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中的「業」指的是什麼

時間 2021-09-10 08:01:17

1樓:霽雨若初

業是指人生在世所做的好事或者壞事。

整句的意思是說,人生前縱有金山銀山死後也帶不走一文,能帶走的就是在世之時的所作所為。

「業」,宗教用語,是印度文化中產生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哲學、道德和宗教概念。不理解「業」這一概念,就不能理解印度的文化,以及印度的倫理、習俗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等。

拓展資料:

「業(karma)」是印度文化中產生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哲學、道德和宗教概念。可以說,整個印度各大流派的哲學和宗教學說,無一例外地都是建立在「業」這一基礎概念之上的。

因此,不理解「業」這一概念,就不可能理解印度的文化,以及印度的倫理、習俗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業」的涵義十分深奧而廣泛,如果翻譯成現代語言,「業」相當於「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在當時或過後產生的相應的慣性力量和對這些行為產生的自動記憶。

所有生物和人類的行為,在當時和過後必然產生出相應的慣性力量和記憶,這個慣性力量,就稱之為「業力」。業力這種慣性力量就象是影子,如影隨形地跟隨著做此事的這個人。

同時,業力不僅會如影隨形地跟隨著這個作者,而且時刻會對這個作者產生相應的作用力。如做的是好事,就會產生好的作用力,簡稱為「善報」。如做的是壞事,則會產生壞的作用力,簡稱為「惡報」。

2樓:10飛上

佛陀告訴我們,視眾生之心為己心,視長者為父母,視幼者為自己的孩子,視同齡者為兄弟姐妹,在平等心上來理解眾生皆具佛性。眾生都擁有學佛的根基,這個根基的基礎是因為世界上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因果。

我們人因為執著才產生了分別心。因為緣分,才產生了因果。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人間一切的財富都帶不走。

這是去除分別心的一個哲理。因為我們兩手空空來到人間,就像我們去別人家裡,沒有帶去任何東西,走的時候也不能帶走任何東西。我們來到這個地球兩手空空,走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

很多人傻傻的以為,能夠在地球上得到更多讓自己獲得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放下,既然知道人間苦空無常,就要好好的用心念經。

修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一個修不好心的人,心會煩,意會亂。沒有修心的人和有修心的人是不一樣,有修心的人相貌端莊,越學佛越像;沒有修心的人上下亂竄、渾身抖動、沒有定力。修心是在和自己身上的缺點作鬥爭,修心就是將自己心中不好的恨別人的心、嫉妒別人的心、對別人不好的心,全部修掉。

修心是逆流而上,不進則退。只有眾生辜負佛菩薩,菩薩不會放棄眾生。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傳到人間的佛法讓我們受益,有求必應,佛陀、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天放棄過我們,只有我們不好好修心,不好好磕頭唸經,有事求菩薩,沒事就把菩薩忘了。

作為一個人要怎樣把握好心態,讓自己懂得更好的解除和消除自己的業障?人行善,福還未至,禍已遠離。一個人只要開始行善,雖然福氣還沒有到,但是隻要行善了,就已經沒有禍在身上。

很多人說:「盧臺長,我念經之後怎麼還不靈?」實際上,他過去家裡災難不斷,自己身體不好;他開始唸經之後,身體還沒有完全好,但是家裡的禍已經沒有了。

人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做壞事,雖然他的禍還沒來,但是福氣已經遠離了。很多做官的人做了很多壞事,表面上看起來還沒有報應,實際上他已經沒有福氣了,沒福氣的人就會有災禍降臨。

立志要堅。學佛了,要堅定自己的信念,要好好修。成功要久不要速,修心的願望要長久,而不是求速度。

現在很多人,生了癌症問要念多少小房子,臺長告訴他1200張,他拼命趕、又結緣,燒下去最後沒有效果,為什麼?因為沒有用心。一個人身上已經肝癌了,問醫生怎麼**,醫生說你要吃抗生素,你把三年的抗生素藥量一天吃完,你的肝會不會好?

