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在色彩表現上有什麼特點

時間 2021-07-18 22:13:47

1樓:漫閱科技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多施紅色陶衣,且在運用上注重色彩的對比,如底彩有原地,原地施紅衣,紅衣上鋪黑色寬頻;其中著色有原地繪黑彩或紅彩,紅衣上鋪施黑色寬頻以後繪白彩和紅衣上兼畫黑白二彩等形式。這種色與色之間的和諧統一,使陶器的色彩更加鮮豔明快。

我國黃河下游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有什麼特點?

2樓:漫閱科技

黃河下游,在山東和江蘇北部一帶的大汶口文化,發展時間和馬家窯文化相重但延續時間稍長,陶器造型有陶背壺、缽、鬻、杯、鏤孔陶豆等。裝飾圖案以幾何紋為主,有折線波線、菱形紋、花瓣紋、迴旋紋等,紋樣上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影響,如在江蘇邳縣出土的大量彩陶缽從造型到裝飾均和廟底溝型彩陶極為相似。在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繪有日、月、山的形象圖案,可能是具有含義的符號,另有八角星紋和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描繪,這些紋樣在陶器裝飾上具有重要意義。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具有什麼特點

唐代彩陶特徵是什麼特點介紹

3樓:匿名使用者

彩陶;彩陶是指繪有黑色、紅色等裝飾花紋的陶器,它以色彩;分佈:①在黃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種類:據彩陶時間及藝術特色不同,可分為半坡型、廟;①半坡型:

發現於陝西西安市東郊半坡村,以陝西關中;②廟底溝型:是在半坡型基礎上發展而來,它的分佈也;(2)裝飾:圖案都畫在陶器外表面,紋樣以鳥紋居多;③馬家窯型:

由廟底溝型演變發展而來,主要分佈在甘;裝飾

彩陶彩陶是指繪有黑色、紅色等裝飾花紋的陶器,它以色彩與裝飾取勝,故稱「彩陶文化」。因為彩陶最早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所以又稱「仰韶文化」。

分佈:①在黃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的仰韶文化。②在黃河下游和淮河下游有大汶口、青蓮岡文化。

③在長江中下游有河姆渡和屈家嶺文化。其中以黃河中上游最發達。

種類:據彩陶時間及藝術特色不同,可分為半坡型、廟底溝、馬家窯、半山型、馬廠型等幾大類。

①半坡型:發現於陝西西安市東郊半坡村,以陝西關中平原為中心向四周發展,距今六七千年。 (1)器型:

a. 圓底盆、卷脣盆最常見,b. 尖底瓶,瓶口成「葫蘆」狀。

c.菱形壺(又稱「船型壺」),二頭尖,中有網狀紋樣,二肩有耳。 (2)裝飾紋:以魚紋、人面形紋最具特色,此外還有蛙紋、鳥紋及折線、三角紋、斜線紋、菱形紋、辮形紋等幾何圖案。

半坡裝飾花紋,一般均以直線組合成直邊三角形,很少運用曲線。「魚圖騰」有關的氏族徽號。魚體分割、抽象、重組。

早期為單體寫實魚紋 晚期復體抽象幾何魚紋。

②廟底溝型:是在半坡型基礎上發展而來,它的分佈也以陝西關中平原為中心,向四周更廣闊發展,東到河南西部及山西南部;西達甘肅及青海東部。 (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缽、大甕為主。

(2)裝飾:圖案都畫在陶器外表面,紋樣以鳥紋居多,另有帶狀紋,垂弧紋,圓點紋,網格紋和羽狀葉紋等,多以直線與曲線結合,形成曲邊三角形。

③馬家窯型:由廟底溝型演變發展而來,主要分佈在甘肅、青海的部分地區。 器型:以壺、罐、盆為主,多為大口鼓腹型。

裝飾紋:繪彩部位多在陶器的口、頸、肩與上腹部位,紋樣經幾何形圖案最多,動物和人物次之。幾何紋中一類為斜線、豎線或平行線,一類為斜方格、棋盤格和網紋,還有一類是葉狀紋樣,另外三角、鋸齒、流蘇也很常見。

裝飾特點:

(1)滿飾:從口沿至底部,幾乎都飾滿花紋,顯得豐滿華美。 (2)內彩:即內壁繪彩,也有內外加彩的。

(3)點和螺旋紋:點紋的運用使裝飾面產生定點與核心的效果。點的外圍飾以螺旋紋產生強烈的動感,給人旋轉而流暢藝術感受。

④半山形:以首次發現於甘肅寧定縣半山地區而得名,它是彩陶工藝鼎盛期的產物,是陶器中最精美的一類。 (1)器形:

主要是短頸廣肩鼓腹的壺罐類;罐體圓而微扁,近似球形,小口,較短而略向外張的直頸與壺身形成曲線與直線的鮮明對比,造型飽滿而凝重。

(2)裝飾紋樣:以螺旋紋,鋸齒紋為主,也有貝紋、斜紋、垂弧紋,葫蘆紋等,且旋紋的旋心擴大,內又裝飾各種精細花紋,花紋套花紋的半山紋樣更有變化的節奏美。 (3)裝飾特點:

