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這首禪

時間 2021-05-04 04:54:59

1樓:w離人夢

這首禪詩按佛家的說法: 用心即有心於道,道反而隱不可見;而無心於道之時,道卻顯而愈明。

按現代的理念簡單的理解就是佛家的意境簡單:我心空明,一切隨緣。與"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一個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相關資料顯示,這句禪語出自唐朝著名禪師牛頭法融之言。唐高宗永徽年間,牛頭山法融禪師常於建初寺講《大般若經》,聽者雲集。一日,五王之一的博陵王來到牛頭山幽棲寺,與禪師請示佛法,論及用心之境界。

博陵王問牛頭法融禪師:「恰恰用心時,若為安隱好?」法融禪師曰: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譚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

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按佛家的說法,用心即有心於道,道反而隱不可見;而無心於道之時,道卻顯而愈明。按現代的理念我簡單的理解,佛家的意境簡單的既是:

我心空明,一切隨緣。

由是,聯想到了現實中的一些人和事。

社會生活中時常有這樣一種議論,有些人對仕途太過攀高,為官,思想上心機叵測,意識上刻意追求,行為上賄官買官,怎麼著也要弄個一官半職。其實,這類官終究不能長久,到頭來只是水中撈月。

現實生活中常常有這麼一種現象,有些人對錢財太過偏愛,為錢,思想上心態扭曲,意識上喪失原則,行為上索財要財,怎麼著也要弄個十萬百萬。其實,這類財終歸不能發財,到頭來只是竹籃提水。

緣何水中撈月,緣故竹籃提水,1300多年前的牛頭法融禪師一語道破現代人,皆因被那個「用心」所牽制而不得其「心用」,皆是被這個「用心」所累贅而反其「恰恰無」。

一個人仕途的成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全靠自己對事業的追求,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敬業精神,超常奉獻,卓越業績。仕途伴著勤奮,持之以恆,滴水穿石,不是「用心」走捷徑。

一個人財富的富有,日積月累,非一日之功,全靠自己對事業的打拼,以勞取酬,勤儉致富,合法合規,無功不祿,問心無愧。財富伴著勤苦,堅持不懈,磨棒成針,勿可「用心」走左道。

君子愛財,但要取之有道,勞而所獲,滿足才是最真實的財富;君子做官,但要來之正道,績而所取,勤奮才是最真切的仕途。求財也好,為官也罷,如果迷失其中便會找不到歸路。世上之路有千萬條,欲官運亨通,望財源滾滾,唯其正道可取。

選擇了正道,努力拼搏就會事半功倍;選擇了邪道,恐是「壯志未酬」身先敗。

工作上生活中涉及個人事情你太執著太刻意太強權去追索,最終卻未能得到你想得到的,好似著意栽花花不發,也既「用心恰恰無」時;而當你坦然處之,順其自然,不經意間卻得到你該得到的,亦似閒情插柳柳成蔭,也既「無心恰恰用」時。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不管是凡人還是聖人抑或是仙人,對金錢厚祿都有正常的慾望,關鍵是要始終保持平常心態、平和心裡、平實心境、平坦心胸,不可沉迷於利祿聲色權欲之中,要懂得放棄,要學會遺忘。

為人為事要看得開,放得下,鬆得手,不能太過心機,太過刻意,太過強求,大過計較,大過功利,太過慾望。讓自己處於「無心」狀態時,那就「無為而無不為」了。是你的,瓜熟自然蒂落,睡而安逸;不是你的,強扭的瓜不爽,睡而不踏。

看得開放得下,也是智慧的選擇,對智者而言,看得開放得下更能修身養性,更能先人一步取得成功。

人生之路,內因起主導作用。善於挖掘自身的內生資源是一個人的儒雅品行,充分運用自己天生具有和後天錘鍊的聰明才智等各種資源去打理人生,厚積薄發,自然是水到渠成,實現人生目標。這種沒有虛妄、沒有假義、沒有矯揉、篤定實在的應用自身聰慧的資源獲得成功的行為就是淨,就是迴歸自然,就是還原本色,就是堅守真實,就是「無心」狀態,就是保持「恰恰無心用」的超然物外。

