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書法風格較唐代書法風格有什麼大的變化

時間 2021-10-17 14:59:28

1樓:

唐朝代表性的書法是正楷和**,正楷代表是顏柳,法度嚴謹,**代表是張旭、懷素、孫過庭。

雖然行書在這時候不那麼突出,但是依然出了一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宋朝書法較唐朝整體是下滑的,各種書體都有,行書比較突出一點,但是各方面都不像唐朝那麼輝煌。

楷書法度不及顏柳,草書瘋狂(黃庭堅)不及懷張,理論沒有出孫過庭之右。

行書有大家蘇軾,卻也難及顏真卿。

以上是個人觀點。

不過可能是宋人多學唐人,唐人都是開山祖師,尤其在書法上,學生超過老師的不多。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代表性的書法是正楷和**;宋代各種字型都有,但是他出名的還是畫。

書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

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3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宋太宗時留意書法翰墨,購摹古先帝王名賢墨跡,命王著刻工為十卷,以棗木鏤刻之,是為《涼化祕閣法帖》。有了帖,便打破了現書必真跡的限制,同時打破了前人法度,專門注重意趣,強調主觀表現,從而開闢了新的道路。

綜觀宋代書法,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宋書不是簡單否定唐人,也不是簡單迴歸晉人,禪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響了宋人的書法觀念,而詩人、詞人的加入,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重視自身的修養,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詩詞、**方面的功力也為前人所不及。

後周衰微之際,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自立為帝,建立趙宋王朝,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混亂局面至此結束。國家復歸統一。從公元960年至2023年,三百多年間,書法發展比較緩慢。

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禁中,釐為十卷,這就是《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

所以宋初的書法,是宗"二王"的。此後《絳帖》、《潭帖》等,多從《淳化閣帖》翻刻。這種輾轉傳刻的帖,與原跡差別就會越後越大。

所以同是宗王從帖,宋人遠遜唐人。所以一些評家以為帖學大行,書道就衰微了。這是宋代書法不景氣的原因之一。

其次如米芾《書史》所指出的"趨時貴書"也造成了宋代書法每況愈下。米芾分析說:"李宗鍔主文既久,士子皆學其書。

肥扁樸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趨時貴書矣。"宋室南渡之後,如《書林藻鑑》講:

"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在這種風氣籠罩之下,書法家能夠按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去繼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

此宋代書法不十分景氣的原因之二。總之,帖學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惡,權臣的書體為轉移的情勢,影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

其著名代表書家有: 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隋唐、宋、明書法的特點及原因

宋代四大書法家指的是哪四位

4樓:9點說史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

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鬱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他們都善學古人又富於創新精神,書風自成一格,時人推崇備至,列於四家,向無異議。

一般認為所謂蔡是指蔡襄(君漠),他的書法取法晉唐,講究古意與法度。但亦有人認為是蔡京,究竟指誰,卻歷來就有爭議。

擴充套件資料

書法比較

宋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實踐者是北宋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盛時泰《蒼潤軒碑跋》中說:「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勝。

然四家之中,蘇蘊藉,黃流麗,米峭拔,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

「宋四家」與唐書的淵源

雖然宋代「尚意」是對唐代「尚法」的否定,但時代發展總是相連的,「宋四家」對唐代書法並不完全否定,因而不能將「法」和「意」對立起來看。唐代書家中,對宋代影響最大的是褚遂良和顏真卿二人。顏真卿對「宋四家」都有影響。

蔡襄入宋已是暮年,筆下多是唐法。蘇軾對顏真卿《東方朔畫贊》極為垂青,評其「清雄深遠」。留心蘇軾書法,意態肥厚之處是顏真卿字態。

黃庭堅說:「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繼海……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

王澍說:「『宋四家』書,皆出魯公,東坡得之為甚,姿態豔溢,得魯公之腴。」米芾認為顏真卿行書有篆籀氣,對其「三稿」極為稱讚。米芾大字轉折肥美,顯出顏姿。

黃庭堅書法對顏真卿反其道而行,中宮收緊,四面擴張,將顏書中短促的筆畫加以誇張伸長,施以顫筆,形成真力瀰漫的線條。至於褚遂良,其影響只針對米芾而言。

米芾認為「褚遂良書舉從動人,而別有一種驕色」。從褚遂良處以窺《蘭亭》,這是米芾「入魏晉平淡」和「備其古雅」的捷徑。

5樓:牙牙的弟弟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1、蘇軾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2、黃庭堅

黃庭堅(2023年8月9日—2023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3、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

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4、蔡襄

蔡襄(2023年3月7日-2023年9月27日),字君謨。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嶺(今福建省仙遊縣)人 [1]  。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

天聖八年(2023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

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2023年),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諡號「忠惠」。

蔡襄為官正直,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萬安橋(洛陽橋) 。

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鬆,主持製作北苑貢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製茶、品茶的經驗,而《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

其詩文清妙,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

6樓:

蘇黃米蔡

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這一時代造就了 北宋四大家,人們稱為「蔡蘇黃米」。蘇軾天然,黃庭堅勁健,米芾縱逸,蔡襄蘊藉,各具儀態,堪稱精品。

宋四家廣汲晉唐遺蘊,銳意革新,各具所長。四家之妙,於此表露無遺。

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 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努力革新。

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世稱「黃山谷」。北宋詩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開創江西詩派。草書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

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 黃庭堅行書墨跡卷。建中靖國元年山谷五十七歲時所書。

卷後自題雲:「持到淮南,見餘故舊可示之,何如元佑中黃魯直書?」蓋其晚年得意之筆。

明代文徵明評其:「真得折釵、屋漏之妙。」有影印本行世。

米芾 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後定居江蘇鎮江。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官」,又因舉止顛狂,人稱「米顛」。《宋史·文苑傳》說:

「芾特妙於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宣和書譜》說他:「大抵書效羲之,詩追李白,篆宗史箍,隸法師宜官;自謂'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識者然之。

方芾書時,其寸紙數字人爭售之,以為珍玩。」 他在繼承「二王」書法傳統上下過苦功,能夠登堂入室。真、草、隸、篆、行都能寫,而尤以行草書見長。

蔡襄 蔡襄,字君謨。其先本光州人,居仙遊(今屬福建省),遷甫田。官至端明殿學士,知杭州,諡忠惠。

工正、行、草、隸書,又能飛白書,嘗以散筆作草書,稱為「散草」或「飛草」。世人評蔡襄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

古代書法家的書法名言,我國古代書法家有哪些

1 蘇軾認為 書無常法 但不是沒法可尋,而是不死守前人章法。他還主張要有見識,學識豐富,書法才有進益,否則會徒勞無功。他有句名言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意思是說 學習書法而無學識見解,專門摹仿,即使下的功夫再大,也不過徒有形式 只有讀書萬卷,心胸開闊,下筆才有神韻。2 何紹基 1799 1...

唐代和東晉得書法家是誰啊,我們認識了唐代書法家誰和東晉書法家誰

王羲之 321 379 東晉。字逸少,山東琅玡人。其書法成就卓越,有 書聖 之稱。王獻之 344 388 字子敬,羲之第七子。正 行 草 隸各體皆能,與其父並稱 二王 王珣 350 401 字元林,琅玡人,官至尚書僕射。善行草。歐陽詢 557 641 唐初。字信長,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楷書最工,...

顏真卿的書法風格,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特點

蘇軾曾雲 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 顏真卿,字清臣,琅琊臨沂 今山東臨沂 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曾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代宗時李希烈叛,宰相盧杞 銜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