圖案豐富且繁密,且突破以前只用黑色紋飾而出現大量紅色彩繪紋樣,紅黑交替出現,形成更為鮮豔亮麗的裝飾效果。

⑤馬廠型:是繼半山型之後發展而來,發現於青海東都縣馬廠沿而得名。

(1)器型:造型更多樣豐富,器體加高,寬度移向肩部,增加了蓋、流、提樑、紐等部件,以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其中小口雙耳罐最典型。

(2)紋飾:紋飾圖案主要以「直線」構成,剛健莊重並趨簡略。紋飾母題有網格紋,旋紋,菱形紋,回紋等,而以「人形紋」最流行。紋飾粗獷,剛勁,豪放,注重大效果。

「人形紋」——在學術界又稱蛙紋,也稱「穀神紋」。早期有頭、身、手、足,手足都有五指,屈腿直立;中期頭部消失,只留軀幹,肢節增多;晚期僅留指爪或三角折線紋。馬廠「人形紋」是原始社會宗教圖騰的標誌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的變化特點

4樓:小人兒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還說不完,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的陶瓷藝術吧!

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中國傳統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型別。圖案紋樣裝飾於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

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象創造出波拆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了先輩們對於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於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於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於旋紋與孤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了他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了自然界已經脫離了他們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為時代標誌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它用高嶺土製坯,燒成的溫度達1000多攝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另一類是以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

中國傳統的藝術——陶瓷的故事是多麼有趣啊!陶瓷還是我國最為大的創造呢!

原始彩陶的工藝特點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彩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壞上,以天然的礦物質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氧化錳作呈色元素,然後入窯燒製。在橙紅色的胎地上呈現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一,達到裝飾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發源於距今約10000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新石器時代伴隨著相對定居的農耕文化一起發明了燒陶技術。關中地區大約在公元前2023年的老官臺文化時期就有了較發達的陶器,有個別缽形器口沿裝飾一條寬綵帶,這是彩陶的萌芽。

在公元前2023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時期,人們已經能熟練地控制窯溫,並且彩繪藝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見的有盆、瓶、罐、甕、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難看出來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用兩甕對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甕上鑿一小孔,表達了原始人對再生的嚮往。

中國彩陶發現較晚,至今僅有85年,而彩陶的誕生到今天卻已有2023年的歷史。彩陶記載著人類文明初始期的經濟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資訊。彩陶文化分佈廣泛,延續時間長,從距今2023年到距今2023年左右,綿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臺、仰韶、馬家窯、大汶口、屈家嶺、大溪、紅山、齊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歷史中藝術成就最高。

從製作工藝、藝術成就、歷史價值、升值空間等諸多因素看,陝、甘、寧、青的仰韶、馬家窯、齊家文化彩陶和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彩陶最早於2023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其後在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地陸續發現。彩陶因時間的不同,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型別。彩陶幾何紋盆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約2023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於黃河中游地區,以黃土高原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相當成熟,器物規整精美,多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灰陶與黑陶較為少見。其裝飾以彩繪為主,於器物上繪精美彩色花紋,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部分內容及藝術創作的聰明才智。另外還有磨光、拍印、等裝飾手法。

造型的種類有杯、缽、碗、盆、罐、甕、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座等,最為突出的是雙耳尖底瓶,線條流暢、勻稱,極具藝術美感。

由於時間跨度與分佈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須分類加以區別,主要有半坡型別和廟底溝型別。人面魚紋彩陶盤

半坡彩陶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歷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型別。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也就是說,在一件器型上,裝飾往往只佔據器面的一小部分,紋樣一般是自然形態的再現。半坡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係。

仔細體味,有人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覺,可以說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記錄。

紋飾形象主要描繪了當時人們接觸的動物,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面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檢舉

6樓:流砂淺淺

造型古樸,有較為明顯的擬物痕跡。花紋有幾何紋和自然紋樣兩大類,其中幾何紋樣略多。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具有手法單純效果強烈、想象豐富大膽誇張、藝術和技術的統

一、功能和審美的統

一、造型和裝飾的統一幾個特點。

參考《火與土的孕育—原始彩陶造型與紋飾探析》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彩陶藝術是中國藝術的母體 ,它在造型、紋樣、色彩三個方面具有較高藝術水平和裝飾特點 ,它不僅在美術史上獨放異彩 ,而且對現代彩陶系採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 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描繪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900~1050℃火燒後,在橙紅色的底色上,呈現出黑、紅、白顏色的圖案。彩陶最早於2023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其後在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地陸續發現。彩陶因時間的不同,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型別。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鎮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閒擲葡萄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佈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 天罡 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遺址位於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 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 內涵豐富,有墓葬 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 缽型鼎 鏤孔豆 高柄杯 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 石錛 石鏟 石鑿 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心靈快遞書屋 山東省泰安市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 大汶口遺址位於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 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 內涵豐富,有墓葬 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 缽型鼎 鏤孔豆 高柄杯 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