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何意

時間 2021-06-19 06:32:05

1樓:ionic豪

wkgz318兄 身心清安!

這部份可以從兩方面來說,首先從二乘解脫來看,世間一切法,特別是指五陰,也就是我們的身體、意識、以及身體所表現的行為,加上意識思維、分別、覺知、領受一切苦樂冷暖的過程,這些法都是無常,都是將來必定會毀壞的法,舉例來說,當我們清醒時,走在路上分別了知來來往往的事物時,這時突然有人從後面敲我們後腦杓一下,當下我們昏迷,此刻意識心已經暫時斷滅了,無法再繼續領受、覺知乃至思維周遭的環境了,從這個例子就知道我們意識心無常,無常所以是無我。

二乘的無我觀就是這麼觀察來的,線前可以觀察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世界都是無常,無常所以無我,而他人也是一樣無我,所以一切眾生都是無我相,因此無人無眾生。而壽相指的是時間,時間也是因為我們五陰身心生滅無常而有的,因為有生有滅所以才有相對的時間觀念,所以壽相既然是因為意識心有前際後際,所以才會有壽相這個法,而意識心又是虛妄無常,當然壽相也是虛妄無常之法。

因此以二乘解脫法來看,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指的是這些現象都是無常所以無我。

然而從大乘法來看,大乘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盤,此涅盤心本來就是無我性、而其他一切人、眾生的涅盤心也都是如是本來無我性,因此菩薩現前觀察自身與其他眾生的本心都是如此無我性,因此證得人無我,而此本心本來就在了,不是後來才出生的心,是本來就具足的,因此此涅盤心有壽命嗎?當然沒有,因為不生不滅,所以無壽,也可以說無量壽。

這就是大乘法殊勝所在,因為這個本心是人人具足,乃至萬物有情都具足,所以菩薩證得此心之後,才是真自在!

2樓:匿名使用者

就像電影1秒內顯示24幅影象,肉眼看來是連續的運動影像,這就是相續相,其實是不連續的。

無壽者相,即是破相續的假相,親證實相。

3樓:泥頌

若菩薩度生,執著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即是四相未空,妄心未降,與般若相背。四相者,合之就是我相,分之乃成四相:(一)我相,我者主宰為義,屬內心;(二)人相,人者形相立稱,屬外色;(叄)眾生相,眾生者,眾法相集而生,即內外心色,合成五陰幻報;(四)壽者相,壽者即壽命相續,一期不斷。

合上四相,成一我相,我相為諸相根本。菩薩我相未離,妄心何自而降?妄心未降,即非實教離相菩薩;反顯度生離相,方能降心,堪稱實教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4樓:須陀洹

佛教認為,有情眾生是由身體和精神兩部分組成,色身是由土、水、火、風四大組成,精神則由受、想、行、識組成,這些組成的元素都是剎那生剎那滅著的,緣聚則形成我人眾生壽者相,緣散則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平時所見是我人眾生壽者,只是相狀,實則無我人眾生壽者。

至於無壽者,解釋各不相同,我認為是無所謂壽命長短之意

5樓:動力只在我

《金剛心總持論》

有無四相論第十二: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世尊曰。凡夫之人。認自四大色身是我。

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愛。

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隨。

世心流轉。不求解脫。名有眾生相。

心識不忘。業種常萌。不悟無生。

真空實性。常隨心境。意識流動。

名有壽者相。菩薩之人。知身是幻。

悟世無常。不惜身命。何況資財。

但學大乘佛之教法。名無我相。等觀眾生。

皆如赤子。不擇冤親。平等濟度。

名無人相。於世間心。一了永了。

更不相續。名無眾生相。明悟自己。

無生實性。不隨心境。意識流動。

但依方便。願力行持。名無壽者相。

有此四相。即名凡夫。無此四相。

是名菩薩。

6樓:淺在手

就是無差別的意思,不二法門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面對一切不起分別心差別心而如如不動,但有一點就是要知道了了分明,又知而未知,關建是了了分明,這應是整個佛法的大義,是無上**。如能體解此無上甚深微妙法便契合了佛意

