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諸葛亮登門自薦(《魏略九州春秋》)還是劉備請來的(《三國志》《三國演義》)

時間 2022-10-17 03:20:33

1樓:鵲橋葬花

諸葛亮早在劉備來錦州之前曾經拜登門拜訪過劉表,不過劉表不能慧眼識英雄不知道諸葛亮的才能所以沒有重用諸葛亮。也因此諸葛亮隱於山野之中不在尋求明主,直到劉備從水鏡先生處得知臥龍才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忘了是在哪兒看過的了)

試想當時的劉備到處逃竄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諸葛亮怎麼會想到要追隨這樣一個沒有前景的人,另外曹操是重才之人東吳孫權也是開著招賢館並且他哥哥諸葛瑾也在東吳為什麼沒有去呢。諸葛亮是在等待一個真正賞識他並且能夠重用他的人,當時的曹操底下謀士眾多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而劉備卻只有關張趙三位大將沒有真正能為他出謀劃策規劃未來方向的人,諸葛亮也是看出只有在劉備身上才能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和抱負(自比管仲樂毅),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最後跟隨劉備而沒有投靠實力強大曹操和孫權。

我還想說一點《三國志》是史書,古代史書中的內容是經過高度提純的,文字非常簡練扼要。只是將人的大概事件記錄下來 不會很詳細,所以史書的記載只能佔你對這個人或事件瞭解程度的80%還有20%是靠你自己的換位思考和個人分析。

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原諒,謝謝

2樓:龍懿龍子缺

我覺得三顧的可能性大些,見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性格比較高傲的,不能低聲下氣去求人~

愛信不信,不在乎你那5分~

3樓:超過使用者名稱漢字

可能是諸葛自薦沒受重視就走了,然後劉備三顧。

4樓:匿名使用者

等我穿越回來了就告訴你答案。

是否有諸葛亮登門自薦之實

5樓:百步川揚

」三顧茅廬」一直被當做求賢,尊重人才的典範,但歷史就沒有其事.

1.陳壽寫<三國志>時接受了<出師表>的說法,對其真實性有疑義.<出師表>

的著段記載並不可信.

2.諸葛亮是位胸有巨集圖之人,劉備 請他出山正和他意圖,他豈能大擺架子,以至於

坐失良機? 那時他不過是格外無名青年,劉備怎有能對他低三下四.?

3.當時劉備正面臨著曹操十幾萬大軍南征的威脅,<隆中對>對燃眉之急一字不提,卻

大言」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彷彿曹操正在北方等著捱打,

<隆中對>很可能是後人為了附會<出師表>的」三顧茅廬」加工杜撰而成,

4.歷史真相是諸葛亮主動登門自薦.其依據是<魏略>中說」劉備頓與樊城.是時曹公方

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

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5.<魏略>是三國人魚桊所作,成書於<三國志>之前,悉當代人實錄當代史,頗為可信.

西晉司馬彪所著<九州春秋>也有此事的記載,也於<魏略>相同.

6.從諸葛亮終生積極進取的性格看,』登門自薦」卻屬可信.

6樓:勞鵬池

天大的笑話,《出師表》是諸葛亮自己寫的,居然「並不可信」。

在三國敵對時代的北方的魚桊寫的《魏略》中的蜀國曆史,就如此可信?

當代人寫當代史,就可信嗎?(如果現在有人寫《文革史》,你認為會是良史嗎?)

《三國志》成書只比《魏略》晚了沒幾年,就不可信了?

曾經在蜀國生活過的陳壽寫的書,不如對蜀國事蹟道聽途說的魚桊可信?

不能僅僅為了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就從史書中找一些偏僻的說法,而且都是孤例,沒有旁證。

7樓:

沒有,今天中午的百家講壇說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自己寫的出師表裡說是劉備三顧茅廬,還能有假?況且百家講壇裡也說了,沒有。

9樓:平凡眼睛

劉備先找上門是肯定的,但未必如演義所說去了第三次才見到,而是去了三次,每次都談了,大公司找個經理還要找幾回呢。

三國時期是諸葛亮主動找劉備的?還是劉備去請的諸葛亮?

10樓:一米陽光傳遞一份溫暖

易中天品三國: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諸葛亮主動找劉備?

