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項羽的歷史故事有哪些,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時間 2022-01-05 08:25:13

1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1、鴻門宴

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在咸陽。項羽率軍攻破函谷關,駐在鴻門準備襲擊劉邦。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結交項羽的叔父項伯從中給予調解。

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讓項莊舞劍,意圖刺殺劉邦。但項伯拔劍掩護住劉邦,而劉邦的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這才讓劉邦得以脫險。

2、霸王舉鼎

秦朝末年,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但桓楚趾高氣揚地讓項羽舉鼎,項羽先讓桓楚的4名健壯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絲毫未動。然後,他自己握住鼎足,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於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擴充套件資料一、出處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二、原文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三、譯文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先預料。有忍辱負重的胸襟氣度,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男兒。

當年的西楚霸王,如果能憑著胸懷壯志、才能出眾的江東子弟,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四、賞析

《題烏江亭》這首詠史詩,杜牧把這種浪漫的想象和虛寫表達出來,儘管暗含著無奈的抑鬱和痛苦,更浸透著濃厚的現實憂患意識和報國願望,表現出深深的愛國之情。

在這首詩中,杜牧告訴後人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要想成就大業,絕不可剛愎自用,意氣用事,不可為一時失敗所挫。要以平常心看待勝敗,「包羞忍恥」,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把握好機遇,必能「捲土重來」。

2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1、霸王舉鼎

秦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24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也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

桓楚趾高氣揚地說:「你能敵萬人,我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把它舉起來」。

項羽先讓桓楚手下4名健壯的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未動。然後,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運起力氣大喝一聲「起」。

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於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2、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京劇的一個經典劇,故事**於在垓下被漢軍包圍的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

當是百萬漢軍團團包圍了垓下,而項羽身邊只有八百名壯士了,項羽感嘆自己空有一身頂天立地的力氣,卻不能打敗敵軍,發出了一聲「虞姬虞姬,為之奈何」的悲嘆。

虞姬為了不託累夫君,希望他能夠殺出重圍,所以刎頸自殺。項羽與八百壯士在虞姬後,勇敢的殺出了百萬大軍的包圍,但項羽在最後準備渡過烏江時,卻選擇了放棄。

最終被漢軍所殺。許多人認為,項羽心中最終沒有放下死去的虞姬,願意與她一起赴死。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悲劇,影響了後世無數人們,千百年來,為之嗟嘆。

3、作壁上觀

由章邯帶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圍攻趙國於鉅鹿時,趙王派人向各地諸侯求救,雖然各地諸侯都有引兵前來,但是都懼怕秦軍的強大,而躲在自軍修築的壁壘裡不敢出來,與秦軍長久相持,但不能解鉅鹿之圍。

項羽率領英布、蒲將軍等幾萬楚軍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時,諸侯還是隻敢躲在壁壘裡**,直到項羽殺敗秦軍之後,諸侯才敢從壁壘裡出來。作壁上觀現指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協助任何一方。

4、鴻門宴

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在咸陽,並派兵把守函谷關,以對抗項羽西進。項羽率領40萬大軍到達後,攻破函谷關,進駐在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準備襲擊劉邦。

劉邦知道勢力懸殊,採納了張良的建議,結交了項羽的叔父項伯,希望從中給予調解,以作緩兵之計,並且親自到鴻門和項羽見面。

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讓項莊舞劍,意圖刺殺劉邦。項伯已被收買,於是連忙拔劍起舞,用自己掩護住劉邦。而劉邦的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這才讓劉邦得以脫險。

這次宴會史稱鴻門宴。

5、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起義連連,秦國人馬包圍了趙國的鉅鹿。楚王派兵解救,項羽在行軍途中殺了自私的將軍宋義,自己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渡過漳河後,專案讓士兵帶上夠吃三天的糧食,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破釜沉舟的來歷),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抱著必死之心,在項羽親自指揮下,經過連續九次衝鋒,大敗秦軍,解了鉅鹿之圍,項羽經此役名動天下,成為真正的將軍。

3樓:汽車資訊推送

亂世之中,總有英雄順勢而出,平定天下,爭奪江山。

並且,每個亂世,都不止一個英雄。

比如,秦末有名的楚漢之爭。

秦始皇去世之後,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不過,他們的起義並沒有走到最後。

最後爭奪江山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

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可以說,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失敗者,他本來有著大好的局勢,但因為性格等問題,最後敗給了出生平民的劉邦。但是,項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卻不低,自古文人墨客對項羽多有稱讚。

同時,在隔壁隔壁的日本,對項羽也是非常的崇拜。日本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調查日本民眾中最崇拜的20個歷史人物。嗯,就是下面這些人。

20個歷史人物中,有3箇中國人,排名第四的曹操,排名第九的諸葛亮,排名第15的項羽。問題來了,日本人為什麼會崇拜項羽呢?甚至讓項羽超過了不少有名的日本歷史人物以及咱們歷史上有名的唐宗宋祖?

