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時間 2021-10-26 03:03:54

1樓:魔芋教育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中的《大學》篇,其言“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後知致”。作為知識論、修養功夫論的統一,“格物致知”是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話題之一,在王陽明的思想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陽明一生的學問均從實踐中得來。

年輕時,他非常信任朱熹的理論體系,並按照朱熹的思想理論去一步步實踐,但是他與朋友“格竹子”的失敗,讓他意識到朱熹的理論並非十分完善,於是不斷更正朱熹學說,提出自己的一套學說體系。

關於“格物”

王陽明認為“格物”是內在的格心,由內而外。他訓“物”為事,是“意之所在”,因此“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謂之物。”(王守仁《大學問》)又“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王守仁《傳習錄》)

這種“格物”,使心本體每時每刻都處於純正的狀態,使本體處於純善無惡的狀態,這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止於至善”,“格物”的價值旨歸為“止於至善”。

上面的“意”,可理解為意向、指向和意念,當人進行思維活動時,意向會有意向的物件,但是王重視的不是意向的物件,而是指向意向物件的意念。

我們以男女結婚為例,當男女雙方意向結婚時,在此意向之時,即有一種意念伴隨,這個意念就是行動的主意,能夠主宰人的行為,因此可以把“格物”解釋為:有意向時,要使意念保持純善無惡,由意念發出的行為才會純善無惡。

在王陽明眼中,“意”和“行”有著必然的聯絡,意念之善推擴到極致就必然會產生行為之善,因此他十分注重一時萌發之意念,正意的過程必然是以思慮功夫為主。

即既要人擴充其已具有的善端、善情,又要去掉和糾正惡的意念。

此外,王陽明還堅持人具有良知良能,人的心自然能夠知是知非、知善知惡。他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

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王守仁《大學問》)所以說: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王守仁《傳習錄》)即把格物解釋為正事、格心。

在王陽明眼中,格物就是去惡歸善,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

關於“致知”

王陽明對於“致知”的理解有別於前人,他認為“知”是“良知”,“致知”即是“致良知”。

他說:“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守仁《傳習錄》)他又進一步明確說良知是是非之心。

他說:“良知只是一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王守仁《傳習錄》)

可見,王認為良知僅是一個先天的道德價值評判標準。

致,是至之義。王陽明說:“致者,至也,如雲喪致乎哀之致。

《易》言‘知至之義’,‘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王守仁《大學問》)

“致知”即“致良知”,遵從良知而行,將良知擴充套件到事事物物。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至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傳習錄》)

綜上所述,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格物”即為“致良知”,兩者無差別。

此外,王陽明還把《大學》中的“三綱領”、“八條目”歸為“致良知”。他認為:“蓋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

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有名,而其實只是一事。”(王守仁《大學問》)

這樣一來,王陽明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詮釋為一事,認,致良知是最終的求學目的,即《大學》中的“明明德”。

因此,在他眼中,“明明德”即為“致良知”,親民即為明明德之功,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又為親民之功。

2樓:malegad初冬

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解除事物獲取知識的意思,意在告訴人們應該在生活中多接觸一些事物,並且從中獲取新的知識,格物致知也是很多學校的校訓

3樓:遠歌

這個詞源於《大學·禮記》中的八目,後被宋朝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引用作為理學的重要核心。《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麼意思

4樓:種完太陽去養豬

人的認識和行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觀察事物要細緻入微,用心揣摩,從而在該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識,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有三個要點:

第一,知行只是一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工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係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

顯然,王陽明所謂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謂“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的道德實踐。可以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5樓:py彭彭

意思為:人的認識和行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觀察事物要細緻入微,用心揣摩,從而在該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識。

拓展資料:“知行合一”其思想基礎還是“心外無事、心外無理”。既然“理”只有一個,而且就在心中,那“知”也就是“行”,“行”也就是“知”。

他批評朱熹“知前行後”說,認為他是將“心”與“理”分為二了。

與“知行合一”相關的還有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說。在這個問題上,王陽明與朱熹也是對立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格”的是事事物物,也就是說,是從外在的事物中去致知、窮理的。

而王陽明持“致良知”說,不主張從客觀事物中去求取真知,而主張反躬自己,從開發良知中去尋求真理。

這“格物致知”是人格修煉最重要的手段。王陽明對於自己這一套理論是很自信的,他還說:人若知良知訣竅,隨他多少邪思枉念,這裡一覺,都自消融。

真個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傳習錄下》)充分開掘人自身固有的善之本能即良知以抵制種種人慾、私的腐蝕,造就符合統治階級所需要的人才是王陽明“致良知”說的主旨所在。

應該說,王陽明的用心是良苦的,但這種學說的後果都未必全如王陽明所料。

6樓:會昌一中的學生

行是在知的前提下開始的行, 在行的過程中又能體驗到的新的知,新的知又指導下一步的行。

致良知的功夫就是簡易真切,越真切就越簡易,越簡易就越真切。

心學的鼻祖是陸九淵,而王陽明把心學發揚光大。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確值得去反覆推敲,值得去反覆體會,按現在來說可能是唯心主義。

書中說應該跟著自己的心走,跟著良知走,而朱熹說的 “存天理,去人慾”卻更偏向是唯物主義吧。其實看這本書我是覺得並不是很懂的,畢竟對於心學只是個剛入門的,根本無法參透其奧祕。

但值得慶幸的是,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應該跟著自己的心走,跟著良知走,知其是正確的就應該去做,而知其誤應立即停止。

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2023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7樓:智慧的凡凡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個理解雖然不能算是錯,但是隻是對於“知行合一”四個字的淺顯的理解了。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本就是一體,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說看見美女心裡歡喜,不是先看見美女,然後才去歡喜的;看到便便偏皺眉頭,不是先看到了,再立個皺眉頭的想法。

再比如講孝,說一個人知道孝順父母,一定是他已經做出了孝順的事情,人們才會這樣認為的。就是說,知是內在的行動,行就是外的觀念。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萬事萬物都有天理存在,我們要努力尋找蘊含於萬事萬物中的道理,最後摸索總結出天下至理,最終成聖。說白了就是”格物窮理“

王陽明版”格物致知“: 格為正,物為事。這裡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發,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

所以王陽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也就是說,我們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格物也就是迴歸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心中種種不正常的思想,慾望,情緒,觀念正過來。

簡言之,朱熹向外尋求天下的道,王陽明向內向自己的心尋求。

再說個額外的:存天理,去人慾。

這在近代中國應該算是被誤解最深的六個字了。

這裡的"人慾”並不是指的人的慾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當範圍的慾望。雖然說這個“合理”與“正當”很難界定。但是卻不難判斷的。

比如說人餓了,一天吃三頓飯絕對百分百的正當,可是一頓吃個三五萬的,就不正當了。再比如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如果你娶一個不算,包了個二奶還覺得不過癮,再來個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屬於要去的那個“人慾”了。所以宋明理學家們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慾”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慾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慾望。

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包含。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 禮記 大學 八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所論述的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此段。但 大學 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格物致知 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 格物 與 致知 ...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像它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 禮記 大學 八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所論述的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此段。但 大學 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格物致知 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

「致知」是什麼意思,「格物」 「致知」是什麼意思?

心的舞臺 致知的意思 儒家哲學用語。語出 禮記 大學 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拼音 zh zh 引證解釋 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明 王守仁 則認為 致知 即 致吾心之良知 參見 致良知 近義詞 一 良知 li ng zh 良心 未泯。喚起 接見美國青年代表團的談話記錄 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