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詩句犯孤平,「犯孤平」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6 02:59:10

1樓:陽城幹部

仄仄平平仄仄平,因『』一三**論『』可能寫成:仄仄仄平仄仄平。除未字押韻平外只有一平,叫犯孤平。

律詩是不允許的,但可補救;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五字用平即可。在這『』一三五要論『』……

「犯孤平」是什麼意思?

2樓:複合空間

犯孤平其實就是必須是平聲,否則就是犯孤平。也就是說,除了韻腳之外,只餘一個平生是不許可的。

是指格律詩的一個句子中全句除韻腳以外,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個就是犯孤平。

有些情況如處於一句之中的4,5,6字的位置上,是兩個仄生字之間夾了一個平聲字。某些句子的1,3,5諸字也不能不論。犯了孤平 一般可以救。

即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回某個平生字。使平,仄生字的比例恢復大體上的平衡。?

孤平自古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唐宋時沒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還沒有。現在一般所奉的是現代詩律學者王力的定義。

3樓:maplestory太子

格律詩的一個句子中,全句除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做「犯孤平」。

有些情況(如處於一句之中的

四、五、六字的位置上)是兩個仄聲字之間夾一平聲字,前人也稱為「犯孤平」。

避免「犯孤平」

某些句子的「

一、三、五」諸字也不能不論。犯了孤平,一般可以「救」,即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回某個平聲字,使平,仄聲字的比例恢復大體上的平衡。

孤平

所謂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五律「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韻腳的平聲字之外,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如果只有一個平聲字,就是孤平。就是說,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須用平聲,而不能用仄聲。

孤平是律詩的大忌。

在唐宋千萬首詩中幾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經足以證明孤平是詩人極力避忌的一個毛病。科舉時代,試帖詩不論作得多麼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4樓:比佛

孤平 所謂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五律「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韻腳的平聲字之外,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如果只有一個平聲字,就是孤平。就是說,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須用平聲,而不能用仄聲。

孤平是律詩的大忌。在唐代的律詩中,幾乎可以說絕對沒有孤平。王力先生親自組織學者在《全唐詩》裡尋找犯孤平毛病的律句,結果只找到兩個例子:

「醉多適不愁。」(高適:淇上送韋司倉);

「百歲老翁不種田。」(李頎:野老曝背)。

「醉」字應平卻仄了,「老」字也是應平而仄了。這兩句犯了孤平的律句,也許是高適、李頎屬一時疏忽所致,也許是故意用古詩所容許的平仄,因為高、李都是盛唐初期的人,當時詩律未細,可能也是一個原因。不管怎麼說,在唐宋千萬首詩中幾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經足以證明孤平是詩人極力避忌的一個毛病。

科舉時代,試帖詩不論作得多麼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下面是四種固定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幾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劉禹錫 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屬於犯了1、平起平落(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以是孤平了

「孤平」是什麼詩?

5樓:猴子爸爸的小猴

「孤平」的定義:孤平有兩種定義。現在一般所奉的是現代詩律學者王力的定義。

孤平自古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唐宋時沒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還沒有。一派即如王力所述(簡稱甲派),孤平的定義是,韻句中除韻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

由乙派所定義的孤平就會有很多種例項,任何位置,只要是兩仄夾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這種拗句在古人的詩中出現之多,使人覺得它根本就不是拗句。

兩大派系的爭論:一派即如王力所述(簡稱甲派),孤平的定義是,韻句中除韻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個定義有一點兒不明確,使有人誤認為,仄仄仄平平也是孤平。

事實上,兩平相鄰就不是孤了。甲派所定義的孤平只適合於五言,而且只對韻句而言,所以歸述為只有一種例項:仄平仄仄平。

引伸到七言則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此派的觀點被絕大多數人認同。

另一派是從字面定義的(簡稱乙派),顧名思義,孤平即是兩仄夾一平。為什麼可以從字面定義呢?因為古人根本沒有嚴格的定義,甚至沒有可信的說法,於是乎後人便只好顧名思義了。

乙派關於孤平的定義並不限於五言,七言也包括在內,也不限於韻句。由乙派所定義的孤平就會有很多種例項,任何位置,只要是兩仄夾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例子:黃鶴一去不復返,這句就是孤平, 除去返字,全句就黃字一個平聲字,其餘全是仄聲字,這就是孤平。

解釋下什麼叫犯孤平.最好舉個例子

6樓:義烴

孤平所謂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五律「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韻腳的平聲字之外,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如果只有一個平聲字,就是孤平。就是說,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須用平聲,而不能用仄聲。

孤平是律詩的大忌。在唐代的律詩中,幾乎可以說絕對沒有孤平。王力先生親自組織學者在《全唐詩》裡尋找犯孤平毛病的律句,結果只找到兩個例子:

「醉多適不愁。」(高適:淇上送韋司倉);

「百歲老翁不種田。」(李頎:野老曝背)。

「醉」字應平卻仄了,「老」字也是應平而仄了。這兩句犯了孤平的律句,也許是高適、李頎屬一時疏忽所致,也許是故意用古詩所容許的平仄,因為高、李都是盛唐初期的人,當時詩律未細,可能也是一個原因。不管怎麼說,在唐宋千萬首詩中幾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經足以證明孤平是詩人極力避忌的一個毛病。

科舉時代,試帖詩不論作得多麼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下面是四種固定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幾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劉禹錫 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屬於犯了1、平起平落(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是孤平了

詳細介紹律詩中的孤平

7樓:匿名使用者

詩律術語。律語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聲,全句除了韻腳外只剩下一個平聲,故稱。

唐人律詩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須用仄聲字的情形,則要採取「拗救」的辦法。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應補上一個平聲,也叫「救平」,但注意補救的字不能在句末。

凡經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是拗句的一種。但由於比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而用了「仄」,於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

「涼 風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維《觀獵》的尾聯出句

「回 看 射 雕 處」,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蹟》之尾聯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蕭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屬於這種情況。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於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這條規定可以用四句口訣來幫助記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來救,一定要記得。」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如果第一個字也變成了仄聲,就叫做犯孤平。

那麼,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則為平平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式,又可寫變成「仄仄仄平仄」(這是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過這樣一來,對句就必須變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則為仄仄仄仄平平仄)」,在對句增加一個平聲字來彌補出句中缺少的平聲字,即第三個字必須變成平聲字。所以叫「對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對句第三個字變成平聲字,即「吹」救「不」)、

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對句第五個字變成平聲,「無」救「萬」)

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補平!

③兩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於對句,那麼,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這時,就要把對句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這屬於對句救出句。但如果這個出句又是個「孤平拗救」式,則構成這第三個平聲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這就是兩救。

如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報國有萬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無」就既救出句的「萬」(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兩救」。

可以利用這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無字救兩拗,佳例要記清。」

開頭的七言詩句,一字開頭的七言詩句

曲江二首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脣。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譯文 落下一片花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愁?且看將盡的落花從眼前飛過,也不再厭煩過多的酒入口。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

七言愛情詩句,關於愛情七言詩大全

七言的愛情詩句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七言愛情詩 車遙遙篇 范成大。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遊兮西入秦,願為影兮隨君身。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願!相思曲 戴叔倫。高樓重重閉明月,腸斷仙郎隔年別。紫蕭橫笛寂無聲,獨向瑤窗坐愁絕。魚沈雁杳天涯...

歌頌祖國七言詩,歌頌祖國的七言詩

涼州詞兩首 其一 王之渙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譯文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