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開悟說的第一句話佛陀是怎樣開悟的

時間 2022-02-21 13:50:18

1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佛陀覺悟後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原來一切眾生都是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也就是人人都是可以成佛的,只是因為妄想與執著,所以才未能證得。

這一句話與當時的婆羅門思想剛好相反,在婆羅門中等級制度非常明顯,而且婆羅門認為是存在一個神來主宰一切眾生命運的,而佛陀所悟道的剛好是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

2樓:生活達人小羅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後,說了這樣一句話:奇哉!奇哉!

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陀當年苦苦尋找解脫之道,就是想開啟眾生的智慧,讓眾生可以不再經歷種種痛苦,所以從痛苦中解脫是佛陀的最初思想,佛就是抱著這個堅定的想法,最終才找到了解脫的答案。

佛教是不提倡拜神的,因為佛陀認為,一切眾生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就可以覺悟,且要想覺悟也只能靠自己。因為眾生妄想執著所以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擴充套件資料

釋迦牟尼在悟道後,就為建立「僧伽」制度的活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團,是出家佛教徒的組織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後來婦女也被允許出家。

釋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團吸納了社會上各行業的人,如商人、獵人、理髮師等,甚至殺人犯也可入教。

雖然沒有首陀羅加入佛教的記載,但是相對於其他宗教來說,佛教僧團是平等的,沒有種姓歧視的。創教初期,釋迦牟尼並沒有為僧團制訂任何制度。僧團的戒律是根據所發生的事件逐漸建立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發誓成道,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

佛陀成道時說的第一句話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無礙智、自然智自然現前。」

釋迦牟尼佛開悟後,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佛開悟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這幾句話,言簡義豐,把佛所開悟的根本真理,和盤托出,一語道破。佛所開悟的道理,就是眾生心與佛心,無二無別,本來一體。

5樓:球桑

釋迦牟尼佛苦修六年,於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悟道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6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第一句話便說:「奇哉!奇哉!

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參禪就是剋期求證,參話頭就是控制妄想。

由此可知,妄想是修道的絆腳石。

7樓:灝忎簩鍔犱竴鈽

佛祖是第七天吃了東西洗了臉第第八天凌晨啟明星升起時成佛

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佛祖成佛之後站起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走了七步說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其實不理解的人會以為佛祖這句話是狂妄自大之話,實則佛祖的意思是自己的重要性,他用智慧看了天上地下沒有人有他的智慧,很多人需要度化,(教育和拯救)佛祖是表達了自己的重要性和每個人的重要性就好比有的人經常說我就是我,,世上只有獨一無二的我這個意思

佛陀是如何讓他最笨的**開悟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怎麼證悟的

8樓:心語無塵

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離家後四處蠻有,跟隨數論派先驅阿邏邏加羅摩和鬱陀加羅摩子學習禪定。數月之後,王子覺得難以得到解脫,開始嘗試嚴格的苦行來發現真理。據說,當時王子認為人身需要苦行,脫離體液才能悟出真理,如同摩擦溼木頭不會生活一樣,開始逐漸減少飲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後來每七天進餐一次。

身著鹿皮、書皮,誰在鹿糞與牛糞或荊棘叢中,六年後,形同枯木。在求解脫無效的情況下,開始淨身進食,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現在的菩提迦耶,坐在畢缽羅樹下面沉思默想,後來這樹被稱為菩提樹,整整七天七夜,覺悟出「四諦」的真理,覺悟成佛。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

9樓:

樓主,釋迦摩尼不是49天證道,而是7天。禪宗有句專業術語,叫作"打七"。意思是下定決心,在七天之內打坐,勢必開悟。否則就不起來了。

之所以選"7"這個數字,是因為佛學中相信,7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單位,任何事物,都是以七小時,七天,七週,七個月,或者七年為單位進行變化的。

釋迦摩尼在去到菩提樹下之前,除了學非想非非想定和止念花了6年,還獨自到山裡修苦行休了4年。雖然最後他說"苦行非道也",但還是在10年其間積累了許多實際的基本功。沒有這些基本功,佛根本無法在7天內證道。

佛崽說得沒錯,佛在這七天裡,每天開一個神通,六通之後,最後一晚,他夜觀漫天繁星,陡然悟出了最後的成佛之道。從此成佛。

10樓:t深深海底行

證悟是第六識觸證第八識。禪宗叫「開悟明心」。佛經中的說法是:「般若正觀現前」。

從皈依三寶發願成佛開始,到究竟佛地,一共有52位階,時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開悟明心處於第17階,時間大約是七分之一。

為什麼必須開悟明心呢?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因為在識得本心之前,學佛是可能轉退的:這一世修的很好,下一世卻可能墮地獄。如是進退無常。

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這樣在六道中輪迴不已。或得四禪八定生於諸天,或誹謗正法而墮地獄。

如果開悟明心,最大的好處就是「永不轉退」:可以在人天往返的過程中不斷進修。一步一步走向究竟佛位。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親自觀察到「諸法實相」,凡夫對事物的不如實的看法就能消除。如《楞嚴經》所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個法身,即是開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第八識如來藏,一切有情本自具足)。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看得懂絕大部分般若經典和禪宗公案。就會感受到佛說、祖師說的親切。無始劫以來第一次發起般若智慧。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打破無始無明」:無始劫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無始無明,可以從如來藏(真心)入手,一分一分修除塵沙惑。修除一分,這一分煩惱就永遠不會再沾染,是為「實修」。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依真心修行。佈施一錢,超過凡夫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如是乃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六度波羅蜜盡成實修。所作所為,非有作非無作。皆是真實功德。

