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pl:proleague (目前的spl是前冠了贊助商名:shinhan proleague)
2008 proleague之前:
一、週二17:30
簡介:戰隊聯賽分前期聯賽和後期聯賽。
每期聯賽又分常規賽和季後賽。
常規賽:各隊(現在是12隊)進行雙迴圈(即每兩隊間打兩輪),根據戰績得出前四名(戰績相同看積分(淨勝局),如果再相同的話加賽,1v1,bo1定勝負)。
季後賽:前四名按名次排序,進行冒泡賽直到第啟返一名即spl冠軍(前期冠軍/後期冠軍)。
前期和後期打完後就會得出悄備飢乙個前期聯賽冠軍及後期滾橋聯賽冠軍。
兩者再進行總決賽,就是spl總決賽(當年度spl最高榮譽)。
注:如果前期和後期聯賽都是同個冠軍,則挑除了冠軍之外成績最好的三個隊打冒泡賽得出一隊,再與冠軍總決賽。
賽制:常規賽是5局制:每場比賽bo5,第3場為雙打,前四場上場選手不能重複。如有第五場,稱為ace game即大將戰,由雙方領隊臨時出人(前四場上過的也可以再上)
季後賽(冒泡賽)及總決賽是7局制:每場比賽bo7,第3場、第6場為雙打,前六場上場選手不能重複。第七場和上面第五場類似。
冒泡賽制:第四挑戰第三,勝者挑戰第二,勝者挑戰第一(決賽)
常規賽中通常會評選出一些mvp,比如當日mvp,當週mvp,當月mvp等等。
mvp由fighterforum根據fans投票和專家意見評出。
2008 proleague變更:
由於新賽季賽制變化的時間不足原因,壓縮了一下,改為單賽季(不分前期後期)。
下賽季2008~2009 proleague:
規則:取消2v2
不分前後階段,而是分成五個階段。第三階段為kof bo7。其餘階段為5場1v1。
季後賽是6個隊(3vv5,然後兩場勝者對打,勝者對第2名,再勝者對第1名決出冠軍)
每場比賽中,三族都需要上場。
同地圖同隊不能同族連續上場。
第三階段kof,設有單獨的冠軍獎項。
2009~至今:無明顯變化。
ace選手沒有特權,而且也無固定,完全看教練的安排。
2樓:街角楛楛等待
分5個階段,中答1,2,4,5是正常的bo5,3是kof階段。至於為什麼有1,2階段之分是因為沒階段都是乙個大迴圈啊,每個隊都對打了一遍當然要分開,然後休息下。第3階段的話是kof階段,還是每個 隊都要打一遍的,是bo7的賽制,每個隊只是在賽前指定第一位上場豎培差的選手,其他的都是臨時決定的。
打完kof階段,要看kof階段(也就是第3階段)的積分,前4的隊伍打kof季後賽,賽制為冒泡賽,決出乙個冠軍,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kof階段的積分計入總積分,但是這個季餘皮後賽是沒有spl積分的,也就是說和戰隊積分榜及個人多勝榜沒有關係。這個階段的比賽有kespa 的積分。接下來打完4,5階段的常規賽就到 季後賽了,取常規賽最終積分的前6打季後賽,賽制為冒泡,現實準,也就是3,4,5,6名比賽決出乙個第一然後挑戰第2名(,注意今年和去年不同的準和都是bo3而不是去年的大ace的賽制。
至於最後廣安裡的spl總決賽賽制未定。常規賽完了後會評一些電競獎項: 多勝王,mvp,新人王,最佳監督等等。
基本就這樣了。
南韓有星際有幾個聯賽?spl osl msl 都代表的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msl是指mbcgame star league 南韓兩大頂級個人聯賽之一,由於賽制關係,含金量稍 遜於osl星際聯賽,下有多級預選賽。
osl是指ongamenet職業聯賽,ogn的個人聯賽,最早的職業聯賽,影響也最大即便是osl的抽籤儀式,也會被人們津津樂道。spl就是sky pro 和osl都是屬於個人聯賽,而spl是戰隊聯賽。
4樓:匿名使用者
spl osl msl 都是南韓星際職業聯賽。(我簡單一點跟你解釋。)
spl 是戰隊之間的聯賽賽。
msl 是個人比賽。
osl 也是個人比賽。
我就不說太多了,也許你不太熟悉,南韓星際的職業化已經運營的非常好了。拿osl來說,冠軍獎金高達40,000,000韓元(26萬多人民幣)。
而且在南韓,觀眾也很多,被大眾接受。好像我們的籃球賽一樣。
星際爭霸2的spl聯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辦的?
5樓:網友
spl2011-2012賽季。
spl全稱——starcraft proleague,南韓星際爭霸職業戰隊聯賽。
spl2011-2012本賽季賽制的改革有著許多新的變化,將分為season1和season2。
南韓電子競技協會kespa宣佈:正式和sk planet簽約冠名贊助spl一年2個賽季。sk planet有全球推廣的意向,而星際聯賽是備受全球矚目的電競代表性聯賽,於是促成了二者的合作。
同時kespa還公佈2012年4月7日將會spl第二賽季的比賽。
南韓星際spl戰隊聯賽歷屆冠軍是那些?
6樓:網友
1:求spl聯賽的賽制 2:求spl聯賽的歷史及歷屆冠軍隊越詳細越好 謝了 spl是南韓星際戰隊聯賽的頂級聯賽! 作為南韓星際職業聯賽的唯一乙個戰隊聯賽,
7樓:網友
上個賽季好像是kt戰隊。
星際爭霸2spl和gsl這兩個賽事哪個更受歡迎?
