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道教的文化名人,歷史文化名人

時間 2021-08-13 19:16:58

1樓:死靈司令路西法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2、列子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3、莊子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2樓:騎項

歷史上道教的文化名人:朱鶴亭。

歷史文化名人

哪位朋友知道道家的歷史,可以說幾個道家的著名人物嗎?例如張端午等,最後能加上一些介紹。

3樓:匿名使用者

創始人是老子。

有名的是南五祖北七真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

張伯端,(987-1082)北宋時天台(今浙江臨海)人,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自幼好學,涉獵三教經書,以至醫卜爻卦、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術,靡不留心詳究。南宋以後,被奉為南宗祖師。

石泰,(1022-1158)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人,字得之,號杏林,一號翠玄子。師從張伯端學習金丹大道,著《還元篇》行世。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1158)卒。

享年一百三十七歲。傳道於薛道光。全真教尊其為南五祖之一。

薛式,(1078-1191)北宋時閬州(今四川閬中縣)人,另說為陝西府雞足山人。又名薛道光、薛道原,字太源。曾出家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真人。後棄僧入道,道家稱紫賢真人。

陳楠(?-1213)南宋時惠州博羅縣(今廣東博羅縣)人。字南木,號翠虛。以丹法授白玉蟾,為「南五祖」***。

白玉蟾,(1194-1229)南宋人。少時至雷州(今海南瓊山),為白氏繼子,故名白玉蟾,後改名葛長庚。字如海、紫清、白叟。

號海瓊子、武夷散人、瓊山道人、神霄散吏,海南翁。福建閩清(一說海南瓊州)人。

北七真---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七位嫡傳**:

馬鈺(1123-1185)金朝山東寧海人。原名從義,字宜甫,學道後更名鈺,改字玄寶。道號率陽子。

道門稱丹陽真人。少習儒學,擅長中醫、鍼灸。金大定七年(1167)與妻孫不二師事王重陽,入全真教。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號「丹陽抱一無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陽神光璨》等。創立全真遇仙派。

譚處端(1123-1185)金朝山東寧海人。本名玉,字伯玉。法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世稱長真真人。

大定七年(1167)投王重陽,皈依全真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賜贈「長真雲水蘊德真人」。輯《水雲集》。

創立全真南無派。

劉處玄(1147-1203)金朝東萊(今屬山東省)人。字通妙,又字道妙,號長生子。大定九年(1169)師事王重陽。

至元六年(1269)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世稱「長生真人」,著述有《仙樂集》、《道德經注》、《至真語錄》、《黃庭經注》、《陰符經注》等。創立全真隨山派。

邱處機(1148-1227)金朝登州棲霞(今山東)人。字通密,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世為顯族,敏而強記,年十九,師事王重陽。

至元六年(1269)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著有《大丹直指》、《明道集》、《攝生訊息論》、《磻溪集》等。

創立全真龍門派。

王處一(1142-1217)金朝寧海(今山東牟平市)人。字玉陽,號金陽子、玉陽子、華陽子、蓮峰逸士。世人稱玉陽真人。

大定八年(1168)遇全真教主王重陽,元朝至元六年(1269)賜贈「玉陽體玄廣度真人」,著《雲光集》、《西嶽華山志》、《清真集》。創立全真嵛山派。

郝大通(140-1212)金朝寧海(山東)人。初名升,後名璘,法名大通,號恬然子、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世人稱「廣寧真人」。

大定八年(1168)投王重陽入全真道。至元六年(1269)賜封「廣寧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太易圖》等。

創立全真華山派。

孫不二(1119-1182)金朝寧海(山東牟平)人。名富春,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世人稱為「孫仙姑」。

大定九年(1169)從師王重陽。至元六年(1269)賜封「清靜淵真順德真人」。至大年間加封「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

著有《丹道祕書》三卷等。創立全真清靜派。

參考資料:道教大辭典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什麼事情,首先要去做,至於結果對自己有沒有利,或者說有多少利,先不要放在心上。只要按部就班去做,認真對待,即使你不在意結果,但是你會發現往往結果會出奇的好。

這裡講的是一種心態,一種格局,不要為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

出處:語句出自《老子》。

拓展資料: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陳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5樓:夏流煙

這裡的「不爭」,是指不要去「過分地」爭取。老子崇尚自然,自然中本來就包含了「爭」。看看《動物世界》就知道什麼是自然之「爭」了。

但這種「爭」,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趨吉避凶。如果違背規律去強求,則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與之爭」,這三個字型現了一種競爭的關係。也就是說,你爭的東西,別人也在爭。所以「爭」的時候,要考慮「爭」的效果,不要跟在人家屁股後面擠破頭。

「不爭」不是絕對不爭,而是爭要有一個前提。首先是有沒有「爭」的必要。肚子飽了還跟人家搶已經餿了饅頭,這就是唯恐病菌不從口入。

其次是要看「爭」的成本。賠上一條命,得回一屋**,根本不值。再次是要看「爭」的效果。

賠上一條命,**也沒有得到,就更加雞飛蛋打了。最後是要看「爭」的環境。環境不對頭,東西再好,也是要花費沉重的代價,不如不爭。

「不爭」是需要有曾經「爭」過為底氣的。也就是說,即使不爭,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那就不必爭了。如果不爭就要敗了,不爭才怪。

