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簡介,晏子春秋內容簡介

時間 2021-08-11 17:25:08

1樓:

晏子晏嬰是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

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

“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

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晏子春秋內容簡介100

2樓:匿名使用者

1、內容簡介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彙編而成,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成為後世人學習的榜樣。

2、作者簡介

晏嬰(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

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有關晏子春秋三個故事梗概

3樓:地煞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彙編而成,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成為後世人學習的榜樣。晏嬰自身也是非常節儉,備受後世統治者崇敬。過去疑古派認為《晏子春秋》是偽書,《晏子春秋》也被長時期的冷落,自2023年銀雀山漢墓出土文獻證明 《晏子春秋》並非偽書。

書中有很多生動的情節,表現出晏嬰的聰明和機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間廣泛流傳。通過具體事例,書中還論證了“和”和“同”兩個概念。晏嬰認為對君主的附和是“同”,應該批評。

而敢於向君主提出建議,補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這種富有辯證法思想的論述在中國哲學史上成為一大亮點。

《晏子春秋》經過劉向的整理,共有內、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影雲社 晏子使楚 翻譯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身邊的大臣說 晏嬰是齊國的一個能言善辯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 在他來的時候,大王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 就 問 他 是做什麼的?我則 回答說 他 是齊國人。大王 接著再 問 他 犯了什...

求晏子春秋的譯文,求《晏子春秋》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晏子和 齊 景公喝酒,要用的酒器必須是新的,家老說 我們財力不足,請讓我去向人們收斂錢財吧。晏子說 不可!所謂樂,是要上下同之的。所以天子和天下 的百姓同樂 諸侯與封地內 的百姓同樂 大夫以下各自與他們的下屬同樂,沒有獨樂的。現在上層快樂,而百姓財產受損,是獨樂,不能這樣!求 晏子春秋 文言文原文和...

關於 金壺丹書(選自《晏子春秋》)

下面是原文和全文翻譯 金壺丹書 原文 景公遊於紀,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 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公曰 善哉,如若言!食魚無反,則惡其鰠也 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晏子對曰 不然。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駑馬,則無置不肖於側乎!公曰 紀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 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