金剛經裡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彼我相最細,禪定中有觀察者就是我相。

壽者相 雖然不執著 這輩子的人身是我,但是下輩子六道投胎不一定是人身,這個人身就像脫掉衣服一樣,他不固執人的樣子是他,但是他執著有個靈魂的我在六道輪迴。

人相執著這輩子,只有這輩子這個樣子是我。

眾生相比六道更包含廣些,只要執著前後相似相續的變易生死是一個眾生,就是眾生相。

我相最細,範圍最廣。

“我、人、眾生、壽者” 地前菩薩 粗四相、地上 細四見 在《金剛經》中多是採用 是非不二相 相待假 的觀點破除的。

當然也可以採用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 相續假的觀察方法,來破除我們潛意識中的執著知見

“差別(彼我相,未必相續,《起信論》中三細,未到六粗階段)、相續體(眾生相,包括地上菩薩 變易生死);

(一輩子相續)不斷至命住(人相、命相)(執著認為有個這輩子是人的我);

(死後)復趣於異(六)道(壽者、取者)(執著認為有個我在六道投胎輪迴);

是我相四種。”

這是 天親菩薩 解釋區別《金剛經》中四相的偈子。

《大智度論》 中則列舉了應該識別破除的所謂養育(兒女)、士夫等十六種凡夫知見。

8樓:匿名使用者

總得來說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佛家看來心外無物心外無法,故法不可言,不可著相。

9樓:匿名使用者

是錯見佛性而著的四相,請參考《圓覺經》

佛教帝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出自**?什麼意思?

10樓:解憂

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常說的《金剛經》。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別、不執著。

簡單的說就是:不執著於我(自己),不執著於他(他人),不執著於所有眾生,乃至於不執著於有生死的一切。

有好多人把這四相解釋為外相: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別人,眾生相就是眾生,壽者相就是老頭。

其實這個世界本是我們自性化現出來的,如果心中沒有這四相,那麼外面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

想達到“無我”的境界,最簡單、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對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無心,“無心”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上的“沒心沒肺”,而是念而不執。

擴充套件資料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佛陀在《金剛經》裡所講的很重要的法教。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解脫路途上最大的束縛,最嚴重的障礙就是執著,佛教徒視執著為大魔。

執著的另一個名稱叫相。相的字面意思是,所顯現的一切事情都是相,但佛經中相的意義就不一樣了。金剛經裡所講的相並不是顯現的意思,而是對自我和對萬法顯現的執著的意思。

顯現本身並沒有好與壞,對於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最大的束縛並不是顯現本身,而是對於顯現的執著。

噶舉祖師帝洛巴對那若巴大師說:“顯現不會束縛你,束縛的是對於顯現的執著,你務必斷除執著”。顯現對我們有利還是有害,要看我們對顯現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

**的大瑜伽士密勒日巴尊者說:“外境所現一切法,不明其性陷迷惑,執境為實自作縛,悟後諸法成幻化,助益此心為友伴,究竟義中不可得,此即無生之法身”。

相分為四個:我相、人相、眾生相以及壽者相。多數修行者由相上往往會執迷不悟。

譬如小乘行者在我相和人相上經常迷惑,破不了煩惱障,所以極難證得阿羅漢果;大乘行者在眾生相和壽者相上容易迷惑,斷不掉所知障,所以極難證得佛果。因此我相和人相會障礙獲得解脫,眾生相和壽者相會障礙證得佛果。

大乘經典中採取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障礙之名詞。煩惱障是指貪、嗔、痴、慢、疑等五毒煩惱。所知障是指對於二元對立的執著,對於能取與所取的執著,對於三輪的執著。

所謂的三輪是指:作意者、對境以及事物這三種。譬如以佈施為例,施者、受者及物品。

彌勒菩薩說:“何謂貪等分別念,則其即是煩惱障,何謂三輪分別念,則其即是所知障”。

小乘經典中並沒有採取這兩種障礙的名詞。煩惱障名為具染不知之痴暗,所知障名為非具染不知之痴暗。儘管如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在其中。

修行者必須要遠離一切相,如果不遠離一切相,成不了菩薩。金剛經中說:“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對大乘而言在修行道路上該斷除的障礙有些是屬於煩惱障,有些是屬於所知障,基本上所有的障礙都包含在這兩種之中。我相和人相是屬於煩惱障,眾生相和壽者相是屬於所知障,仍然納入在這兩種障礙之中。若有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等於證得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及無壽者相的佛果境界。