8樓:網友
星際爭霸2 gsl 賽事全稱 global starcraftⅱ league,是全球級別的。
spl 賽事全稱 starproleague,是南韓星際爭霸職業戰隊聯賽。
輪規模應該是gsl更大。
但星際2世界頂尖高手幾乎都是南韓人,在全球級別的較量中,南韓選手晉級的也相當多。
所以個人感覺多學學南韓選手的戰術策略等很有幫助的。
當然像在國內也有很多牛逼選手,比如toodming、xigua、macsed等等,看他們的比賽也很有幫助的。
還有個人比較喜歡的美洲那邊的scarlett、dimaga~
南韓星際spl聯賽與swl聯賽有什麼區別
9樓:舞☆天狂
spl是南韓星際職業聯賽常規賽 共分為5個階段swl是乙個特殊階段插在spl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之間 比賽方式是bo7 kof 每隊出4人那種 swl階段單階段戰隊成績前四會打乙個swl季後賽 冠軍叫swl冠軍。
第五階段結束後將所有階段總成績彙總 前六進入spl季後賽 季後賽決出第二名之後進行spl總決賽。
8月份進行的就是這一年度的spl總決賽 最後冠軍才是這一年spl的冠軍。
spl決賽在上海舉辦,會不會拯救中國的星際
10樓:網友
不會。這樣的比賽,並不會改變乙個大的環境。
中國玩家都偏向於魔獸3、dota、星際2等。
至於你說的國內星際比賽,你也知道,很多比賽都是需要贊助商的,不能每次比賽(比如星際第一人戰),都是靠個人或愛好者來支付一切費用的,這樣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國內瞭解南韓職業星際的人畢竟是少數,國內的電競愛好者,其實大多數其實還是遊戲愛好者,畫面華麗,新鮮好玩的遊戲還是更易推廣,而且帶入感強,有個人英雄色彩的rpg遊戲還是更受歡迎,所以現在dota最火,war3的英雄也受推崇,即使純粹的rts星際高度的戰略性多麼玄妙,多麼嚴謹精密,有那麼多節奏快速,激動人心的對抗,有圍棋般高度的競技性,在國內的環境裡也是很難再被人們所瞭解的,畢竟現在不是網咖遍地打星際的年代了。
我們明白南韓星際是唯一的職業化電子競技,有完善的賽制,完整發達的產業鏈,各大主流**的固定轉播,類似nba的選秀,比較好的退出機制,職業選手有穩定的高收入,有專業的訓練體系選手也有最高的電子競技水平,但是國內的dota、war3和網遊愛好者不會去了解,當然也不理解。
你說的都對,spl確實有最高觀賞性,但我們知道就行了,不瞭解星際的是不明白的。南韓電競的組織絕對值得國內一盤散沙似的電競賽事借鑑,spl決賽在上海舉辦,看能不能起點兒作用了。
12樓:網友
中國的星際正在飛速發展,不過不是星際1而是星際2,畢竟星際2是暴雪力推的,隨著暴雪對星際1魔獸3的各種補丁、服務的支援越來越少直至沒有,到那時候基本上也只有星際2了。
雖然有些人認為魔獸3星際1在他心中仍然更重要,但這畢竟是一小部分,因為星際1與魔獸3已經經歷了長達10年的聯賽,人們對遊戲本身的探索與新鮮感已經基本消耗殆盡,這是大趨勢也是大部分人的意願。
13樓:網友
估計不能,最多也就讓人多關注南韓的星際聯賽。你知道,中國是玩魔獸最多的國家,你都說星際2都壓著魔獸,那星際1還有機會嗎?
14樓:網友
沒啥意義,國內根本沒有好的聯賽,不可能培養出好的星際選手。
15樓:
spl是世界上最專業的電競比賽,根本不是什麼其他專案所能比擬的。
經典是不會褪色的,如果你要說遊戲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的話,那我可以說:
星際就是星際,他早已不是遊戲,也不需要電競的頭銜來粉飾。
csol星際重炮怎麼樣,csol星際重炮現在怎麼樣?
星際重炮對競技玩家來說絕對是制敵法寶,彈道穩定,高彈容,才3500競技價,藍色火焰,造型犀利,我也很想抽到,可惜木有,它和追月,死神差不多的收藏價值,值得擁有。競技玩家的理想 星際重炮彈道穩定,載彈量多,射速快,團戰競技必備神器 玩生化沒士氣的話很蛋疼的 100 士氣有甲爆頭傷害80 只能搶搶分 大...
澳門星際銀河酒店怎麼樣,澳門星際酒店的酒店簡介
最近完這真的有點上癮了,在瀏覽器中輸入 9on.w 即可開啟wlv 在不遠處與雪山流出的另一條河水交匯。還以為布娃娃會微笑,會放飽嗝。卻從不以為自己在演戲。你不會問一問自己。只是擔心布娃娃餓著。一個勁的快吃,吃啊。這個你最好自己打 去那裡的人事部問一下每個工作的待遇會不同的。速度能不一個好嗎能趕緊幫...
霍華德比賽結果怎麼樣
勤奮的飄飄 3月22日,黃蜂客場對陣籃網。最終黃蜂以111 105擊敗籃網。本場比賽中,霍華德砍下32分30籃板,此外本場比賽他完成里程碑,籃板數上升至歷史第16位。32分30籃板這種雙30的資料,在nba的歷史上也是相當罕見。自從1963 1964賽季有相關的資料統計記錄以來,總共只有8個人拿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