這是循序漸進的。就像孩子和爸爸媽媽鬧矛盾,是一點一滴積存的,今天爸爸罵一句,明天打一下,後來又不好,造成孩子離家出走,你想很快把孩子接回來,孩子會理你嗎?就是要一點一滴地做工作,慢慢改變自己。

錯誤的追求數量、速度,都是造成不能達到圓滿的基礎。不要臨時抱佛腳,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不了佛腳的。

臺長希望大家要懂得,我們做人把心要安靜下來,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懂得一個基礎——你想要順利圓滿,不是你能不能順利能不能圓滿的問題,而是在於緣分。很多人一輩子追求,以為只要自己拼命了就能做得到,想一想,多少人考狀元,幾個人中狀元?就是緣分啊。

嫉恨別人,看到人家成名了,很多電影演員演技並不好、水平並不高,最後成名了,很多比他好的人心中不平、很難過。我們不管學佛做人,一定要懂得這個世界上是靠緣分的。

希望大家多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心不起煩惱。一起煩惱,你的光明覺性就會有障礙。懂得人的一生當中要隨緣,一生走過來就是活在緣分當中,今天有緣分可以成功,明天沒有緣分就迎來失敗,一切都是緣分,不要恨,不要計較,不要難過,一切隨緣,不執著緣分。

緣分有時候像一本書,翻書的時候,不經意地就錯過重要的地方,有時候讀的太認真會流淚,把緣分看得太重會傷到自己的心,所以對緣分要隨緣。臺長希望大家學佛人要懂得,做人就是在生活當中明白自己做些什麼,要懂得一個人在命運當中怎麼樣對待失敗和成功,一切無怨無悔,一切隨緣,一個人要多多在人間用智慧對待別人。

在古時候,馮道與和凝同朝為官,兩人交情很好。有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靴子去拜訪和凝。和凝看見馮道的靴子和自己兩天前讓僕人去買回來的靴子一模一樣,於是,便問馮道:

「你的靴子多少錢買的?」馮道舉起右腳,不慌不忙地說:「便宜得很,五百。

」和凝一聽就火了,轉向僕人就給了他一巴掌,罵道:「一模一樣的靴子,竟然跟我說要一千?」這時,馮道又緩緩舉起左腳說:

「這隻也是五百。」和凝一下子傻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大家,不瞭解情況,不懂得道理,不要去決定,不要馬上對一個事物去判斷、去做,要好好思考。

我們走過的人生經歷了多少挫折,做錯多少錯事?衝動會令你犯下很多不應該的錯誤,很多人一輩子衝動。隨時保持冷靜,搞清楚來龍去脈,懂得用佛念好好地想通想明白,才不會被人間落為笑柄。

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衝動做了媽媽,接下去一大堆的事情,丟臉,被爸媽看不起、羞辱,被鄰居街坊笑話,這一切不就是人的衝動嗎?學佛就是讓人保持理智。

用心學佛,把佛全部裝滿心中,你的心靈當中就是佛性。心像一個口袋一樣,你裡面少裝一點,在心靈當中就有一點;如果人間東西多裝一點在心靈,你的心靈就是心眼;裝的更多一點,心就變成心計;如果把心全部裝滿人間複雜的人生,就是心煩意亂。

修心的人心要純潔一點,人要乾淨一點,不要用心去回憶和責怪自己過去的錯誤,要用善良的心看到未來,要原諒別人。能夠原諒別人的人活得很自在,不能原諒別人的人,臉永遠凶巴巴的。跟著臺長學佛的人,天天回家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是不是凶巴巴的人?

