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意思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10-29 03:54:36

1樓:小小小聖手

以前對於《論語》只是片面的點點滴滴的瞭解一些,人防辦組織的「選單式」讀書活動使我在工作之餘,忙裡偷閒中粗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一書,對其中的道理雖然談不上大徹大悟,但也收穫良多。 《〈論語〉感悟》是于丹教授繼《〈論語〉心得》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基礎上,講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愛之道。于丹教授彷彿是一位烹飪高手,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感悟的方法來解讀,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透徹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們心理。

看過「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裡,「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看過「智慧之道」,使我們懂得了「智慧」是一種思維方式,擁有了知識並不代表擁有了智慧。

真正的智慧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以知識作為積澱,以智慧來努力提升我們的境界。 看過「學習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在今天這個時代,資訊紛紜複雜,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那些東西真正有價值,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來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看過「誠信之道」,使我們懂得了「誠信」雖然中國儒家提出的道德理念,但是放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的道德水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從內心的真誠出發,建立和守住信譽,就一定會建設起一個誠信的社會。 看過「治世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德政」作為《論語》「治世之道」的核心,在整個文明走過兩千多年的有了法治作為保障的社會中,可能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能發揮它的功能。

看過「忠恕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忠恕」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如果以這樣的心態生活在這個社會裡,不管這個世界如何紛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活得自在一些。 看過「仁愛之道」,使我們懂得了「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裡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

仁愛就是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就是用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如果我們生活一個充滿仁愛的社會裡,那麼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的確,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壓力看作是一種學習,看作是一種動力的話,可能我們工作起來會輕鬆很多。這種輕鬆更多的表現在心情與心境上,家庭中多一份孝道,同事中多一份諒解,以誠待人,勤奮工作,那麼我們收穫的將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做出的貢獻。 幾天來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于丹老師所著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書中於丹老師藉助自己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閱歷,又結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圍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較全面的向我們詮釋了論語中那些簡單而又千古恆常的真理。

在仔細研讀于丹老師的講解時,我體會到了,她所闡述的思想,其實《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于丹老師認為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樸素的,就好象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象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 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每每運用這些穿越了千古塵埃的簡單真理來,解讀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困惑時,都會產生陣陣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 于丹老師在書中有著這樣一段關於處世之道的心得: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

」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給出的答案讓我們乍聽起來有點出乎意料,其實這正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處世的分寸。

歡迎你 孔夫子在這裡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 他當然不贊成以怨報怨。…… 歡迎你 而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取。

…… 在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說,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對一切。」 閱讀到這一段時,不由的在腦海中閃現出班上那幾個被家長嬌慣的已無任何道理可講、「無藥可救」的學生來,縱使各科教師多麼耐心地循循善誘,不計前嫌,也無法祈得他們的改變,老師們只能被他們的不可理喻一遍遍的踐踏著的尊嚴,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想,我是老師呀,我怎能和孩子一般見識呢?於是在繼續的關愛中,繼續遭到這幾孩子的踐踏,懂事的孩子有時會來勸我,「老師別和他生氣,不值得。

」 片刻一陣驚醒,孔夫子在兩者之外的第三種態度是多麼的恰如其分啊,老師也是有尊嚴的人呀,為什麼對待如此這般的學生要無謂的浪費你的情感、用不值得的仁厚對待那些有負於你的人呢。這樣的人當然也包括學生啊,我想孔子的這個在態度就是要告訴,應該把有限的情感,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吧。 心裡暗想,下學期不妨就來嘗識一下吧,這第三種態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在我的極力推薦下老公也開始拜讀起這本書來,一天茶餘飯後兩人便交流起讀書的心得來,他說,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他說,自我比照了一下,覺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興頭,我也將這兩天自己的思考和盤托出,在剛剛嘲笑老公的瞬間和述說自己思考的同時,我突然反問自己,這第三種態度,夾乎於兩者之間,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準嗎,在運用這樣一種態度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會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這麼一個字「直」,也決不是那麼簡單的和易於把握的呀。 , 又想起了于丹老師的話,孔子特別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

那麼簡單的真理,到底又該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歲月的實踐中,慢慢的去頓悟吧……

2樓:茹曉班玟

「以直報怨」是從自身剛毅,直爽的性格出發,只考慮自己,而不在意他人的感受

而「以德報怨」則為多程度的考慮他人,以自身美好的品德來感染他人,教化他人,並過多的考慮他人,從他人的角度出發

3樓:允兒

當你被別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對待時,反應大約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辦法,叫做「以怨報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二種方法,叫做「以德報怨」,用胸懷和博愛去感化對方。

第三種方法,叫做「以直報怨」,以直報怨包含兩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對待破壞規則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訴對方,你什麼地方辦錯了事。

麻煩採納,謝謝!

