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2-12 00:15:31

1樓:懂梗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2樓:懂梗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3樓:府綠柳拜釵

我們的自性圓滿含攝一切,但是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是隱而不顯的,所以本來無一物。而物質的之所以會有,是因為我們起心動念了,念頭一動,即是妄念,有了妄想,物質就隨著心中的妄念產生了精神與物質。即是無中生有。

4樓:司徒建設眭胭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5樓:斯君一舞百媚生

要不造因,永斷惡。非但不去造因,我們要把所有 的惡全部斷掉,世界本來無因,何處惹塵埃啊?這個世 界本來就沒有東西,對不對?

舉個簡單例子,你的家怎 麼會有的?你生出來的時候,你有家嗎?你爸爸媽媽的 家,是你的家嗎?

等到你結婚了,你擁有了你自己的家, 你買傢俱、買房子,所有的東西慢慢買起來,這個家本 來有嗎?沒有的,是你自己置辦的這個家啊,世界本無 一物。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怎麼會沾上塵土呢?

拓展內容這是禪宗六祖慧能應對神秀法師的一段偈子。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宗教家們對此自然有成熟的解釋:「所謂明心,就是明白煩惱未生以前的那個心,煩惱是後來有,有無明便有煩惱,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始劫以來的煩惱迷了心,煩惱本來無,本來無煩惱的心是如何?……生死未生以前本來是無生死,無生死的本來心就是我們的菩提心、涅般心、真如心、佛心,我們以這個無生死的涅樂心修行,直至成佛。」

7樓:盧清安黨酉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惠能祖師悟道的法語,可以說,唯有法身菩薩,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如果只說說字面意思就是:我們本來是生活在空幻的大夢中,一切都是夢境,自性本來清淨,一切都是病眼空花,**還會沾染上紅塵煩惱?

8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特別是書呆子,讀書多的。

很多人都覺得,應該做家務,應該整潔,其實大錯特錯,如果你心中,本來無一物,那裡會

惹塵埃,有的人以為表面上乾淨,實際上,是浪費時間,增加以後找的難度,比如,你每天浪費1小時做家務,比如你天天掃地,當你100歲壽命(為了好算),你從10歲開始做家務,做90年家務,90*365*1=32850小時!如果你3w小時用來工作賺錢或者學習,多好,比如3萬小時,你每小時的時薪是50,那麼你相當於失去了,150w的財富,如果你能賺150w,那麼你時薪通常300以上,如果這樣算,你就損失了,900w財富!所以為什麼你是窮人,是因為,多數人的做法,都是錯的!

真理在於少數人。

並且,你搞了衛生,如果塵大的地方,第二天又要搞,天天搞。你想啊,有的窮人,一輩子都賺不了150w,說明什麼,窮人思維。

9樓:凌峰汽貿

」意思是:「本來什麼東西都沒有,既然如此,塵埃也不會有!也就是**有塵埃可落!」

這句話此偈出自《六祖壇經》,是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全文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前兩句,破除本體論,無為法也好佛性也罷都沒有一個主體,沒有一個存在叫佛性沒有一個存在稱作無為法。佛性、無為法超越了存在或不存、清淨不清淨在這樣二元對立的概念。所以佛性是真正清淨的,但是真有一個東西叫佛性嗎?

不是的,這個佛性並不能用有或沒有來描述,既然連是否存在都無法描述,如何可以用乾淨或者不乾淨來描述呢?

這就是後兩句的意思: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便是慧能大師對佛性的認識,應該說,完全正確,而且完全符合大乘中觀認識。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10樓:熱詞課代表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11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白話文翻譯: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神秀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兩句均採用了倒裝語法結構,可理解為「本無菩提樹,亦非明鏡臺」,《菩提偈》前兩句是針對神秀《無相偈》的前兩句所作,應聯絡在一起理解。菩提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覺悟成佛。

明鏡臺:僧人坐禪之處,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何處有塵埃:這句是針對無相偈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作,佛性清淨,色即是空,所以塵埃也是空。塵埃:

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汙染人的性情的東西,《淨心戒規》雲:「云何名塵,沾汙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

擴充套件資料:

《菩提偈》

[作者]惠能

[全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2樓:楓虞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

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13樓:美人計

明鏡不無,菩提本有,唯心所現,都是本性所顯的影像,影像亦不得,所以鏡非臺,提無樹,合空空能正除遣,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經意。本性中本無見聞覺知,但通過鏡,菩提影子顯示出本性見聞覺知的作用,通過鏡,菩提影顯出本性本無見聞覺知,本無一物,體無相貌非用不顯,性無形象非心不明

。化鏡,菩提影為如,如不離鏡,菩提影,菩提鏡影不離如,不即不離,不取不捨,無一物無埃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世上本來沒有菩提樹,因佛在此樹下覺悟而得名菩提。心中明境也不是什麼靈臺,並不需要做什麼。世上一切皆是幻象,本來什麼也沒有。自然也不會有所謂的塵埃。

這是佛家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針對「身是菩提樹,心似明境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相見相遇相識即是緣。緣來即接受,也不可為所謂真理刻意排斥。緣去也不挽留,去意若決,挽留只顯得強人所難。

在人生次要的方面出世,在人生重要的方面入世。這就是和尚家。哪方面重要哪方面不重要,由緣而定。

有些力量是可以左右緣的,但不要輕易認為自己有這份力量,獲得什麼都是要有代價的。

16樓:李五季***

把塵埃比做執念,比做內心上面的濾鏡;戀愛中的人看到秋風掃落葉會看到美麗與浪漫。失戀中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會看到離別與傷感。心無塵埃的人則只看到花開花謝的自然法則而已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17樓:鯨娛文化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18樓:

意思是: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

出處:菩提偈

【作者】惠能 【朝代】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譯文對照: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19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意思是: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會染上什麼塵埃?

引申義:真理和覺悟不是刻意尋找所能德來得,慧心需要自己參悟超脫萬物找到真我...就可以擺脫人間的煩惱。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相關例句

1、神秀示法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2、神照本如開悟詩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世間事本來都很簡單,不要把它想複雜了,反而會南轅北轍。

3、文偃詩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學禪應破除思想上的矇蔽,還原清淨本心的思想。

4、分庵主開悟詩

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破裂,一聲江上待郎來。

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讓你很憂擾牽掛,即使通過身邊的親戚朋友的開導還是難以釋懷難以醒悟難以放開。

5、本寂詩

焰裡寒冰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6、五祖清演開悟詩

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求大神幫助

懂梗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手機使用者 本來什麼都沒用的東西 你既然不在意 何必去惹那塵埃吶!方丈要選繼承人 有人夜裡在院子牆上寫 前者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過了一天後者寫 本來無一物...

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玩的就是創意呀 意思是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會染上什麼塵埃?出處 惠能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白話翻譯 菩提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啊, 出自哪 典故等等

吹雪 西門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非是臺,本來就虛無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首先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 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 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