不擇手段、絞盡腦汁利用外因,自然的、本色的、真實的軌跡被扭曲,反而欲速則不達,古往今來概如此。

做人也好,為事也好,還是「我心空明,一切隨緣」好,如雪之心淨,如冰之心透,如水之心靜,如雨之心純。空明也,不超乎自然的強求;隨緣也,亦順其自在的遇合。得其坦然無愧於人,失其淡然無愧於心。

空明中崇尚簡單,即簡單工作,簡單生活,簡單做人;隨緣時推尚平淡,即平淡名利,平淡得失,平淡貧富。簡單,是人生景緻中最絢麗的姿態;平淡,是人生旅途中最燦爛的心情。簡單既是真,平淡皆是福。

職場上,老實人、正派人、誠信人、守紀人、簡單人終將受到團隊、受到社會、受到歷史的垂青。

當今社會,人在紅塵,與種種慾望相影相隨相纏相繞,不可迴避的遊歷在利益的**、名利的渴求、私慾的企圖、權力的膨脹之中,很多時候無法做到「心空明,事隨緣」,難有這樣的超凡脫俗境界,但要把這種境界時常放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慢慢去領悟,慢慢去體味,慢慢去實習,慢慢去融會,慢慢去磨練,慢慢去修行。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佛語,有時真的多有內容,使人內涵;多有意境,催人意志;多有思想,教人思惟;多有啟示,讓人啟迪;多有激勵,喚人激奮;多有哲理,叫人折服。不妨銘心!

3樓:棠岱琦

跟著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個意思,可以簡單的這麼理解

4樓:立志科技美術

我心空明,一切隨緣。?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禪宗講如何明心見性,以及明心見性後的境界。

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佛教說每個眾生本性,都具足如來寶藏。但是因為無明,所以無法認清自己的心,無法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如何返本還源,開發如來寶藏?需要從無心處下手。這在《六祖壇經》中,稱之為「無念為宗」。

這種無念或無心,按心理學上的術語,就是下意識,介於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比如有人在後面喊你,你會直接回頭或迴應。這種功能,是下意識的,沒有經過分別思考的,這是生命本具的功能

你走路時的每一步,大多都是下意識的。

這種無心或無念,如同走鋼絲、平衡木,玩滑板,衝海浪,非常難。難在何處?難在無法保持平衡。

境界現前時,我們要麼是無意識,要麼是強意識,就是很難維持在下意識的無心狀態。境界一來,我們的心很快越過平衡點,進入到強烈的分別意識狀態。這就叫有心用!

用心恰恰無,說的就是有心用的這回事。進入到強烈的意識分別態時,我們就落入到了意識虛妄構造的分別世界中,認以為真,不可自拔。這時,已經失去了心的本真

,故說為:用心恰恰無。

無心恰恰用,能夠長久保持在無心的狀態,這時候,無明會越來越少,心性本具的智慧光明會越來越熾盛。這需要長年累月地做功夫。

克實而言,無心其實還是一種微細的妄心。只不過沒有意識分別這麼粗大強烈而已。所以,要想獲得生命的真實,還需要刻苦用功。

在無心的狀態上,達到一心的程度,這時候進一步邁進,不斷放下,不斷遠離,終於離無可離,這才是真心。

無心的極致,是真心。而一旦找回真心,也就沒有了無心、有心的差別,真心的世界中,處處都是大自在。

今說無心處, 不與有心殊。說的就是悟道後的自在狀態。

無心之中,有大功能、大寶藏。比如動物,意識分別念比較少,無心的直覺感就比較強,所以對大自然的災難,有著遠遠超越人類的敏感性

人類的名言分別念習氣太重,所以直覺能力越來越弱。這並不值得引以為豪。反而應該引以為恥。

做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居然連動物都不如,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一切動物的長處,你都能擁有,這才是真正的頂級人類。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無心,是最具有包容性的。動物的無心,是有欠缺的無心。真正的無心,是能夠做到有心的無心。

於有分別而無分別。雖起名言分別,而我心不動。

按照量子力學來解釋。參照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一加外在觀察,狀態就改變。

無心時,相當於我們處於波的狀態,可以具有衍射的能力,如同佛菩薩的分身散影。種種神通不求自得,生命本具。具有超越時間空間的能力,改變一處,即是改變他處。

時空都是虛幻的。

有心時,相當於我們處於粒子的狀態,符合這個世界的日常規則。

靈活的思想,如同波。固執的思想,如同粒子。

一個修行人,應該訥言敏行。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這句話啥意思?

