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鑑別柴窯瓷器,怎樣鑑別煤窯燒製和柴窯燒製的瓷器?

時間 2021-10-14 22:25:42

1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柴窯瓷器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指中國古代瓷窯「柴窯」所燒製的瓷器。柴窯建立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 開封), 為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

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

另一種柴窯,是指以松木柴為原料的窯燒製的瓷器。此類柴窯瓷器,在現代也是非常稀少珍貴的了,因為目前現存的柴窯而且能夠正常生產的是在景鎮鎮,只用國粹寶瓷林千年官窯基地這一家了。鑑別這類柴窯瓷器要從器型、做工、釉色、潤澤度等多個方面來進行,使用松木柴燒製的瓷器有著獨特的潤澤感,發出的光亮更加溫和而不刺眼,具有器型做工精細,工藝精湛等特點。

2樓:黑色包小公

產生於五代時期的柴窯,因無法發現窯址,至今尚不得見其實物,又加之缺乏確證的史料,致使這一國之重器無法定性和對之做出可靠的結論,也一直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大懸案。本文將從史料分析入手,結合與之相關的歷史問題的考證,提出個人對柴窯瓷器的看法。

一、 文獻記載,柴窯器應是青瓷

有關柴窯的記述,儘管是在明代開始的,但有關文獻並不少見。明代早期有《格古要論》、《宣德鼎彝譜》,明中期以後至清代主要有《玉芝堂談薈》、《遵生八箋》、《清祕藏》、《事物紺珠》、《筠軒清bi錄》、《五雜俎》、《博物要鑑》、《長物志》、《調燮類編》、《相祖筆記》、《七頌堂小錄》、《陶說》、《文房肆考》、《景德鎮陶錄》等。

上述文獻,有的記述:「柴窯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有的則說:「古窯器以柴、汝為重」,有的則曰:

「今之論瓷者,必曰柴汝官哥定」。可以說,自明代以來,凡論及古陶瓷的文獻,大都對柴窯有記述。一種古陶器,有如此多的文獻作為重品論及,尚屬僅見,我們對此沒有理由不引起極大的重視。

有關柴窯的記述,最早而又最為詳備的見於明早期曹昭的《格古要論》。需要說明的是《格古要論》有兩種版本,兩書記述略有不同,一是天順本,一是四庫全書本,今據前者。《格古要論》詳細記述道:

「柴窯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周世宗柴氏時所燒造,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

這裡曹昭關於柴窯的產地、名稱、由來以及主要特徵的記述,是清楚且又詳備的。稍後的《宣德鼎彝譜》列出古窯器二十九種,柴窯則列為諸窯之首。我們從上述文獻可以清楚地看出:

柴窯是一種青瓷,而且因其質量高,所以被排在汝、官、哥、鈞、諸窯之首。

成書於明中晚期的徐慶秋《玉芝堂談薈》則說:「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壁同價。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不復見矣」。

徐慶秋還認為柴窯器類越窯祕色瓷。隨後,因為實物不見了,出現了柴窯究竟是厚瓷還是薄瓷的異議。稍晚於徐慶秋的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則雲:

「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然餘未之見,且論制不一。有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薄瓷也?

而曹明仲曰,柴窯足多粗黃土,何相懸也!」在這裡,高濂直接提出質疑,並感嘆這兩種說法未免太懸殊了。此後,有關柴窯的說法愈加複雜,愈加令人非解,薄瓷也罷,厚瓷也罷,然而,關於柴窯是青瓷的記述卻始終屬定論無疑!

從以上引證可以看出,明早期有關柴窯的記述本來是清楚的:柴窯是一種天青色、有紋片、釉質滋潤細膩、足多是粗黃土的瓷器。到了明中晚期,因為柴窯瓷器失傳,才出現了關於柴窯器究竟是薄瓷還是厚瓷的異議,弄得這一問題撲朔迷離,令後人不知所云。

但是,我們不應忽視一個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即:凡是論述柴窯的文獻,都無一例外地說明柴窯是一種青瓷,在這一點上從無任何矛盾或疑點:「天青色」、「青如天」、「雨過天青」、「蓋色既鮮碧」,都是指的青瓷。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只要認清這一點,我們就會為昭示柴窯之迷邁出可靠的一步。

二、柴窯不可能是白瓷

要弄清柴窯的真實面目,我們也離不開對唐代至五代時期我國的陶瓷狀況的瞭解與分析。

陶瓷界一般認為是從北齊時起,白瓷開始出現,白瓷的出現,打破了古代中國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到了隨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顛峰時期,交通運輸、商業**空前繁榮,瓷器市場由國內擴大到海外。對於這一時期,人們通常用「南青北白」來概括唐代的瓷業特點,並以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分別作為其典型的代表。