「率性」本身是一種「爭」。也就是保持自我。在一個互動性的社會裡,要保持自我,不爭是不行的。

「天命」就是上天賦予的人的理智和情感。亦即人的邏輯思維和感性思維。「率性」是要把本來的人的最初的思維提煉出來。

但這種「率性」也同時包含了後天的一種和諧。人本身是追求自身的需求和和諧的。也就是陰陽的平衡。

縱慾則忘記了自己對平衡的需求,一味關閉了自己的平衡本能。

天命的性是本善的。因為「善」與「惡」是立足於具體的人的,必須以具體的人為參照,「善惡」才具有意義。在人的意識之外,是不存在「善惡」的。

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而是慾望和慾望控制合一的。對於慾望的控制是先天存在的。例如小孩子喜歡吃零食,但肚子吃出問題後,當他知道肚子疼是因為吃零食的原因,他就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很多人以為對於慾望的控制是後天強加的。這是一個理性化的誤解。是被後天的某些經驗矇蔽了自己的眼睛。越是學問高深的人,在這方面犯的錯誤越大。

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自私性。但每個人都有離開自私的理由。這是上天本來就賦予的「天命」,存在於每個人的意識裡。

6樓:清晨目覺

根源之渦這種存在狀態應該是各種現象起始之處,即是一切的「因」。由於只要有「因」就能產生「果」,因此以其存在性來講,這即是「究極的知識」。為了便於理解,這種說法實際上也是有界限的。

魔術師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到達這個頂點存在。橙子曾說過自己試圖以製作人偶的方式達到人類完美雛形,也就是「 」的境界。但實際上。

歷史上記載中曾到達根源之渦的魔術師都未曾返回現世。而「 」並不是所謂的「無限」的狀態,因為如果要有「無限」,就必須界定出「有限」。因此沒有有限也就不會存在無限。

橙子的說法是:式和織分別代表著太極中的陰與陽,即所謂的兩儀,需要有相對狀態的區分是因為這樣包含著最多的屬性。所以,包含這一切的大圓太極即是「 」的狀態,同時也就是「兩儀式」的本質存在,近似於所謂「萬有全無」的狀態

對根源之渦的稱呼,或是對根源之渦這種「存在狀態」的稱呼。

根源之渦是一切的「因」,各種現象起始之處。由於只要有「因」就能產生「果」,

因此以存在來說,這即是「究極的知識」。

「」並不是所謂「無限」的狀態。因為要有「無限」,就必須界定出「有限」。

所以沒有有限,無限就不會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萬有全無,任何一切的一切都在其中,是型月世界的基礎

也是最高的存在,絕對的存在

魔術師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到達根源這個頂點存在。但實際上,歷史記載中曾到達根源之渦的魔術師都未再返回現世。

世上所流傳的各種魔術系統都可視作從這漩渦中流出的細流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不僅能夠正確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且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不同,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我們懂得了這一點,就應該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從客觀事實本身考慮問題,這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主觀符合客觀是使人們的思想、觀點與客觀事物及其變化發展相符合,這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結合點;人們有效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做好工作,這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落腳點。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使主觀符合客觀,才能做好工作,達到目的。

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係。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關係的兩個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聯絡、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即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矛盾雙方相互滲透以及相互轉化的趨勢。這種包含著向自己對立面轉化的相互貫通性,最深刻體現了對立面之間的內在的統一性。

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

所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又鬥爭、又同一,由此推動了事物的發展或者說矛盾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推動事物發展中各有作用

(1)同一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已獲得發展;矛盾雙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矛盾雙方彼此相通,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

(2)鬥爭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3)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們對事物發展的作用只有在兩者的結合中才能實現。

4.全面把握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作用的重要意義

鬥爭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屬性,對於矛盾本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事物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相反相成」,而且表現為「相輔相成」。自覺地利用矛盾的這兩種力量推動事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上天水的文化名人,歷史上天水的文化名人 5

王鷹,著名吉他教育家,知名 人,自由撰稿人。1990年畢業於北 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專業,歷任北 京青年吉他協會理事 吉他世界 編委 成都人民廣播電臺文藝臺流行 節目主持人 中唱成都公司 編輯。1995年他推 出首部專著 吉他彈唱實用技法 書中所 倡導的全新的吉他和聲編寫理念在全國引起轟動,該書...

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我知道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鎮江 金山寺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佈,24個 北京 承德 大同 南京 蘇州 揚州 杭州 紹興 泉州 景德鎮 曲阜 洛陽 開封 江陵 長沙 廣州 桂林 成都 遵義 昆明 大理 拉薩 西安 延安。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佈,38個 上海 天津 ...

雲南省歷史上出過哪些文化名人,雲南的名人有哪些 雲南歷史名人

熊慶來 聶耳 鄭和 龍雲 楚圖南 李根源 艾思奇 吳三桂?呵呵,開個玩笑哈。雲南的名人有哪些 雲南歷史名人 1 鄭和 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761 鄭和 1371年?1433年 回族,本姓馬,世稱 三保太監 又作 三寶太監 雲南昆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