11樓:銀鎮紙

詞句出自《金剛

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無我相,是指不要用自我的觀念去理解看待事物。如果你看問題只能以自己角度考慮問題,那麼就是困於我相。

無人相,是指不要用別人的觀念去理解看待事物。如果你開始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那你就超脫了我相,達到了人相這一境界。

無眾生相,是指不要用世俗的觀念去理解看待事物。如果你開始站在所有生命的角度去看世界,那就超脫了人相。

無壽者相,是指不要用長生不死的觀念去理解看待事物。知時間生死,知道人生有涯,所謂壽者相。如果拘泥於生死,那麼還是陷於壽者相。

擴充套件閱讀

指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眾生對個體心身所錯執之四種相。又作四見、我人四相、識境四相。即:

(一)我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我所為實有。

(二)人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生於人道為人,而異於其餘諸道。

(三)眾生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依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

(四) 壽者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從生至死)之壽命,長短不一,因人而異。

此四相是佛陀指稱的四種錯誤觀念。

參考資料

12樓:跑馬的漢子

你這段話前4個字不存在的,胡編亂造的。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剛經》

13樓:匿名使用者

【四相(二)】

‘識境四相’金剛經論雲:‘識境四相,謂眾生於此四法,不了虛假,而於心識之境,妄生邪見,執著取相也。’

一、我相 謂眾生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計我我所之實,是名我相。

二、人相 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是人,我生人道,異於餘道,是名人相。

三、眾生相 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色受想行識眾共而生此身,是名眾生相。

四、壽者相 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相,或長或短,是名壽者相。

‘智境四相’圓覺經疏略明智境四相:謂於所證取之心,迤邐淺深,有此四相之異。故後之三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與金剛般若四相,所言不同。蓋彼迷妄之心,執為四相故也。

一、我相 我相者,謂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而其有所證取之心,執著不忘,認之為我,名為我相。經雲:‘是故證取方現我體是也。’

二、人相 人相者,比前我相,已進一步。雖不復認證為我,而猶存悟我之心,名為人相。經雲:‘悟已超過一切證者,名為人相是也。’

三、眾生相 眾生相者,比前人相,已進一步。謂雖已超過我人之相,猶存了證了悟之心,名眾生相。經雲:‘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是也。’

四、壽命相 壽命相者,比前眾生相,已進一步。謂心照清淨,於前眾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雖已覺知超過,然猶存能覺之知。如彼命根,潛續於內,名壽命相。

經雲:‘覺所了者,不離塵垢故是也。’‘不離塵者,謂此覺了之心,不離妄塵故也。

’ from:【《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金剛經如何抄寫,如何抄寫金剛經

漱口 淨手 摒除雜念 如臨佛面。如果是一心抄寫金剛經和一念阿彌陀佛做到一種狀態 就不會在意有沒有筆和紙 無論行住坐臥時時處處 都看著金剛經手裡面有沒有筆 筆下有沒有紙 紙下有沒有鋪墊 都可以一直下寫下去 還是那句話 一念阿彌陀佛能和一抄金剛經心境等同 會即身成佛心生雜念可就不算啦 抄一遍兩遍可能練不...

金剛經是哪部佛經裡的,金剛經是不是佛經 金剛經是不是佛經

佛教經典。全稱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又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簡稱 金剛經 最早由後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四年 402 譯出。1卷。以後相繼出現5種譯本 北魏菩提流支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南朝陳真諦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隋達摩笈多譯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唐玄奘譯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即 大般若經 的...

金剛經的問題

不要可以追求什麼高度境界!誦讀只要不驕不躁,耐心,真正投入到佛經的領悟當中即為誠心誦讀!形式上的恭敬只是弄需作假而已!但是對於佛經一定要愛護 恭敬!南無阿彌陀佛! 泥頌 1.怎樣才能算是誠心誦讀?經書所在之處 即為有佛 一定要恭敬讀經前要洗手 漱口 潔案 心要清淨 中途不能與他人說話 讀經時不思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