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勸學中,以千里馬為喻論證學習貴在積累的兩句是

時間 2022-03-07 04:10:15

1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荀子在勸學中,以千里馬為喻論證學習貴在積累的兩句是: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意思: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

荀子勸學中的什麼兩句以行路為喻說明了學習重在積累的道理

2樓:衡知蓋樂荷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重點字:跬)(2)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重點字:鏤)

(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重點字:沮)(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重點字:庸)(5)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重點字:

諛)(6)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重點字:鐺)

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從反面論述學習貴在積累的句子是什麼

3樓:小眼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在勸學中用行路來形象地描述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4樓:小懶喵苗魚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5樓:匿名使用者

難道關鍵不是兩句嗎?

6樓: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人本身的資質是有限的,需要通過學習獲取知識從而提升自己

荀子在勸學中用哪兩句形象表示了學習貴在堅持不懈的道理即使先天條件不足也可超越懈怠的人?

7樓:aauu38微信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在《勸學》中表達「君子需要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兩句是什麼?

勸學中用一系列比喻論述了學習的重在積累是那句

8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的《勸學》中用一系列比喻論述了學習重在積累,文中 「 故不積跬步 , 無以至千里 」兩句,闡述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個道理。

荀子在《勸學》中談及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時強調學習貴在堅持的四個比喻句是

9樓:殲擊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10樓:匿名使用者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為什麼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馬說 作者為什麼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聖劍無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唐代韓愈的一句名言。其意思是指世上有識別馬的伯樂,然後千里馬才被發現。千里馬一直都存在著的。但是伯樂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這說明這樣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當有人識才之才才會湧現出無數的人才,能識別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難得 更可貴。韓愈在 雜...

韓愈在《馬說》中認為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請就此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手機使用者 這兩點都是針對要發揮千里馬的價值而言的,可以這樣解讀 就第一點來說,強調千里馬的社會價值 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這是因為伯樂相馬後,千里馬的才能得以在適合的位置上被充分發揮出來,而不至於被大批庸才所埋沒。否則,就算是好馬可能也一輩子不會被人們所知。舉例來說,諸葛亮本身有才,但是如果劉備沒...

古之君子,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全文怎麼翻譯

小克的年華 古代的君子,有用千金來求購千里馬的人,多年不能夠得到。千金市骨翻譯 原文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 請求之。君遣之 舊城南憶往 翻譯 從前有個想用千金重價徵求千里馬的國君。過了很多年,仍無收穫。這時,宮裡一位太監對君王說 請您把這個差使交給我吧 國君派遣他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