關於重慶的歷史 15

3樓:暴走少男

重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裡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濮、苴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

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在距今2萬年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銅梁區)。

夏商時期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時期巫山地區催生了巴國文明。

戰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後,先後在枳(今涪陵區)、江州(今渝中區)、墊江(今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長壽區至重慶巿大竹林有多少公里,重慶銅梁舊縣竹家到重慶南川有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 全程約76.5公里 起點 長壽區人民 1.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240米,右轉進入桃源大道2.沿桃源大道行駛520米,進入桃源大道 3.沿桃源大道行駛450米,直行進入長涪高速4.沿長涪高速行駛500米,直行進入滬渝高速5.沿滬渝高速行駛68.6公里,在人和 金開大道 北部新區出口,稍...

重慶市的南川區和涪陵區級別嗎,重慶市的南川區和涪陵區一個級別嗎?

你好,是的。南川區和涪陵區是一個級別的,都是廳級單位的。從重慶市南川區到涪陵區安鎮走老路有多遠 鹹魚的夢想 駕車路線 全程約99.5公里 起點 重慶市南川區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南大街行駛410米,過水泥橋,左轉進入鐘樓街 2.沿鐘樓街行駛770米,右轉進入金山大道3.沿金山大道行駛130米...

重慶解放後第一任市長是誰,建國後重慶市的歷任市委書記和市長是誰?

我愛金橋妹妹 重慶曆任市長 1.潘文華 四川仁壽人。1927年11月到1935年7月任重慶市長。2.張必果 四川鄰水人。1935年7月任重慶市長,1936年4月11日在任上於成都病逝。3.李巨集錕 四川三臺縣人。1936年4月至1938年8月任重慶市長。4.蔣志澄 浙江諸暨人,生於1893年。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