4樓:風紀社

成語 以直報怨 發音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釋 直:對等,直線,相同。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出處《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示例 這叫做~,以德報德。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對人的態度 【漢語文字】以德報怨 【漢語拼音】yi de bao yuan 【詞語解釋】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字詞解釋】德:

恩惠。怨:仇恨。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意思有什麼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 以直報怨

發音 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釋 直:對等,直線,相同。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出處 《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示例 這叫做~,以德報德。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對人的態度

【漢語文字】以德報怨

【漢語拼音】yi de bao yuan

【詞語解釋】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字詞解釋】德:恩惠。怨:仇恨。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6樓:匿名使用者

「以直報怨」是從自身剛毅,直爽的性格出發,只考慮自己,而不在意他人的感受而「以德報怨」則為多程度的考慮他人,以自身美好的品德來感染他人,教化他人,並過多的考慮他人,從他人的角度出發

7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被別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對待時,反應大約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辦法,叫做「以怨報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二種方法,叫做「以德報怨」,用胸懷和博愛去感化對方。

第三種方法,叫做「以直報怨」,以直報怨包含兩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對待破壞規則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訴對方,你什麼地方辦錯了事。

老子的「以德報怨」和孔子的「以直報怨」兩者之間有何異同?

8樓:愛運動的小矮子

1、相同點: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都體現人的心胸寬廣。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別人對我們怨恨或抱怨時,我們要以坦誠的態度去對待他。

出處:《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與別人的仇恨。出自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最早出現在《老子六十三章》: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與儒家觀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淨,老子的道德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命題,與當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

2、不同:以直抱怨,是對於與自己有仇怨的人通過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擊,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

以德報怨是不記仇怨反而給與自己憂愁的人益處。或許是感謝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磨礪了自身的意志。

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什麼意思?

9樓:果阿果的果

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用適當的懲罰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該句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又見,《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又將白金百兩,送與庵中老尼,另封**十兩,付與老尼啟建道場,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的意思是跟寬厚的心量有著莫大的關聯,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讓他們覺悟。直,不管從古漢語還是從現代語中,都跟法律、懲戒是沒有直接的關係。法律的懲戒是一種手段,需要有足夠的真誠心,和足夠的心量和足夠的智慧來運用。

也就是,直是與純淨純善的內心是一個涵義,而表露出來的行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假如法律淪為以怨報怨的工具,則正義不存,黑白顛倒,人心淪喪。"以直報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夠的道德修養為基礎才能真正得以實施和產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饋,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擊。不可一味姑息從而縱容罪惡擴散而良善喪失,也不可挾私加重報復。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是"以直報怨"。這是說,不以有舊惡舊怨而改變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堅持了正直,"以直報怨"對於個人道德修養極為重要。

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的心態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否則這個社會將是惡性迴圈,無休無止,那樣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後代的和諧。

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這種提倡外在壓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視了每個人都有一個純淨純善的本性,猶如烏雲遮日,被障礙住的是人性。所以儒釋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復,善惡皆有因,然後根本都是善的。所以"以直抱怨"在於讓迷惑犯錯的人懺悔、醒悟,更體現了大慈大悲之心。

"以德報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內心感恩給我們恩惠的人、事、物。

你知道「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的境界嗎

我認為報怨以德和以直報怨都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適應不同層次的人,但是我個人還是崇尚以直報怨。以德報怨是說的在人家傷害了我或者是得罪了我的時候,我要用恩德來對待他。這種情況在 電視劇中非常的常見。當然這並不是說人家打了你一巴掌,你就把另一邊的臉也伸給他打。而是說用恩德來回報人家,不與人家計較。以直報怨是...

是「以直報怨」好還是「以德報怨」好

理論上是以德報怨好。以直報怨,是孔子的,以德報怨,是如來的。以直報怨,其實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孔子說得很文雅,但是其實這個詞是以牙還牙的同義詞,所以達摩說孔邱雖聖,猶自惡見凡夫。佛說這是生起了嗔見,會讓自己以後成為下地獄的因,喜歡報復的人,也說明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做到無慾,放不下人我之見,以及對肉...

以德報怨的真正意思是什麼,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思是 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新知榜聊文史 你一定誤會了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 人要講信用,不能像鳥一樣為食亡,而我們人不能為財死啊。我們的祖上,我們的父母親,以德服人,所以我們要學習古人,學習孔孟之道,學習那些給我們做出榜樣,讓我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