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有什麼節日,蒙古族有哪些重大節日

時間 2022-02-21 13:30:26

1樓:主觀能動性

蒙古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別具民族特色的節日是「魯班節」「那達慕」大會和「祭祖節」。

魯班節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據傳,蒙古族的建築手藝是魯班傳授的,四月初二是魯班向蒙古族「旃班」送「藝經」的日子。因此,每到這一天,蒙古族泥、木、石工匠都要歡聚一堂,共敘尊師愛賢、發展建築業的體會。

那達慕大會,意為娛樂、慶豐收。每年公曆12月中旬舉行。

祭祖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舉行,是紀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節日。

春節 又稱「白節」、「大年」,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節前人們要做新袍子,備制年貨,各家互送牛羊肉。除夕,閤家聚餐。

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晚輩向長者敬「辭歲酒」,吃餃子,耍「嘎啦卡」(羊骨頭),通宵達旦。初一早上,男女盛裝,三五成群,互相拜年。現今晚輩見長輩已不叩頭,先道一聲「敏德」(即健康),雙手捧送一包糖。

長者取一塊,然後從自己包內拿出一塊糖放人對方包內,以示禮尚往來。「塔克勒根」節(敖包會) 有部落和區域性的區別,時間多在農曆六七月間舉行。以部落為單位,人們匯聚到一個「敖包」祈求風調雨順,牧草豐茂。

新中國成立後,有時以國慶節的慶祝活動代替「塔吉勒根」,在節日中多舉行摔跤、賽馬等傳統體育活動。

那達慕大會 蒙古語意為「娛樂」或「遊戲」。舊時是封建王公、牧主尋歡作樂、勒索盤剝的場所。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增加了許多健康有益的內容。

80年代,「那達慕」大會增加集市**的商品展銷活動。

燃燈節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

【如果滿意,請記得采納,謝謝】

蒙古族有什麼節日

2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的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中元節、那達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紀念節等。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

馬奶節是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

燃/燈/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

過年,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希恩吉爾",即新年。也有稱"白 節"或"白月"的,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近些年來,蒙古族春節雖與漢族大體一致,並吸收一些漢族習俗,如吃餃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許多蒙古族的傳統習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

火日,亦稱拜/火節。它主要來自古代蒙古族對火的崇拜。 祭火儀式是在農曆12月23日晚間舉行。

有可能受了漢族 臘月23祭灶的影響。但祭火的習俗卻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這是農曆年的前奏。

祭敖包,也是一項重要的節日活動。每到這天,牧民們便成群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並將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

然後,喇/嘛/們焚香燃燈,誦經唸咒,乞求神靈保佑,群眾則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三圈,希望迎來牧業豐收年。

麥德爾節是紀念彌勒佛的節日,節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較濃厚。節日當天,每個黃廟都掛出彌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來寺廟敬獻供品,燒香叩拜。寺廟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沒有活佛則由大喇嘛主持。

拜完佛之後,大家由固孜達(旗長)帶領進行射箭、賽馬、摔跋等蒙古族傳統娛樂活動。

點燈節蒙古族稱之為"祖樂",節期在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種小規模的宗教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這一天黃昏時,家家戶戶在一高坡處立起木架,架上自制的燈,這種燈的燈芯是用芨芨草做成的。

塔克勒幹節蒙古族每年要舉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為中心的祭敖包活動,時間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處。祭敖包可能是**於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對自然崇拜的表現。

3樓:病患者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日阿,即白色的月。

夏季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時節,草原要舉行那達幕大會,屆時方圓幾十裡、上百里內的牧民都會舉家前去參加。

其他節日還有由生產活動、宗教祭祀儀式演變成的祭敖包、馬奶節、剪羊毛節等。

此外,還有一個重大的祭事活動,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在鄂多斯伊金霍洛舉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動。

蒙古族的節日比較多,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中元節、那達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紀念節等。

4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的節日很多,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中元節、那達慕、祭敖包節、祭成吉思汗陵,其中別具民族特色的節日是「魯班節」「那達慕」大會和「祭祖節」。

春節:蒙古族過去春節稱為「白節」,如今,將農曆正月叫做「白月」。這是因為蒙古族崇尚白色的緣故。

「白節」 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節日的時間和春節大致相符。晝夜燈火不滅,晚飯前要祭祖,之後全家共進晚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一些,酒肉剩的越多越好。

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富富有餘。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晚飯後,舉行下棋、說書、跳舞等各種活動。

初一的早晨,早早起床,在門外放供桌和供品,向日出的方向磕頭,拜天。之後回到屋內向供奉的神佛像上香磕頭。孩子對父母、長輩行拜年禮。

這一切進行完後,按年齡長幼入座,飲茶、敬酒。吃完新年飯後,身著節日的盛裝,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地到親友家拜年。

「那達慕」:是蒙古族最盛大的節日。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是遊戲娛樂的意思。

「那達慕」大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舉行。每到這時,牧民們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節日的盛裝,騎馬坐車從四面八方趕來。大會上,要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射箭、摔跤、賽馬等傳統體育比賽。

