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之鄉?是哪個縣,梁祝故里在哪?

時間 2022-06-10 11:05:06

1樓:桃谷小仙

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東部的汝南縣,自春秋時期建制以來,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境內有文化遺址280多處,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起源地。此外,汝南還是世界著名愛情傳奇梁祝故事的發祥地,素有「中國樑祝之鄉」的美譽。

2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縣認真查閱有關資料,詳細聽取了民間傳承人的講述、說唱,廣泛瞭解當地民風民俗。經過充分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汝南具有梁祝故事發生的原生性、遺存遺址的完整性、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民風民俗的延續性等特徵,認定汝南為「中國樑祝之鄉」。2023年,「梁山伯與祝英臺」特種郵票的首發式在汝南舉行。

2023年,汝南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樑祝之鄉」。2023年,梁祝民間傳說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祝故里在哪?

3樓:匿名使用者

梁祝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歷史上是否有梁祝其人其事,他們是哪個時代,哪個地方的人,抑或是**家的杜撰的愛情故事,現在仍是眾說紛紜。

其實,研究梁祝有否其人其事不自今日始。歷史上有些嚴肅的學者已進行過探索。如清乾隆、嘉靖時著名的經學家焦循,他在《劇說》卷二中引宋元之際人劉一表《錢塘遺事》及自己親身見聞,說全國至少有4座梁祝墓。

其一為河北省河間府(現河間縣)的林鎮梁祝合葬墓;其二為山東省嘉祥縣的祝英臺墓;其三為浙江省鄞縣西十里接待寺後的梁祝墓,亦稱「義婦冢」;其四為江蘇省揚州城北槐子河旁的祝英臺墓。

4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主流的說法是梁山伯是浙江紹興人,祝英臺是浙江餘姚人,他們讀書的萬鬆書院在杭州,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尼山書院。梁山伯當縣令是在今天浙江寧波的鄞縣。其它諸如九龍墟、高橋等地名也在今天寧波和紹興附近。

5樓:杜店中學我愛你

梁祝故里在安徽省南港的地方。

梁祝的故事發生地在**啊?

梁祝是哪個省的?

6樓:凡高來了

梁山伯和祝英臺」是我國歷史上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至今已流傳一千多年,可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歷史學家和有關專家查閱了各方面的史料, 發現文字記載最多的是上虞。因此逐步形成了比較統一的看法,祝英臺確有其人,那就是上虞人。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就在上虞。

據史料記載,最早是梁元帝時《金樓子》一書(見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海書店《民俗影印本》),但原作已亡佚。初唐樑載言的《十通四藩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室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宋代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增加了祝英臺裂而現時「從者驚引其裙,風裂若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的情節,為「化蝶」之先聲,到明代馮雲龍的**中完整地寫上了「化蝶」的故事情節。

四九年後,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組織有關名家到上虞作實地調查。上虞祝姓村共有七個,最後,認定離縣城三公里的祝家村。於是在以後創作的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唱詞中寫上了「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臺,才貌雙全……」從此上虞縣祝家莊公認為是祝英臺的故鄉。

祝家村背後是青山,前面有條小河,叫玉水河。此河可通餘姚、寧波。離此不遠處,有個餘姚馬家。

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五百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云柏、石榴等古樹。

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的歷史。

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愛情故事,而是有深層次的優美隱含的文化意蘊,如「化蝶」一般在殉情的慘烈之後,給人以優美所感動,為奔向自由而憧憬。

說法2汝南,古屬豫州,豫洲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稱。自春秋戰國時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上自秦、漢,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軍、府治所,為八方輻輳之地。

中國民協的各位專家深入到汝南實地考察梁祝遺存遺址,認真查閱有關資料,詳細聽取了民間傳承人的講述、說唱,廣泛瞭解當地民風民俗,經過充分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汝南具有梁祝故事發生的原生性,遺存遺址的完整性,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民風民俗的延續性等特徵,認定汝南為「中國樑祝之鄉。

