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cpu羿龍ii x3 710(散) ¥595 散熱器急凍王alk815 ¥40
主機板 斯巴達克黑潮ba-210 ¥499
記憶體顫消 宇瞻 1gb ddr3 1333 ¥110 *2顯示卡高巖 迪蘭恆進 hd4650冰鑽512mb ¥399硬碟。日立250gb ¥285
光碟機。*** 建興 ihdp118-26 ¥110lcd得麗瓏 191g ¥599
機箱/電源。
普通機箱+安戚洞御鈦克(antec) vp450p 額定450w ¥300
鍵盤滑鼠 裝機配送。
合計金額:3047元。
電腦主機怎麼自己搭配好
2樓:知電小力哥
1、主機板:對自己電腦完成定位後,選購一塊比自己定位電腦稍好的主機板。主機板是要長期使用的,所以不能以次充好。
主機板上的功能和介面一定是越全越好。(具體也要看個人要求,對於普通使用者有些介面確實用不到)。
2、處理器:買處理器時要注意自己主機板的處理器針腳和處理器針腳相同,不然慎鏈閉是不相容的。(不相容的後果就是電腦開寬裂不了機,然後主機板針腳可能會全部被壓壞)。
3、顯示卡:顯示卡是通用的,不存在amd顯示卡不支援intel的問題,只要是有獨顯介面的主機板都能搭配各種顯示卡。顯示卡對於遊戲玩家尤其重要,建議到相關遊戲官網查詢遊戲的顯示卡配置要求再進行購買。
4、硬碟:看個人使用情況選擇合適的硬碟,需要注意硬碟介面與主機板介面相同。(推薦使用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雙硬碟方案,固態硬碟用來啟動系統及軟體的速度是機械硬碟的數倍,喚旁機械硬碟的大容量用來存放視屏和檔案)。
5、機箱電源:選擇比所有硬體耗能大50w以上的電源,遊戲主機注意散熱。
電腦主機怎麼選
3樓:數碼評論專員
1、機箱厚度。現在很多機箱的厚度都是縮水的,不少只有左右,很容易出現凹陷或者變形的問題,而一款合格的機箱,厚度至少有或,更好的可以達到1mm以上,除了不容易損壞,還能減少共振的產生,從而讓主機更加靜音,同時抗碰撞效能也好,也更穩固。當然,越厚的機箱重量自然更大,不過考慮桌上型電腦很少搬動的情況,不管多重都沒太大關係。
2、走線空間。主流的機箱設計都是走背線,因此空間和孔位的安排就很重要。合格的機箱在主機板託板與側板之間的距離上,一般有2cm左右,如果只有1cm左右,那算是很小的了,走線也不方便。
另外,走線孔的要求並不需要太高,主流的孔位都是安排在atx主機板的安裝位置的右邊,會有一排共三個孔位,有些機箱在安裝位置下方也有,主要是提供給電源使用的。需要注意的是,cpu線材的孔位如果有是最好的,假如沒有的話,那麼就需要使用長線進行繞行。
3、。現在的機箱ubs介面基本普及了,如果沒有的話,最好別選,不是特別老的產品就是山寨貨。但也千萬別看到有個藍色的介面就認為有了,首先要注意下介面的針腳觸片,有5個,而是9個,此外介面旁邊一般會有兩個「ss」字母。
4、機箱寬度。atx機箱處於主流地位,雖然小機箱也有不少使用者,但就散熱與相容性而言,atx機箱才是多數人的最佳選擇。常見的atx機箱寬度在200mm,但我們最好選擇210mm左右的atx機箱,大機箱通常會有配有機箱風扇位,對散熱有更大的幫助。
而機箱寬度越大,也對後期的公升級有好處,畢竟現在的顯示卡效能越來越好,體積也是越來越大,所以如果沒有大機箱的話,實在不方便。
5、機箱防塵。機箱防塵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讓機箱使用一段時間就髒兮兮還得頻繁清灰的話,最好選擇帶有防塵網的機箱,防塵網一般會安裝在底部或者散熱孔的位置,風扇位置也可能有。機箱最好放在灰塵較少的地方,或者定期打掃一下機箱周圍,也可以自己買個防塵網罩,不用的時候蓋起來。
機箱中的防塵網千萬不要使用太密集的,越密集空氣流通性越差,對散熱不利。
如何配電腦,電腦主機怎麼自己搭配好
cpu 速龍am2 3000 600 4000買中端,最近還可能降,遠比3g的p4強 主機板 昂達nf4s 499 主機板不用太貴,支援sli 顯示卡 映泰7300gt 599 或金鷹7300gt才555,價效比超高,支援sli 記憶體 宇瞻 ddrii667 512mb 315 太貴買威剛的應該便...
求哪位大神幫忙告知一下組裝電腦主機要什麼樣的配置才能玩遊戲,多少錢謝謝了
兩千和三千對主機來說是不一樣的概念,2000使用apu平臺,3000可以選擇獨顯平臺。如果是網遊的話,兩者都能滿足需求,大型單機遊戲的話要用獨顯平臺。cpu amd fx 6300 710 主機板 映泰ta970 500 記憶體 威剛萬紫千紅ddr3 1600 4g 200 硬碟 希捷單碟1t 37...
賣電腦配件要注意什麼,電腦自己買配件裝機,要注意什麼?
1 首先態度要好。對於不懂行的朋友一定要耐心,且絕對不能搞欺詐。2 稍微抬高一點 有人喜歡砍價,不過價不要太虛高,太虛高顧客就直接走人了。3 專業知識一定要有,看到懂行的朋友就老老實實得賣,如果遇到不太懂行的新手,稍微吹一下,多聊會,取信於買家了,生意就做成了,但不要太誇張。4 及時瞭解貨品的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