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歸途?皈依我佛,詳解皈依我佛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4 21:33:55

1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詳解皈依我佛什麼意思

2樓:好像

皈依我佛的意思: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入正道。

皈依(guī yī)的意思是:身心歸向

內它、依靠容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教語,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後泛指信奉佛教或參加其他宗教。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礎入門,表示對佛、法(教義)、僧三者歸順依附,故也稱三皈依。所謂內道、外道之差別在於有無皈依三寶。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寶的力量而得到保護與解脫。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

3樓:鯨娛文化

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意思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在生日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但唯有受到三寶的加持。

4樓:美景良辰

皈依我佛是bai我依靠佛陀的du指示而得入正道。zhi

皈依dao是學佛的第一個標準,內不皈依你容怎麼學?說不皈依,我(實際上心裡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可能的事。因為你對皈依都排斥,本身就有個逆反心理。

另外皈依是師師相授,由**給你授的三皈,實際上是替佛在傳授。皈依以後有個戒體。有戒體了,你才能夠心和學佛保持一致性。

所以說這個皈依很重要。

5樓:十善法戒

皈依我佛copy,啥意思啊? 20:09 2018/8/12兩廣佛兵,

bai總參謀長du

,草莓酥李師奶,咯咯咯咯。zhi

三皈依,即皈依佛dao法僧,按照六祖大師的解釋,是皈依覺正淨,戒定慧。

四皈依,第四個皈依,皈依上師。

皈依上師,違反依法不依人。

皈依我佛,如來佛祖,依人嗎?

如來佛祖教佛子,皈依覺正淨,戒定慧,是依法不依人。

但是,皈依上師,上師不是教你,皈依覺正淨,戒定慧,依人不依法,邪教。

白話,皈依我佛,皈依戒定慧。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6樓:匿名使用者

“苦海無邊,苦頭是岸”

皈依我佛中的皈依是什麼意思

7樓:仙人掌的憂傷

皈依的意義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在生死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這好比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南洋討生活的人兒,他們離鄉背景,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地在一個人地生疏的新環境裡生活,真是可憐。

又比如為了避開戰火的蹂躪,從越南逃來新加坡的難民,他們無依無靠,連一個親人也沒有,只依靠他國與社會熱心人士的救濟,過著寄人籬下地悽慘生活。這與我們在生死輪迴的業海中飄浮,無依無靠的情景時一樣的。

以世間法來說,我們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來講,以生死的觀點來看,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我都還在生死輪迴之中。

我們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來說,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8樓:熱詞課代表

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意思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在生日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但唯有受到三寶的加持。

9樓:匿名使用者

皈依(guī yī)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

“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要皈依呢?

因為我們要成就佛道,徹底解脫,所以我們要皈依三寶。世間人結婚很重要,它是個儀式,透過這個儀式他們生活在一起,是世間人最重視的。但是我們佛**,這個皈依三寶是成佛的開始。

今天我們有來進入皈依三寶,我們要成就佛道就指日可待。如果我們沒有皈依三寶,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解脫 皈依因心態的不同可分為上、中、下三士道。下士道的皈依心態,是為自己能從三惡道及今生所有的痛苦與死亡的恐懼中得到保

10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皈依是跟從,依靠,依照學習等意思.

11樓:大克林斯曼

是指了解,考察,信仰和實踐。釋迦牟尼說過:不要盲目信仰我說的法,要考察確認有利於善行,再去實踐。如果只是瞭解佛教的教義而不去實踐,也不能說正信佛教,皈依佛教。

解釋詞語 皈依,詳解皈依我佛什麼意思

皈是迴轉,或是皈投 依是依靠,或是信賴。意思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在生日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但唯有受到三寶的加持。皈依 u y 1.佛教語。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表示對佛 法 教義 僧三者歸順依附,故也稱三皈依。後多指虔誠信奉佛教或參加其它宗教組織。2.謂身心...

心安是歸途出自哪首詩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 初出城留別 原文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譯文 早上從紫禁城歸來,傍晚從長安城東出門。不再談城東里面的小路曲折等事,此行要去的地方是江南路。車馬備齊揚起鞭兒上路了,揮揮手向親人和故鄉告別。我生來就沒有固定的...

皈依都需要什麼,和流程,皈依佛門儀式的流程是什麼

一 皈依需要遵守的佛教戒律 皈依戒 戒律是藏傳佛教對其信徒的行為要求,其作用就是規範信徒的行為以使其順應教內的生活方式,併為實現最終的宗教目標而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皈依戒是諸戒律的基礎。一般性戒律包含五點,即五戒 在皈依後,縱便付出生命,或有重賞做為交換,都必須絕不放棄皈依。碰到困難或痛苦時,除了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