當然,這只是一個輪廓性的提法,因為除青瓷、白瓷之外,唐代還燒造了黃瓷、黑瓷、花瓷、紋胎瓷、較釉瓷等等。五代時起,瓷業生產出現了名窯林立的局面,但「南青北白」仍居其首的情況並沒有改變。這樣,問題也很清楚,柴窯的產地暫且不論,其或者是青瓷,或者是白瓷,二者必居其一,別無選擇。

我們先來看白瓷的情況。唐李肇的《國史補》曾經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然而,到五代時,蜚聲唐代的邢窯卻已衰落。但是,白瓷的生產並沒有因此衰落,反而呈現出名窯林立的狀況。這一時期,河南鞏縣窯、鶴壁窯、陝西耀州窯,山西交城窯、渾源窯、平定窯,都燒製白瓷;此時的景德鎮窯尚蓄勢待發,而河北曲陽定窯取代了邢窯,代表了這一時期白瓷的最高水平。

從白瓷與青瓷的燒製水平來看,白瓷還是遜色的。唐代成書、經後人增補修改的《茶經》對當時的各大名窯作評述說:「越州上,鼎州次,婺(wu)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

或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從中國陶瓷史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自從北齊時白瓷出現以來,稱雄於瓷業的仍是青瓷,直到元代,白瓷才呈現獨佔熬頭的局面,明代時起,才形成一統天下的局面。有的日本學者曾提出柴窯很有可能是清白瓷的看法,這是不能成立的。

五代時期,清白瓷的燒製水平與越窯相比就相去甚遠,莫說是與「諸窯之冠」的柴窯相比了。而且,上述所列白瓷諸窯的器物無論無何,均與有關柴窯的記述不符,包括杜甫描述過的大邑白瓷在內,均屬風馬牛不相及。

柴窯既然不屬於白瓷,那就只能是青瓷,它決不可能有另外的答案。

三、柴窯是河南青瓷

柴窯是一種青瓷,這是沒有疑問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獨步一時的越窯,五代時期發展到了一個全盛時期,但同時也跌入衰落的門檻。根據文獻記載,錢越國有向柴榮進貢瓷的記載,但無進貢柴窯的記述。

而此時的龍泉窯還處於起步階段。越窯與龍泉窯青瓷顯然都與柴窯毫無干系。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地區,不僅在白瓷的燒製方面,青瓷業更是異軍突起,上述產白瓷的北方諸窯,青瓷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尤其是耀州窯,更是後來者居上,成為這一時期的佼佼者。

這裡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河南一地陶瓷業的迅猛發展。早在唐代,河南就以陶瓷業發達而文明遐邇,受到朝廷的青睞。所以,成書於清乾隆年間卻頗具考據之風我國第一部古陶瓷專著《陶說》就記述說:

「後周都汴京,唐屬河南道。考《唐書-地理志》,河南道貢瓷石之器,是其地本宜於陶也。宋政和,官窯亦起於汴,汝亦河南道所轄之州,柴窯當其在其內。

」可見,柴容定都汴京,對河南一帶的陶瓷業更是起了促進作用。除上列鶴壁窯、鄧州窯都燒造青瓷外,我們更應重視的是鈞窯的發展。至遲在五代時期,鈞窯就已成功地燒製出行雲流水般的窯變釉。

這無疑也對與之相距不遠的柴窯起了促進作用。在目前,我們雖然在鄭州一帶尚未發現古代的窯址,但曹昭關於柴窯出北地鄭州的說法,恐怕是出處有據的。

青瓷在南北方,包括在河南一帶能得到迅速發展,與古人尚青這一世俗有直接關係,所以藍浦轉引《爰日堂抄》就說:「自古陶重青品,晉曰縹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過天青,吳越曰祕色,其後宋瓷雖具諸色,而汝瓷在宋燒者淡青色,官窯、哥窯以粉青為上,東窯、龍泉窯其色皆青,至明而祕色始絕」。因此,朱琰在記述柴窯的情形時說:

「後周柴窯,柴世宗時所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據此,陳萬里先生在《青瓷燒造的開始及其發展》一文中就正確指出:

「據說當時有人問周世宗關於瓷器色釉的要求,周世宗說他需要的是『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作將來』。這是一種很美麗的釉色,『雨過天青』四個字,可以代表一種青釉的特點」。

根據對史料所作的分析,包括對五代以前的陶瓷的出土物及傳世品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完全有理由斷定,柴窯是一種青瓷,而且其質量在包括「祕色瓷」在內的越窯青瓷之上,代表了五代時期青瓷燒製的最高水平,為「諸腰之冠」。青瓷是唐、五代及至兩宋時期的「帝玉瓷」,這決不是邏輯上的推論,而是一個不爭的史實。古人不僅尚青,還尚重,《肆考》雲:

