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活十講》的三條感悟
1樓:樂燕鈮
菊子。生活十講》這本書是蔣勳先生的作品,這本書就像思想界的清泉一樣,直流進人的心底,淨化心靈。那麼,我介紹一下這本書及對我的影響。
這本書分為十章:新價值、新官學、新倫理、新信仰、談物化、創造力、文學力、愛與情、情與欲、新食代。這十章中我最喜歡讀的兩章是新價值及愛與情。
在新價值中,作者說:「乙個唯利是圖的社會,每乙個人都會在物化自洞嫌己與他人的過程中成為受害者,社會應多元化。」而在愛與情中,作者認為愛的本質是人是為了幸福而活的,人永遠需要愛,需要付出愛,也需要得到愛。
這本書帶我的啟示有以下三點。
一、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在道德、人格、感情培養的部分。有部分所謂的「好學生」學習成績不錯,但在面對感情或婚姻方面的問題,卻沒有辦法面對。因為對於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們都沒有機會觸碰,因為考試不會考。
孩子對人性的瞭解,需要父母去引導。孩子真得在學習方面盡力結果卻不盡如意,那麼趁早就去發展他喜歡的事情。例如攝影、畫畫、跳舞等。
二、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事。作者說得一句話震撼到我:「教育不是在教書,而是在救人。
我們家長忽略了一件事,我們的任何舉動,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家長的一點點關心,也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我們的確很忙,但有時間坐下來和孩子交談是必要的。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難道我做得還不夠?我們是愛孩子,但方式錯了。
當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時,他已經被物質塞滿了,他要的東西很容易得到,所以孩子痛苦。這告訴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物質需求,還要關注其心理需求。
三、愛是人生的課題。人永遠需要愛,需要付出愛,也需要得到愛。西漢卓文君寫了一首詩中最著名的一句: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是對愛情永恆的渴望,但卓文君在丈夫剛過世不久,就與司馬相如在一起,後又遭拋棄。當拋棄之後,她作了這首詩。
所以愛情不是永恆的,當我們知道愛情不是永恆的,我們應怎樣做維持呢?重點在自己身上,在意自己的形象,很上進,愛讀書等。保持自己是新鮮的,具有吸引力。
當愛情失去,學會放手。因為除了愛情,我們還擁有親情、友情。
這本書教會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需要拓展自己的視野,不只是功利性讓孩子成為考試的機器,還要關注孩子其它方面如緩的發展。也讓我明白,愛不是佔有,在付出愛是享受的,失去了就放手渣顫模,永遠保持自己的新鮮力,讓自己活得精彩!
生活十講的介紹
2樓:全球
《生活十講》是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蔣勳的哲學小品文集。2010年5月1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請問 如何能更好地幫脊髓損傷的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你是醫生吧 呵呵,好醫生哦 我想說的是,脊髓損傷的患者在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病之後,大都是很絕望的,很消極的,因為命運就這樣給他們安排了這麼大一個不幸,不是嗎?無論是誰都是肯定會這樣的,生活中碰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有這種想法,更何況是脊髓損傷的患者呢?應該說,他們的心情總是處於陰暗之中,有時候和他們講話只是...
怎樣重拾對生活的希望,如何保持對生活的希望?
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自己賦予的,其它任何人強加給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而是別人的人生,所以要想知道人生為何,只有問問你自己的心,心之所至,就是你人生的方向,不要用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否則你永遠是舞臺上的舞者,用一生的時間去演繹別人,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能讓你感受到快樂的,就是指引你幸...
我的初一生活,我的初一生活!
寂寞 牽 以下是我的肺腑之言和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 覺得自己融入不進班級這個大集體,其實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以前我讀初中的時候,因為形象問題也被很多人調侃,只要自己不在意,心裡就不會有太大負擔,以前初二的時候,唯一一個可以一起玩的小夥伴轉走了,那是我也很迷茫,別人的話題插不進去,吃飯也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