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聯文化問答 大獎勵哦,中國對聯文化的歷史源流問題

時間 2021-10-22 07:30:53

1樓:

我來答一下

1、對聯,俗稱對子。貼對子,已是京西乃至全國千百年來形成的民風民俗。

2、對聯掛在柱子上的聯語叫楹聯;貼在門上的對子叫門聯;對聯升堂入室叫中堂;辦婚事貼對聯叫婚聯;辦喪事掛對聯叫輓聯;為老人祝壽叫壽聯;恭賀各類喜事的對聯叫賀聯;春節貼對子叫貼春聯。細分還有節日聯、行業聯、題畫聯、書齋聯、書法聯和畫室聯等等,要屬春聯最時興、最普遍、最集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族特色

3我認為對聯文化有必要繼續發展下去,它是中國語言文化精髓的代表,它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業,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內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民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財富,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你說有沒有必要?

4貼對聯有意義:對聯是一種文化交流,文化娛樂,甚至把它當做文明的對話,也有的把它當做發洩感情的工具。

5過新年貼的都是春聯,大都喜慶,表達對來年的嚮往和祝福6中國第一幅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7本人最喜歡錶達詩情畫意的對聯,型別有拆字聯,迴文聯等

2樓:歲月不寒

裡面全有:

3樓:匿名使用者

五字對聯

陽光凝大地 年豐人益壽 迎春接福日 江山千古秀春色人人家 春早福盈門 足食豐衣年 祖國萬年春人隨春意泰 勤勞能致富 同修富裕路 山河添秀色事共壯懷成 和睦可生財 共建文明村 大地沐春暉好景年年好 政通千家福 太平真福貴 春暉盈大地新春歲歲新 人和萬戶春 春色大文章 正氣滿乾坤淑氣芝蘭茂 三陽臨吉地 國登強盛境 春明有富貴春風桃李香 五福萃華門 人過富裕年 風靜全家安花隨春意發 慶新春肇事 人民歌永泰 一年春作首福從好運來 祝大業終成 祖國慶長春 百事德為先半年飛瑞雪 歲月隨人好 萬里春光美 祖國春如海好景舞春風 山河照眼明 九州瑞氣濃 人民力勝天梅花開五福 年年歌大有 新風開盛世 紅點桃花嫩竹葉報三多 歲歲頌新康 春色壯神州 青描柳色新天開新歲月 四海春光好 人民歌大治 黨指通天路人改舊乾坤 九州氣象新 祖國慶長安 民懷報國心神州臻百福 風和催四化 玉堂浮瑞氣 共祝昇平日盛世集千祥 政通喜千家 金室耀祥光 同沾大有年事業隨春長 普天開景運 跨崢嶸歲月 龍飛欣曉日風光逐日新 大地沐春暉 奔錦繡前程 馬到慶豐功日月光天德 有年皆麗日 雲霞出海曙 春風舒凍柳雲霞擁地靈 無處不春風 梅柳渡江春 瑞雪兆豐年和光生柳葉 風助飛雪舞 青山多畫意 吟竹詩含翠春色泛桃花 詩伴落梅吟 春雨潤詩情 畫梅筆帶香華文春日麗 神州春浩蕩 普天開遠景 雲霞成異彩瑞色紫雲高 寰海日光華 大地煥新風 梅柳動春風

4樓:匿名使用者

1、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與「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然後掛在左右兩扇正門上,藉以驅邪避鬼,這種習俗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

對聯即「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

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

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2、對聯可以分成什麼型別?

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哀輓聯、名勝聯、格言題贈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

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3、你認為對聯文化有沒有必要繼續發展下去?為什麼?(各抒己見)

有,因為對聯,和律詩、京劇一樣,都屬於中國文化的「國粹」。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文化傳統,值得保持。

之所以說其是國粹,因為它僅僅為中國文化所有,是中國人民(包括普通勞動者和知識分子)在長期的文化建設、文化傳承中創造、發展和不斷完善的文化樣式;它與中國的經濟環境、社會生態、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風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著緊密的、不可分割的關係,是中國這塊土地滋養出的、別開生面、獨具特色的花朵。

且對聯字句凝練,整齊精嚴,聯語字數四言至多言不一,以

五、七言律詩及八言文句體為常見,內容涵蓋豐富,幾詩詞、格言、警句、諺語乃至白話文皆可,典麗琳琅,文采映耀,實為照人眼目、字字珠璣的篇章。

4.你覺的貼對聯是不是沒有意義?為什麼??(各抒己見)

不是,貼對聯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是體現過春節、新的一年到來的一種方式,是傳統,紅紅火火的春聯能增添過節的喜慶。

5、過新年的時候你是不是注意觀察了各家大對聯都有什麼特點?

看過,對聯的特點是大多書寫或印在大紅底的紙張上,上面書寫的字一般為黑色或金色。字型大多為行楷或宋體。內容一般為寄託來年的美好願望或新春吉言。

6、中國第一幅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7、喜歡其中化用了典故的對聯,這樣的對聯既能顯示出作者的別具匠心,表達含蓄而巧妙,又能使其不落俗套,值得欣賞者玩味。

中國對聯文化的歷史源流問題

中華傳統文化之對聯文化

5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

對聯的起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

對聯文化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作為一種習慣,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稱為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歷史淵源-對聯的起源

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西晉時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

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現代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21世紀初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的創作方法及規則

又對又聯

對聯的基本章法,是又對又聯。

對,是對立的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聯,是兩者相互聯絡,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統一起來,表達一個主題。

對 仗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絡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

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平 仄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詩的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斷定對聯的上下聯,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

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餘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結 構對聯除要求押韻和對仗外,片語和結構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如:

單組,四字結構:

上聯:知足常樂;

下聯:能忍自安。

對聯上下聯的片語和結構,應保持一致和統一,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片語,如「搖紅;滌翠。」上聯是偏正片語,下聯也必須以偏正片語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並蒂花」,就是相同的片語結構。在謀篇佈局對聯片語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的片語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則。

基本要求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5、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6、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韓流對中國文化影響,韓流對中國文化影響

復古小旭 我就是哈韓的一分子啊 因為韓國的gg都好可愛的說 而且他們的綜藝很好看 比國內的好看多了 推薦 情書 x man 女傑6 光看韓國明星在中國大紅大紫的就一大幫 還都年紀青青的 kangta boa superjunior 東方神起 ss501 神話 nrg。可是韓國人知道的中國明星也就老一...

手寫對聯春聯傳統文化中國風書法名家對聯喬

手寫對聯春聯傳統文化中國風書法名家對聯喬遷聯 婚聯 從民俗對聯管窺書法藝術 正對聯在產生和發展過程中,一直與各藝術門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談及對聯,無論從文學 書法的立場,還是從我們生活中熟悉的民俗事象來看,它都是眾所周知的一種藝術形式,並與文學 書法和民俗藝術等相互影響 相互借鑑。然而,隨著我...

感悟中國服飾文化,中國服飾文化對今天的影響

雲水禪心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方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 女子則上襖下裙。之後,商業 日漸昌盛,洋貨大量傾入,羽紗 呢絨 洋綢 花布等充斥市場,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