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仡佬族送子之俗,自古流行於石阡農村。他們不是去廟裡求「送子娘娘」;而是「送瓜瓜」、「送龍寶」、「送菩薩」,民族風情濃厚,其中貴在於乙個「偷」字,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此習俗已淡化。
送瓜瓜」,古歷八月瓜熟時節,農村中便有人倡行偷瓜送子之俗。因為有一對夫妻久而不妊,或即缺乏子嗣,人們出於同情,所以幾個人相約去向他們表示送瓜之意,這家夫妻自然十分高興。待到中秋之夜,人們先去田地裡偷瓜。
無論本寨外村,誰家地裡長得有成熟的長條形南瓜,俗話「水桶瓜」都可以選取取乙個。
拿回來時,有的故意將瓜蒂取開,向瓜內灌水,然後用一截「苞谷胡胡(玉公尺芯答彎子)蓋緊,表示送個男生;有的則不取蒂灌水。隨即用紅布一幅,纏著水桶瓜,讓乙個比接瓜夫妻低一輩分的五六歲男孩背在身上,一同送往接瓜之家。
將要到屋,人們便學著嬰兒的哭聲,主家急忙開門迎接。進了屋,夫妻一邊招呼眾人,一邊抱著背瓜的小孩,無限親妮地喊叫:「么啊、崽啊,你來了嗎!
有人將瓜取下來,直接送往寢室床鋪上,用被子蓋著說:「恭喜你家生個大胖小子」。
有人假裝去看,暗中將瓜蒂處的「苞谷胡胡」抽掉,瓜裡的水流了出來,床鋪溼了一大灘,故意驚叫「啊呀,胖子屙尿啦!」人們開懷大笑。夫妻也會心地笑了起來。
第二天,夫妻倆煮南瓜吃,一點也不能丟,連瓜皮也吃下肚去。此後,他倆一直將送瓜的男孩當著親生兒女一樣疼愛。
此後如果生了乙個男孩,便成為天大的改吵喜事。丈夫去「報喜」時,先去報核舉侍知送瓜的承頭人家,開口就叫承頭人夫婦為「嘎公」、「嘎婆」;然後再向親生的嘎公嘎婆報喜。當辦「祝公尺酒」時,成頭人家如同親嘎婆一樣送「祝公尺」——為小孩備辦衣帽、裙子、背圍等物。
2樓:知86668採忻
春節元宵期間,農村中昌伍玩龍燈的燈會頭人,也是針對上述情況的家庭,徵得主人同意,趁玩燈拜訪時至其家,悄悄地送龍寶乙個。這家主婦則要牽著後衣兜接。為啥悄悄的送?
就怕知道的人多了,衝去了「靈氣」。然後這家人將龍寶繫於堂屋正中懸吊著,從此許下「生子繳寶」的口願。每年玩燈時,這家人都要對送寶之燈隊熱耐碼或情接待、敬獻香燭。
另有想生子的人家,無人送寶時,便打定主意「偷」。趁龍燈來家賀年時,招待燈隊的人去吃夜宵,女人悄悄地將龍嘴裡的寶取走;有的人家的女人不敢探嘴取寶,便在龍角下解下一條紅布。據說「偷」來的寶或紅布還很「靈氣」呢,也同樣「許口成願」。
這之後如果生子,首先向燈隊頭人報喜。頭人常賜其乳名為:「龍生」、「龍狗」、「寶娃」、「寶子」之類。
當「龍生」稍稍長大,便要履行「還願繳寶」的儀式。主家要喂一頭大肥豬,擇定吉日,通知親友,請寨鄰人扎一條「願龍」(一般是毛龍)模塌,請「先生」和燈會頭人來主持其儀式。屆時,主家的親戚都來送禮慶賀,給「龍生」披紅掛綵。
3樓:山藝媛
送菩薩」,先要偷菩薩,並有選擇地偷。以偷別人家「香火」(神龕)上的「梓潼帝君」為上品。因為梓潼帝君又名文昌帝君,主民間文運昌隆之事,為道教的重要神祗加上古有「桐生實子」的典故,所以俗稱「送梓潼」。
實在偷不到梓潼菩薩,偷得「觀音」也不錯,老壽星、笑羅漢也可以將就,反正總稱「菩薩」。 一年之中何時都可以實行此俗。失去「菩薩」的人家,當然不能宣揚香火上的菩薩走失而被人取笑,知道是那麼一回事就行了。
送菩薩的人也不能張揚,悄悄地送。虧鋒得到菩薩的人家,則將菩薩供奉在自家的「香火」之上,從此許下了乙個「梓潼願」,生子後再還。此後所生之子,有的取名「桐生」、「潼靈」、「桐喜」,有的取名「梓發」、「祖發」,有的直接名叫「菩薩」。
當孩子長到十多歲時,就要「還願」。 還梓潼願」等於辦一次大的事務,要請儺壇班子來衝儺還願,演出儺堂戲,鬧熱三至五天。最後,還要由「勾願判官」來決定這一堂願是「周」了或是「不周」。
也就是說,要由扮演「勾願判官」的壇主,表演「打卦」來決定:三卦打成「大合同」,即「陰卦」、「陽卦」、「順卦」各乙個,就算「周了」,意銷亂晌即禮心中訓周到陪攜了;如果三卦打不出乙個「大合同」,就算「不周」。往後改期再還一堂願,爭取打出乙個「大合同」來。
仡佬族的風俗習慣,仡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
小小志 仡佬族的風俗習慣,包括仡佬族的婚姻 提親 訂親 接親 服飾 仡佬族無論男女皆穿桶裙,紛繁複雜的喪事禮儀 婚姻婚姻締結,一般有提親 訂親 接親三個階段。提親除少數地區規定在農曆七月或逢雙月內進行外,大都無固定時間。男家託媒提親,要請媒人帶去一壺酒,或加上幾個大糯米粑作為禮物。女家一看來人所帶之...
「仡佬」怎麼讀?「仡佬族」的讀音是什麼?
仡佬 的拼音是g l o。仡佬一般指仡佬族。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 l o 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奉祀竹王 蠻王老祖 山神。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餘分別散居在安順 平壩 普定 關嶺 清鎮 正安 ...
貴州的苗族和仡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你太多慮了,其實苗族沒那麼禁忌,只要說話時不要帶侮辱性的語言就行了。現在的苗族和仡佬族和漢族沒什麼太大區別,我來貴州幾年了,還從沒遇到你說的那種問題。說道風俗節日,苗族有苗年,仡佬族有吃新節。 可能他們對這些比較忌悔,是一種風俗,成習慣了吧 苗族和仡佬族有什麼區別嗎? 仡佬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