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炎黃子孫是指漢族還是全體中華民族的

時間 2021-06-16 00:45:14

1樓:

嚴格來說,炎黃的後人就是華夏民族。華夏民族又被稱為漢族。

但有一些民族,也自成是炎黃的後人。例如苗族。

但國內大多數民族都不認為自己是炎黃的後人,

例如俄羅斯族是歐洲俄羅斯的後人。

滿族、蒙古族是東胡的後人。

維吾爾族是突厥的後人。

回族是阿拉伯人的後人等。

把“炎黃子孫”等同於中華民族,是正確的。

但把中華民族等同於中國境內所有民族,只是我黨在解放後安撫其他那些非漢族的手段,只在政治上是正確的。

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在黃帝之前,還有炎帝等其他祖先,但他們的成就都沒有黃帝大。

黃帝的主要成就就是在各個方面建立了中華文明而非戰勝了蚩尤。

史記記載的黃帝成就包括:

1,政治制度上: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2,宗教上: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

3,經濟、科技上: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黃帝在各個方面已經把華夏-漢族居住的中國建立成為一個文明國家,因此,黃帝被後人稱為:“人文初祖”。

2樓:匿名使用者

炎黃子孫:子面指炎帝和黃帝的子孫;引申為中華民族。狹義指黃河流域的漢民族子孫。廣義指所有漢人。

如果較真,炎黃子孫不是指少數民族,而完全指漢人。因為炎帝,黃帝是漢人的共同祖先。

起源:黃帝,姓公函,軒轅部落首領。曾統一黃河流域,其中炎帝歸附。所以稱黃炎。

這一段是傳說史,無可考證據。

3樓:逆世星魂

主要指漢族,後擴大到全體中華民族

4樓:匿名使用者

是漢族~~因為漢族佔了56個民族的大部分!

炎黃子孫指的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黃子孫”。僑居海外的居民更是引以為榮。每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

但到底“炎黃子孫”是指誰?是地域的,還是民族的,是單純的漢民族?恐怕很多人是不太明瞭的。

古書記載說,黃帝以後我國歷史上出現的堯、舜、禹,和後來的夏、商、週三代,都是炎黃的後代。居住在中原地區這些居民自稱為華夏族,到漢朝以後稱為漢族。後世的漢族人就把黃帝尊稱為自己的祖先,自稱是“炎黃子孫”。

不僅中原的漢民族這樣說,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族(羌族,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居住青海一帶)、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自稱是炎黃的子孫。

華夏族和其他各族不斷融合,華夏族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高度發展的華夏族文化逐漸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這地區稱為“中華”,“中華”便逐漸成為代表整個中國的名稱,“炎黃子孫”也隨之帶有更廣泛的含義。於是炎黃子孫就成了中華兒女的代名詞。

6樓:拜玉英褚風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

指中華民族的後代。 中華民族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

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

7樓:閩忠饒俏

炎帝和黃帝是傳說中的中國原始社會晚期的兩個非常著名的部落首領.炎帝姓姜,號烈山氏,因為崇尚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火所以稱為炎帝.相傳他精通農業生產.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或有熊氏,因為崇尚土德,黃河流域的土地是黃色的,所以稱為黃帝.炎帝和黃帝這兩個部落原先都居住在今天的陝西境內,後來沿著黃河兩岸向東發展,到達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當黃帝族日益興旺時,炎帝族已逐漸衰落下去了.

後來炎帝和黃帝部落在阪泉(今涿鹿東南)大戰,炎帝戰敗後服從黃帝的領導,兩個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 據說黃帝一生下來就聰明異常.當了部落首領後,他教人們建築房屋,餵養家畜,種植五穀.

他在率領人們開發中華的過程中,發明了車船,蠶絲,衣服,連文字,樂器和古代用來記錄年月的"干支"也都是起源與他那個時代.因此,黃帝一直被當作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尊為華夏族的共同祖先.

8樓:蹉秀榮醜鳥

我們神州大地這片熱土上曾經有兩個部落,他們的首領分別是炎帝和黃帝。在今天黃河中下游一帶繁衍生息,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遷徙與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華夏民族,因而說我們都是炎、黃的後代,稱之為炎黃子孫。

9樓:毅騰93號

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族人——華夏族,現泛指漢族!