雖然說,項羽在不少人眼裡是失敗者,是驕傲的,是自負的,是註定失敗的。

可是,野史君卻有不同的觀點。

的確,項羽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有不少缺點,以自刎而結束生命,失去了天下。

可是,有的時候評價一個人並不能只看成敗,只看結局,更不能用現在的觀點和三觀卻評價他們。

嗯,迴歸主題,日本人為什麼會崇拜項羽呢?

日本是一個崇拜武士道精神的國家,崇拜強者,崇拜力量。

而項羽,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

有日本網友說道:「最強的必然是項羽,力能扛鼎,以一敵百。」,項羽有力量,是勇士!看,項羽最後敗了,但卻自刎不肯認輸!看,那些崇拜武士道的日本人最後敗了也剖腹自盡!

講真,項羽真的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ps:野史君超級喜歡神話裡的項羽!!!

4樓:在黃崗山打籃球的白雪公主

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在咸陽。項羽率軍攻破函谷關,駐在鴻門準備襲擊劉邦。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結交項羽的叔父項伯從中給予調解。

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讓項莊舞劍,意圖刺殺劉邦。但項伯拔劍掩護住劉邦,而劉邦的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這才讓劉邦得以脫險。

2、霸王舉鼎

秦朝末年,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但桓楚趾高氣揚地讓項羽舉鼎,項羽先讓桓楚的4名健壯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絲毫未動。然後,他自己握住鼎足,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於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擴充套件資料

項羽的相關詩詞:《題烏江亭》

一、出處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二、原文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三、譯文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先預料。有忍辱負重的胸襟氣度,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男兒。

當年的西楚霸王,如果能憑著胸懷壯志、才能出眾的江東子弟,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四、賞析

《題烏江亭》這首詠史詩,杜牧把這種浪漫的想象和虛寫表達出來,儘管暗含著無奈的抑鬱和痛苦,更浸透著濃厚的現實憂患意識和報國願望,表現出深深的愛國之情。

在這首詩中,杜牧告訴後人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要想成就大業,絕不可剛愎自用,意氣用事,不可為一時失敗所挫。要以平常心看待勝敗,「包羞忍恥」,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把握好機遇,必能「捲土重來」。

5樓:哪吒搞笑動漫

那是因為項羽率領軍隊推翻了秦朝,但是最後勝利果實,卻被別人奪走了。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說項羽是最成功的失敗者。

6樓:浩宇星辰

因為項羽非常的有才華,而且武藝高強,並且他24歲時起兵反秦,僅用三年的時間就成為西楚霸王,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依然被大家稱為最成功的失敗者。

7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確實如此,項羽絕對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失敗者,項羽創下了一番基業,但是卻被劉邦奪了去,就連死都死的特別有魄力。

8樓:細觀娛樂

項羽字羽,泗水郡下相縣(今江蘇省宿遷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

9樓:杜會你夢姐

1.霸王別姬 2.四面楚歌 3.無顏見江東父老

10樓:想有的夏天

霸王別姬

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11樓:常識客棧店小二

公務員常識判斷,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12樓:大大利大大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13樓:匿名使用者

烏江自刎、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14樓:原創**夢工廠

項莊舞劍

這是個成語典故,

也就是常說的鴻門宴。

15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蹟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在一人身上發生這麼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巨集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

」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

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藉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

」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藉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

」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援,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洩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關於項羽的故事,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公元前202年,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誕生了。如今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這個王朝留下的遺蹟。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萬里長城,也是在秦王朝初具規模的。由於秦朝統治者好大喜功,特別是秦始皇為自己修建豪華的皇宮和陵墓,宮廷的花銷巨大,因此對百姓的剝削十分殘酷,不斷激起人民起義。結...

關於項羽的成語,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詩含蓮霍善 破釜沉舟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霸王別姬 解釋 姬 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記載 霸王項羽在...

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公考客棧店小二 公務員常識判斷,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追求智慧路上 成語 破釜沉舟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成語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解釋 將 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出處 史記 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