如果開悟明心,則不疑諸方:諸方大師一言一行,落在何處?是否真悟?皆能一眼辨別。

如果開悟明心,不再拘泥於戒相,而是「道共戒」。

如果開悟明心,現觀罪障虛妄無常,無作者,無受者。是為「實相懺悔」。如山罪障,頓時消除。

以上是末學所能舉出的開悟明心的功德受用。尚有許多難以贅述。

菩薩悟後,生生世世不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度生無盡。這樣,每一世都要「例行手續」:

再開悟一遍。除非三地滿心,永離胎昧之後。往昔所證才無需再證。

而此證悟,亦非明心一種,還有「眼見佛性」(破重關);深入意根與如來藏的微妙運作(破牢關),以及每上一個位階都要滿足的功德與證量。此外,還有「轉識成智」的問題:下中品「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佛時才能發起的「成所作智」「大圓鏡智」。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超凡入聖」的那一關:觸證第八識:明心。

最後身菩薩,圓滿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證量與佛等同,住兜率陀天內院,觀察世間眾生因緣成熟而成佛出世。出世之後,為示現「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因此故意示現為普通人。

示現出家修道、成道、說法、入滅。並非49天而能成佛。

菩提樹下之悟,是發起上品「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此一悟,與一切菩薩之悟都不同。

在凡夫位,應當尋求打破無始無明,永不轉退,發起般若智慧的第一次開悟:明心。而不是去問:「佛是怎麼悟的?我要怎樣才能想佛那樣去悟?」,畢竟過於遙遠。

至於開悟明心的問題。如前述,是菩薩52位階的第17階。如果前面16階尚未圓滿。

則如《楞嚴經》所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世間語則是:

「欲速則不達」。因此,一切凡夫需要從皈依三寶、發菩提心,進入菩薩最初的位階:「初信位」,而後一步一步增上。

如果沒有皈依發心,沒有積累足夠的定力、慧力、福德、絕無開悟明心的可能。

若是定力、慧力、福德具足,圓滿或是接近第16位階。善知識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能令學人悟入。八萬四千法門,每一門都可以悟入。

一切果證,因慧而得,不因定得。四禪八定,是「共於外道」之法,若專修禪定,既不涉及解脫生死,亦不涉及開悟明心入大乘門。《優婆塞戒經》雲:

「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命無量劫,若不得解脫分法,應觀是人為地獄人!」。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事釋迦牟尼佛

11樓:累劫修行

佛法是不思議法,唯佛與佛方能知,以世間智去求證,如南轅北轍,適得其反。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佛有定法,則非佛法,見性則無相,悟佛則無生。

生佛不二,向外求取,便入魔道,要向心內求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阿彌陀佛。

12樓:煩惱即菩提

四禪八定只是工具,佛陀悟的是般若智慧。

方法是思考,我們也要聽聞佛法後思考。

13樓:死神奇

阿彌陀佛,您好。 師兄你這些問題問的真好,很有意義。 佛出現在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做出種種榜樣,功名富貴都有,修行世間四禪八定,世間人都會的佛都學...

14樓:匿名使用者

誰說的四禪八定是外道的,四禪八定是修行的共法,不管佛教還是其他宗派都有修的

佛陀並不是在49天內證悟成佛的,

實則他無量劫前已成佛

修行有兩個阿僧豈(大劫)之久。

成佛的方法都在那裡,佛陀都開示出來了,

只要我們依教奉行,是一定能成佛的

15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那蓋房子時候。放上最後個水泥板子。房子建成了。

那你能說房子就是這一塊水泥板嗎?

你能說地基不要。框架不要。梁木不要。柱頭不要。

就直接放一個水泥板就是房子嗎?

佛祖成佛。是8年艱苦修行。

智慧力。禪定力。持戒力。福德力。誓願力。都圓滿了。才成佛的。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緣功德具足了自然成佛了,包括在那棵樹下也是久遠劫前授記時就已然被「決定」了的。

我們現在的修行就是在滿足那『因緣功德』啊。佛陀曾經說過一味尋求便宜法門不是正道是有過患的。希望這個警戒末學能與諸同修共勉。

最最方便的法門唯有唸佛這一特別法門,還是老實唸佛最佔便宜。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17樓:匿名使用者

他老人家應該說了的。。 我覺得應該是不離止觀的。他當時覺悟的方法和境界,流轉至今講應該是很接近密宗的大圓滿及大手印的傳承吧,因為那是最直接最無上的,離覺悟的距離很近。

其他諸般繁複的法門都是為了對治不同習氣的眾生所說。而一休和尚在開悟的一刻也曾大笑說佛祖給人們開了個大玩笑,何必非此周折。。可見真正的開悟之法應當是很直截了當的。

(個人猜測,僅供參考)~

在佛教中,為什麼開悟的人說一句話,和不開悟同樣的一句話,為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一向專念生極樂 阿彌陀佛 有什麼意義是對你,不是對開悟的人。比如說開悟的人對你說句吃飯,和不開悟的人說句吃飯,你聽了會有不同的意義嗎?你如果聽了沒有意義,那有何意義?開悟有解悟和證悟,解悟利益不大。證悟才有真實利益。淨空法師 佛講的話是原理原則,祖師大德給我們講解,就把它講得現代化,現前的人都能夠受...

屈原死前說的一句話,屈原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黃昱恬 屈原曰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

關於魯迅說的一句話,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高樓居士 魯迅全集 空談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 國民新報副刊 與 紀念劉和珍君 在一個雜文集裡,大概在 君 前面 三 改革自然常不免於流血,但流血非即等於改革。血的應用,正如金錢一般,吝嗇固然是不行的,浪費也大大的失算。我對於這回的犧牲者,非常覺得哀傷。但願這樣的 從此停止就好。雖然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