說法31400多年前南朝之《金鏤子》,傳有梁祝記載,現已失傳,已無從突擊窺見其內容;初唐樑載言《十四道蕃志》(公元684年)有「善權山南,上有石刻『祝英臺讀書處』」,「義為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確指江蘇宜興;而其後晚唐張讀的《宜室志》方稱「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遊學,與會稽梁山伯同肄業」,梁祝故事開始與浙結緣。明代馮夢龍《古今**·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有「又有個女子,叫做祝英臺,常州義興人氏……」又把梁祝定位在宜興(宜興古稱義興)。

以上史料確指宜興為原地應無凝義。其實還有一份目前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背景篇》尚未列入,即公元483年齊《善卷寺記》,載有善卷寺為「齊武帝贖祝英臺舊產建」。善卷寺為公元480年始建,距故事發生年代僅130年,讀此材料,更可確認梁祝故事原地為宜興。

宜興與梁祝故事相關的遺存、風物及傳說十分豐富,如傳為唐代大司空李賓所書的「碧鮮庵」石碑為祝英臺讀書處,曾在宜興為官的宋代詞人蘇軾曾制「祝英臺畫」詞牌與「十八相送」相關的黃泥墩、鳳凰臺、觀音堂、土地廟、荷花池、雙井、扶橋(草橋)、茶亭、煞村、馬家村等地猶在,祝陵村為祝英臺埋骨之處。陰曆三月廿八,善卷洞一帶還有傳統的觀導節,蝶群翔集,其中美麗的「梁山伯」、「祝英臺」蝴蝶翩遷翻飛,最為明目。

梁祝故事優美動人,流傳各地,出現了無數版本,也出現了很多「原地」,這是民間故事中往常發生的景微,不足為奇。浙江是清代興盛的後起之秀,以後又有越劇「梁祝」的盛事,一些人指為原地可以理解。而寧波市鄞州市高橋流傳的梁祝故事,見之文字的年代既晚又少,是全國眾多梁祝原地中的輕量級。

還要指出的是,「正宗」的原地還是要以資料為憑,而《原地資料早明瞭》中提及的「中國樑祝文化研究會專家」是指其中的個體還是全體?如果是「個體」,就不足為憑,如果是「全體」,那屬強加於人,與事實不符,該研究會的專家中有很有堅持宜興說法的人在。

說法42023年10月27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的梁祝祠,出土了一塊「梁山伯祝英臺墓記」碑。碑是明朝正德年間所立,碑文除了記載重修梁祝墓、梁祝祠的經過,還記載了梁祝故事。山東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樊存常說:

「整個故事並沒有墓裂、入墳、化蝶等神話色彩和藝術加工,是民間發生的真實故事。而今,嶧山上仍然有梁祝讀書洞、梁祝泉、梁祝讀書處等遺址。馬坡鄉樑、祝、馬故居村莊和家族後裔尚在。

」眾說紛紜,呵呵.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居分別在**?

7樓:匿名使用者

梁山伯的故居在: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祝英臺的故居在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

梁山伯與祝英臺介紹:

1、梁山伯

梁山伯是《梁祝》傳說中的男主角,歷史上考證確有其人,梁山伯曾出任過地方官,歷代史書可以尋找到相關記載和資料。傳說樑知祝為女人後,提娶不成而終,祝感其摯情,過墓而入,合而為一。是為傳說大概,今人多有考證。

2、祝英臺

祝英臺,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祝家莊人。東晉時期女性歷史人物。祖籍山西太原,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後男扮**往杭州訪師求學,與梁山伯兩情相悅,但有緣無分,在與馬文才結婚途中跳入梁山伯墳墓,化作蝴蝶。

8樓:匿名使用者

在聯合申報「世遺」的幾處,全國大約有10多個地兒自稱「梁祝」故里,關於「梁祝」,也是各說各的故事,

鄞州:金代縣令與明朝俠女結「陰親」

在浙江寧波,相傳梁山伯是金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官,由於得罪權貴,被人殘害致死,百姓為他修一座大墓,而祝英臺則是明代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為紀念他們,當地將兩人合葬,算結陰婚,鄞州現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裡流傳著一句老話,「若要夫婦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