6樓:帥氣的小宇宙

一、句子的意思

1、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解釋:正當你要用心的時候,恰巧會發現真心無以為用。

這兩句是開悟以後的境界。無心可用是因為沒有障礙、沒有牽掛和自我的執著。但無心並非沒有智慧的功能和作用,其作用就是在悟後的待人接物、處世應對、工作思考等等。

所以開悟以後的無心並不等於白痴或腦中一片空白,反而是絕對正確地、恰到好處地發揮心的功能。

2、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

解釋:真的無心恰恰有用,用得很自在;運用自如卻沒有感覺到有用什麼東西。

這是智慧的極高境界。就像練武之人說無招勝有招,練到很高的境界時,真的是亂七八糟都是招數。智者沒有自私自利、自大自卑等的愚痴迷狂心,正好用無染無垢的慈悲心來為一切眾生積極服務;經常為了利樂他人而忙得席不暇暖,不知老之將至,還像是一個無事要做、無人干擾的大閒人。

出處:禪宗的法融禪師所作。這是一首開悟的詩。原文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7樓:百度使用者

這句話是從懶融

禪師的偈子裡摘出來的,以對『意修』作個註解。懶融禪師的偈子很好,大家都喜歡引用,大多引用四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完整的偈子是八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做功夫正在用心時,卻不見有念可起,就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拐彎抹角大談佛教名相,勞心費力;直指心源,不說餘話,便沒有那麼繁瑣、那麼沉重。

這就是『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大道無形、真心無相,雖然無形無相,卻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事事物物雖然都是它的妙用,覓它本身卻又了不可得。這就是『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如今我們直接指出這個『無心』,直接說它,便又和『有心』沒有什麼不同,即『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凡看經教不可先看註腳,宜先熟玩正文十句二十句乃至百句,務令首尾貫通,然後以注和會。今見學者讀正文畢,即便看注,致令理不圓徹,皆由於此。

夫修行人所以不成聖道,流入偏見者,都緣不識心之本體故耳。執心是有者落常見,執心是無者落斷見,離此二路,雖知有無兼帶,然又以為有而後無,無而後有,此亦未達心之玄妙者也,豈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恰恰」,俗言「恰好」也,不差前後,不隔絲毫,恰恰正好之謂也。

恰好正用心時,恰好無心可用,蓋正當念慮起處,你試反觀誰為念慮?誰是念慮者?猶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是用心已畢,少時卻乃無心,即時用心,即時無心,不差前後,不隔絲毫,即有而無,乃見心之妙處。

若是有智慧人,不執死句,便可再疊二句雲:「恰恰無心時,恰恰有心用。」古人語中自具此意。

今不言者,省文耳,故曰「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也。故又曰「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也。 惟其心體本來如是,是以下面方說惺寂工夫兩不可廢。

偏於寂寂,是不知「無心恰恰用」之理也;偏於惺惺,是不知「常用恰恰無」之理也。故首四句直出心體,立下文止觀之張本,以見止觀之法全是本地風光,不是於心體之外別立一法,不過用止觀以復其寂照之本體耳。 此「恰恰」二字,下得極妙,分明畫出心體,非有千鈞筆力不能及此。

若不精思默會,只麼隨文逐句草草看過,千載而下辜負古人之苦心矣! 以後聽教切須細心,雖在講筵,無忘禪觀。庶使心光內灼,而臨文之辯益精;聖教外薰,而資神之力彌固。

學悟兼濟,定慧交通,入理妙門,無越於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