如果你今天很凶,覺得別人很討厭,你就是一個沒有修的人。一個有慈悲心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別人的善良;一個能夠包容別人的人,他永遠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不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要記住要有包容心,烏雲遮不住太陽,美好的心靈就像太陽一樣慈悲溫暖著人間。

希望大家一定好好修好好學。

很多人經常問臺長煩惱是什麼。煩惱實際上是一個苦難的聚合點,當你煩一點事情的時候,你還沒有惱怒,就有一個點,當你越來越煩,煩了十個事情的時候,惱怒就來了。煩的事情解決掉,越來越少,就不會惱怒,不會形成煩惱。

當你煩惱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你這個也煩那個也煩,就開始惱怒了,煩惱有一個聚合點,點越來越多,你就形成越來越多的煩惱障,就是業障。

當今天我們在受苦的時候,我們皮肉沒有受苦,我們心靈在受苦。很多人想不通,是**出血了,骨折了?沒有,是心靈在流血,難受。

當我們的心想通了,就脫離這個苦惱了。人間的苦像厄運一樣,經常聚集在一起,有苦的人,很快厄運會到,所以心經告訴我們「度一切苦厄」,不要讓苦難生成,不要讓苦難形成這個氣場,就是不要讓苦難在心中盪漾。想要去除苦難,就不要讓它在心中生存,不要去製造苦難。

苦難是怎麼來的?是你們自己找來的。一個年紀很大的人,他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偏要去做年輕人的事情,很快會受傷。

一個人不知道好好節制自己的脾氣,隨緣發作,最後給自己製造苦難,「我就是這脾氣,我不罵人難受的」,接下來就被人打了,這就是自己製造苦難。佛經中講,我們不要去生這個苦和難,也用不著去滅除苦難,這就是不生不滅。你不去生這個煩惱,何苦要去去除這個煩惱呢?

大家都在拿東西,輪到你了沒有拿到,怎麼辦?「無所謂,我本來來的時候也沒什麼,人家拿了我也很開心,只要別人拿到就可以了」,心不生,接下來你沒拿到也不會難過。這個世界一切唯心所造,心想開心,就能開心;心想煩惱,你就是一個煩惱的人;心很討厭別人,你就是一個討厭的人;心不能原諒別人,接下來吃苦的就是你自己,因為別人不會原諒你,人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心能製造善良也能製造醜惡,希望我們學佛人——透明的淨土就是在人的心間。

學佛人要有智慧,臺長經常跟一些高僧大德在一起聊,中華文化儒釋道,儒家治國,道教養生,佛教治心,儒釋道合在一起,可以讓國家興旺,讓每個人身體好、心靈好。一個人一輩子活到老,不一定接觸到所有讓你明白的事情,就算一個科學家,不一定在全方位的科學上得到成績,要好好地學,三人中必有我師,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懂得這些道理才會謙虛,把自己看得低一點,像大海一樣,能夠海納百川,不要自以為是。很多人的缺點就是自以為是,最後喪失了自己的智慧。

恭錄 覺性光明隨行無礙  佛性淨土常住心間(部分)

3樓:匿名使用者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這句話應該是出自佛家, 意思是說, 人生前縱有金山銀山死後也帶不走一文,你能帶走的就是你 在世之時的所作所為。 這業就是你做的好事或者壞事 ,好有好報惡有餓果。 道教也講善惡之報 如影隨行,意思是一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說的業就是一個人的本事,進一步說,就是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術和能力,以及經驗。

佛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什麼意思

山東省飛飛 意思是 人生前縱有金山銀山死後也帶不走一文,你能帶走的就是你 在世之時的所作所為。就是你做的好事或者壞事 好有好報惡有餓果,勸人從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應改自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不是正式的佛經,只是一個名叫王日休的古人在其 龍舒增廣淨土文 提及過,出自 大正藏 47冊259頁...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中的「業」指的是什麼

業有善業有惡業,人一輩子會做好事也會做一些壞事,而這些會伴隨你的輪迴。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 蠶潺禪 也就是你做事情的時候留下的習氣,同意樓上看法! 手機使用者 業 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就是行為,言語,思想的造作。有善,惡,無記之分。佛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什麼意思? 山東省飛飛 意思是 人...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什麼意思

妄與梔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指各行各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高尚。1 出處 宋 汪洙 神童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張協狀元 一 看的,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流行原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句話之所以能夠廣泛地流行,也反映了當時的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