為什麼中國人說自己是炎黃子孫

10樓:匿名使用者

“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內)。“黃”指黃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

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擴充套件資料

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是:炎黃時代,炎黃部落最強大,炎黃族發展為華夏族,華夏族又發展為漢族,漢族又與其他少數民族交往、碰撞、通婚、團結、融合,同時又相互區別,形成今天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

在這個過程中,炎黃——華夏——漢族一直是主體,所以,炎黃也就成了遠古中國人的代表,後來又成了漢族的象徵,再後來又成了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符號乃至象徵。

有人說,強調炎黃起於反滿革命。這不錯。但自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後,主流的說法已變為“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

之後,此說改變著人們的觀念,逐漸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共識,炎黃也就自然過渡成了中華民族的“祖先”。

說炎黃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並不是說炎黃就是唯一的祖先,這只是就主流而言。

對“炎黃子孫”一詞,應該做這樣的理解:這個詞不過就是說我們中國人都是以炎黃為代表的那個時代的偉大先民們(包括蚩尤等)的後代而已。說炎黃是“人文初祖”,就更是明確地說我們是炎黃的文化子孫。

11樓:苦味精味苦

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黃帝子孫,是華夏民族的自稱。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

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

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與炎帝,又與居住在東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

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12樓:匿名使用者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

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

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

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從我國若干遠古神話傳說看,黃帝是黃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領,他最初的活動中心在現在河南省新鄭一帶,後來發展到河北和陝西地區。炎帝部落最初活動在黃河上游的姜水一帶。蚩尤部落的活動地區,有的說在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也有說在南方,總的來說是在東南方。

黃帝所處的時代,正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和氏族、部落和部落之間戰爭非常頻繁。黃帝、炎帝和蚩尤的幾次大戰,就反映了那個時期的史實。

傳說黃帝、蚩尤、炎帝間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戰爭。神話中說,開始和蚩尤戰爭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共工氏。

由於蚩尤向西發展,奪取了共工氏的土地,雙方發生利益衝突,爆發了激烈戰爭。《逸周書》描寫這場戰爭說:“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戰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

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東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東側。“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說共工九個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佔領了。

炎帝部落覺得自己的部落受到欺負,就向黃帝部落求救,黃、炎部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蚩尤。於是發生了第二次更為激烈的大戰。

第二次戰爭以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為主戰的雙方,地點仍在涿鹿。歷史上把這次戰爭稱為涿鹿大戰,大概這是我國上古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戰爭了。

據古代神話傳說,這場惡戰十分激烈。蚩尤是東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戰的首領,《太平御覽》引《龍魚河圖》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大概是披著獸皮或是身上畫著野獸的圖紋,用銅作兵器或護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戰能力,《述異記》還說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個個強悍能戰,大約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個氏族。《中華古今注》還說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駑”,大駑即弓箭,說明他們的**眾多而精良。

這些都是黃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為如此,黃帝和炎帝的聯盟開始打了幾次敗仗。

有一次,雙方正在原野上酣戰時,忽然天上起了大霧,黃帝和他的部落被圍困在霧中心,手持銅兵器的蚩尤部落卻大顯身手,左砍右殺,黃帝部眾損失很大。後來虧黃帝部落裡的大臣風后造出了指南車,辨別了方向,黃帝部落才逃出重圍(《太平御覽》引《志林》)。

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

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佈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夸父被殺死,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

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後記》、《夢溪筆談》)。上述當然都是無稽的神話,但反映了這次戰爭的殘酷。

第三次戰爭是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歷史記載說,蚩尤戰敗不久,黃、炎的聯盟也破裂。這是因為“炎帝欲侵凌諸侯”,爭奪盟主的緣故。

結果,許多部落都站到黃帝一邊,聯合起來向炎帝進攻。《史記》記載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阪泉在現在河北懷來縣。

三次戰爭後,黃帝部落得到了大發展,又向南進行了多次戰爭,征服了許多部落,所謂“五十二戰而天下鹹服”。在這過程中,炎帝部落終於和黃帝部落結成了永久性的聯盟。炎、黃聯盟,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地區,東一直到海,南到長江流域,西至甘肅,北抵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初定了中國的規模。

後來人們把合併後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統稱為華夏族。華夏族後來又發展為中華民族,所以中華民族都把自己當作炎黃的子孫。

炎黃子孫稱呼的由來,炎黃子孫的意思及由來?

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史記 曾說黃帝 生而神異才智周遍 有 治五氣,撫萬民,度四方,諸侯成歸 的功勳。今天,人們常用 炎黃子孫 來稱呼中國人,而我們中國人也以自己是 炎黃子孫 為榮。這是為什麼呢?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中國的古代勞動人們一直認為盤古是開天闢地的英雄,而三皇五帝把很...

為什麼我們叫炎黃子孫,而不叫黃炎子孫

燕墨冼香卉 炎黃子孫 之說,涉及到 中華民族的起源 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聽慣了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那就是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 黃帝,中華民族的 發源地是 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 母親河。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 四方輻射。簡言之,就是一個 民族,一個始祖,一塊發源地...

為什麼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為什麼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

史記 之開篇 史記 五帝本紀 記載了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的生平,文中記載四千多年前炎帝部族與黃帝部族同歸一體,組成炎黃聯盟,共衛天下安定。炎黃合體 諸侯賓從,開創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統的上古治世,此後,全世界華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 炎黃子孫 炎黃 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