上虞:祝家村是祝英臺故鄉

傳說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唱詞就寫上「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臺,才貌雙全……」據載,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房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還有園林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云柏、石榴等古樹,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歷史,

杭州:梁祝在萬鬆書院同窗共讀

越劇《梁祝》中,有一段「草橋結拜」唱詞,說的是梁山伯與女扮**的祝英臺在赴省城杭州讀書途中相遇,互認知己,便在「草橋」結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東城望江門旁的草橋亭,而相傳梁祝同窗共讀之地,則是西湖上的萬鬆書院,故而,百姓又將此地稱為梁祝書院,它的前身為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為萬鬆書院,崇禎年間書院被毀,清康熙後,改闢為敷文書院,

宜興:化蝶傳說根深蒂固

宜興最早記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權寺記》,始記於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稱祝英臺舊宅在宜興善權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讀書,後又到齊魯、東吳等地遊學訪友,逐漸產生感情,梁祝傳說在宜興均有記載,「化蝶」情節亦在宜興形成,為國內學術界認可,宜興現有「祝家莊」、「樑家莊」等地名、遺址,還有觀音堂、荷花池、雙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遺址,宜興俗定農曆三月廿八為「觀蝶節」,用「梁山伯」「祝英臺」為蝴蝶命名,

濟寧:士大夫們為梁祝修合葬墓

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有「梁山伯祝英臺墓記碑」,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2023年)重修梁祝墓、祠時所立,碑文記載祝英臺家居飾品濟寧九曲村,其父祝員外因沒有兒子,十分苦惱,祝英臺是為解父憂才女扮**求學,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臺悲傷而死,士大夫們被祝英臺事父至孝及對梁氏矢一而終感動,為二人修合葬墓,現曲阜孔廟還保有「梁祝讀書處」,在嶧山上還有「梁祝讀書洞」、「梁祝祠」等遺址,

汝南:梁祝同窗共讀卻未合葬

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兒身,梁山伯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臺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臺出嫁,祝英臺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經過梁山伯墳時,提出下轎拜祭,趁人不備撞死在柳樹前,梁祝墓分開而建,各有墳頭,現汝南有梁祝讀書的「臺子寺」,也叫「紅羅山」,傳說這裡曾有「紅羅書院」,紅羅山上傳說中梁祝擔水的井還在,井旁還有一塊碑,上寫「梁祝井」.

梁祝的故鄉是哪兒,梁祝的故鄉到底是哪裡?

對於他們的故鄉 現在還沒有定論 大家爭論不休啊!梁祝和牛郎織女一樣 都是民間傳說 基本上不能算是完全真實的 梁祝的故鄉到底是 切確的說是浙江人,梁山伯是會稽一帶人,祝英臺是上虞縣祝家莊人,梁祝故鄉在河南省汝南縣.梁祝故里.望採納 梁祝到底是 的人啊?都市快報訊梁祝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是 人?他們的主...

徐克導演的《梁祝》的故事梗概是怎樣的

故事的大概劇情是 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段愛情故事的流傳,始於公元三七七年。東晉時期,當時的門第風氣極盛,官家女兒祝英臺女扮 外出求學,與貧苦兒梁山伯為同學,二人情義相投,相交甚篤,後祝被樑認出女兒身,兩人遂私定終生,但這一願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對,併為祝英臺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從,最後兩人唯有以死相殉...

梁祝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故事情節的

長夜熒熒 一對彩蝶翩翩起舞,撼人心扉。說不盡如夢佳話,道不完似水柔情。淡淡的月光下,悠悠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舒緩的樂聲。它如泣如訴,如夢如煙,它訴說著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 寂靜無聲的短暫空白後,從遙遠的天際隱隱傳來了幾聲丁冬 幾聲啼囀。不久,一段悠揚舒緩的旋律出現了,像舒展的輕紗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