「故有古取沉重之說」。所以,柴窯不可能是薄瓷。

柴榮在位不足六年,英年早逝,即為趙宋王朝所取代,時隔一百多年後,河南又燒製出聞名天下的汝瓷。古人在論及古代陶瓷的情況時,往往將五代的柴窯與宋代的官汝瓷並稱,這就是古文獻中常說的「古窯以柴汝為最重」。這清楚的說明了,柴窯的性質與汝窯是十分接近的。

四、非鈞非汝的柴窯器

如果只是對柴窯做出定性的分析,而無量化作為例證,那麼,其論點恐怕不足以成立。我在上文中詳細引用了曹昭關於柴窯的論述。曹氏治學嚴謹,《格古要論》關於古窯器的記述大都是可信的,故經常為學者作為引證。

《格古要論》有關古窯器的記載總共才有17種,而能詳述其產地、特徵的不過半數。我認為深通古窯器的曹昭是親眼見了柴窯實物的,是柴窯瓷器的見證人,因此才能以及其精當的語言,概括而又逼真的描述出柴窯器的外部特徵。目前來說,鄭州一帶雖然尚未有古代窯址的發現,但曹昭關於柴窯出北地鄭州的說法一定是出處有據的。

長期以來,由於在考古方面一直沒有發現實物依據,使得柴窯器問題一直為陶瓷學界的一大懸案。

祝你好運!

怎樣鑑別煤窯燒製和柴窯燒製的瓷器?

3樓:悠悠昊天之澤

瓷器分很多種燒製方法,隨著工藝的逐步提升,從傳統的柴燒逐漸進步到現代工藝燒製。所以燒製的瓷器就會有柴窯、氣窯之分,小懂以現代工藝的氣窯為例,與傳統柴窯比較,從三個方面來看看它們的區別。

一、氣泡

首先我們可以用在網上就很容易買到的放大鏡來看瓷器的表面,觀察氣泡,可以很清晰明顯的看出柴窯和氣窯表面氣泡的不同。

1、柴窯的氣泡不均勻

因為柴窯在燒製過程中要不斷加柴,所以溫度時高時低,不可控制,表現在氣泡上就是大小不一,有一定層次感。

2、氣窯的氣泡很均勻

燒製過程中溫度可以很好的控制,氣泡大小均勻密集。

二、釉面的青花

如果沒有放大鏡,也不要著急,我們還可以觀察釉面上的青花,來進行區別。

柴窯是以松木為木柴進行燒製,在燒製過程中會產生松脂油,松脂油吸附在胎上,感覺柴窯的釉麵肥潤。使得柴窯燒的青花,落在胎體裡,就像水墨畫一樣,有暈染的感覺。

窯需要燒製50多個小時,而氣窯則需要20多個小時,這個就好比熬湯,慢慢熬製時間長的湯和短時間的湯口感、味道指定不一樣。所以長時間燒製的柴窯的質感會比氣窯更沉穩,溫潤。

三、顏色

還有一種更直觀的方法,就是看瓷器的顏色。

柴窯在燒製時,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宜接竄入窯內,在坯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的現象,經長時間的高溫融合成自然的灰釉,顏色會偏灰。

怎樣鑑別古董瓷器,怎麼辨別瓷器是不是古董?

怎麼辨別瓷器是不是古董?1 瓷器是否具備美感。不具備美感的瓷器千萬記住不能收藏,古瓷器,特別是官窯古瓷器,一般是為追求美感而不計成本的,所以不管是從造型上 工藝上 色彩上等等多方面,藝術審美價值都是極高的。2 一件瓷器在燒製的時候因釉色等原因會造成氣泡大小不一,且不太均勻。不過,這個需要拿放大鏡去仔...

大元至正八年瓷器的真假怎麼鑑別,怎樣鑑別大元至正八年青花釉裡紅

奇2生 首先是元青花瓷器的地釉。總的觀感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點青,有的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堅實感強烈。新品的地釉很複雜,以青白釉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綠猶如淡淡湖水一般,還有的釉面開粉紅色或米色紋片,或在釉面上做水鹼痕跡,也有經打磨後釉面無光澤等多種現...

翡翠怎樣鑑別,怎樣鑑別翡翠

移z花 1.翡翠之綠 愈嬌綠的愈具價值。2.透明度 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著高,我們所說的 玻璃種 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且難求。3.色勻 除了顏色嬌綠,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才是上品。4.瑕疵 要注意有無裂紋 斑點等,這些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