此外,還有各種棋藝比賽和各式各樣的歌舞表演。「那達慕」,一般進行五至七天。「那達慕」起源於十三世紀初,當時,「那達慕」的主要專案就是進行射箭、摔跤、賽馬比賽。

如今的「那達慕」已增加了物資交流、文藝演出等許多新內容。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盛會,更加喜慶、吉祥、歡樂而富於實效。 摔跤是那達慕的主要內容,沒有摔跤不能稱為那達慕。

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達1000餘人,且不受地區和體重的限制。蒙古族在歷史上非常器重「達爾罕摔跤手」,這是終身的榮譽。在授予光榮稱號的儀式上,獲「達爾罕」稱號的摔跤手,穿上比賽的全套服裝,三唱摔跤歌后跳躍進場進行表演。

由主持那達慕的領導人發給證章、證書和紀念品,並按民族習慣請他喝一碗奶酒和鮮奶。此時,獲「達爾罕」者挑選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脫下來贈與他,自願擔任業餘教練,然後互相擁抱,一齊跳躍出場。

祭敖包節:「敖包」是蒙古語音譯,亦作「鄂博」、「腦包」等,漢語的意思為「堆子」。原是指在遊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標記的石堆或土堆。

後來逐漸被視為神靈的居所,被作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每逢路過,遠遠地就要下馬叩拜。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間填沙土。

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

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的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祭敖包就是祭祀山川草木,祈求山神、路神保佑豐收、平安。

祭敖包會每年舉行一次,時間各地有所不同,但一般在農曆

四、五月擇吉日進行。屆時,本蘇木、本旗甚至附近旗縣的群眾都紛紛扶老攜幼,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趕來敖包處。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新增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

最後參加祭祀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兩旺。祭祀儀式結束後,還常常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投布魯、唱歌、跳舞等活動。

祭祖節: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臺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種祭禮,使之日臻完善。現今鄂爾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襲古代傳說的祭禮。

祭禮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齊全,皆供整羊、聖酒和各種奶食品,並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它是蒙古族最隆重、最莊嚴的祭祀活動。

每到祭日,牧民們身穿蒙古族節日服裝,從四面八方來到陵園,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獻美酒、鮮奶和哈達。

魯班節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裡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讚。

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曆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臺唱戲。

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遊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彙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絃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蒙古族有哪些重大節日

5樓:你好嘛

1、成吉思汗紀念節

按照蒙古族習俗,農曆三月十七日是紀念成吉思汗顯示卓越的軍事才華,建立赫赫戰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遺物蘇魯錠」(長矛)的祭奠儀式就在這天舉行。成吉思汗紀念節也叫祭祖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舉行,是紀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節日。

2、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

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季節舉行。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那達慕大會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

3、敖包節

敖包節是蒙古族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歡聚一起,歡度此節日。喀納斯湖畔的敖包節圖瓦人,雖然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但慶祝節日與蒙古族有所不同。

當山花爛漫、青草覆蓋時,圖瓦人以家為單位,自備釀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體育活動之後,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圍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4、白節

白節又稱又稱「白月」、查幹薩日(西里爾蒙文:цагаан сар),是蒙古族的「春節」。白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叫希恩吉爾,即新年。自古以來,蒙古族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他們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稱春節為白節。與國內其它民族一樣,生活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過春節。

但由於生產生活條件和客觀環境的不同,蒙古族過春節,草原遊牧文化特色十分濃厚。

5、打鬃節

打鬃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每歲五月初擇日舉行。每年春季,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們都要舉行傳統的打馬鬃、整馬尾、打烙印等活動。

牧民提前把馬群圈到牧點周邊的草原上,套馬手身著輕裝馬靴,騎著各自的貼身坐騎在馬群中穿梭,尋找到目標後,套馬手甩出套馬杆,套住馬頸。此時,幾個身體強壯的大力士猛撲過去,把馬摔倒在地。

負責剪鬃的牧民走上前,給剽悍的烈馬剪鬃「打扮」,經驗豐富的騎手馴服後將馬放歸群。牧民自豪地稱打鬃節為「勇敢者的遊戲」。

蒙古族歷史,蒙古族歷史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 逐水草而遷徙 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 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 文學 語言 醫學 天文 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

蒙古族由來,蒙古族發源地

蒙古族發源地 蒙古族發源地在額爾古納河。蒙古族,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經濟 蒙古族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與遊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 圍獵 的習俗...

最出名的蒙古族歌曲,著名的蒙古族歌曲有哪些

給你這些吧!都很有名的蒙古歌曲!夢中的母親 馬頭琴 心之尋 迷人的杭蓋 成吉思汗贊 回家了 http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http 草原蒙古人家 http www.天邊 http www.tudou.祝酒歌 http www.tudou.諾恩吉雅 http 天堂 嘎達梅林 圓滿 遠方的額吉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