11樓:祥雲墜飾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

「三顧茅廬」是真是假?諸葛亮劉備誰先找的誰?

12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次互動,諸葛亮有意試探劉備的誠意,劉備真心求賢,兩個人都是主動的。諸葛亮早就看好劉備了。。。。

諸葛亮為何要等到劉備三次來訪之後,才肯與其見面?

13樓:

劉備可能不止是去了3次,可能是很多次,也不是隻有最後一次才見到,可能每一次都見到了,而且說了很多話,於是諸葛亮"由是感激",諸葛亮被感動了,"遂許先帝以驅馳",便出山輔佐,即使劉備不去,諸葛亮也要出山,"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是不會甘心在山林中隱居一輩子直至老死的.

14樓:強豔邢夢

那是三國演義為了突出劉備求賢若渴以及提高諸葛亮地位而專門寫的,歷史不完全是這樣。

史書《三國志》《魏略》《九州春秋》中

15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的可性度是最高的.

魏略和九州春秋的可性度是一樣的,因為這兩本書的記載是差不多的.

1.如果要了解三國以三國志為準,因為魏略和九州春秋這兩本書的內容和三國志是有衝突的.兩者記載的內容有很多是相反的.

2.根據對歷史的可性度的話,應該取離三國時期最近的那本記載.所以三國志的可性度要比其他兩本的可性度高.

16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陳壽寫的,較為公正

17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比較可信```經過很多考古學家贊同的`

對於<品三國>的看法

18樓:憶桃園

純粹是炒作出來的,可沒想到炒出個500萬先生。

不經意間又多個百萬富翁

19樓:啥都不知道

我對他說的很多話存疑,

但是我誓死捍衛他說話的權利。

20樓:不知道才要多問

我認為還是很好的啊,至少我認為。易中天講的很生動啊,而且評價的也很客觀,內容當然與三國演義不同了,品三國是最真實的,不過其中有很多易中天先生自己的見解 ,可以讓故事更生動啊,觀眾更瞭解三國啊。相信大家都是比較喜歡聽故事的,那就更吸引人了。

其中有一段我記得他演示避席,當時觀眾反對,說當時場合不合適,我認為不然啊。包括他自己的見解,都是基於很多書籍上的在加上自己的理解,讓我們不是有更多的理解嗎。我很喜歡。

21樓:匿名使用者

各抒己見嘛!既然是品,那一定和一般的古書或是歷史不一樣了。我個人認為還是很不錯的嘛。

你想啊,除了電視上演的三國以外,真正讀過三國的人中國能有多少啊。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讓大家把知識和中國的歷史學到手了,那比什麼都強。

22樓:手機使用者

我是一個女孩,對這個三國沒什麼興趣。可是吧~~偏要我回答嘛--這個,我還是要選不錯的,因為,人家易中天先生講得很生動,連我這個對三國基本沒興趣的女孩都有些愛看了。誰讓他講得那麼聲情並茂呢!

沒辦法!

三顧茅廬

23樓:鯨娛文化

三顧茅廬又可以稱為三顧草廬,出自一個典故,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求到第三次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來比喻一再誠心地邀請有賢能的人。

2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沒本領,沒有政治,軍事才能,但是男人,女人都很喜歡他,他做人仁厚,厚道,待人真誠,總之他會做人,做好人!做老實人!成就三分天下的霸業!

諸葛亮到底是哪裡人,諸葛亮是哪裡人?

歷史文獻表明,諸葛亮讀書躬耕於東漢末年荊州南陽郡襄陽縣,所以說諸葛亮在南陽沒錯,但更具體的說是在襄陽,因為漢朝人和我們現在人一樣喜歡說自己是哪個郡的人,哪個市的人,所以襄陽地方小就被忽略了。實際上,南陽郡治所在宛縣,即今南陽宛城區,而諸葛亮是從未去過宛縣的,他兄弟二人隨叔父諸葛玄到襄陽求學,襄陽當時...

到底是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還是諸葛亮主動北上找劉備

七月風 在三國演義的劇情當中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但是i真正的事實並非如此,早三國演義中主要還是為了烘托劉備愛才的一點,以及謙虛的一點才有這種劇情的,真正的事實是諸葛亮去找的劉備的,而且是打算前去一試的。劉表奏表劉備領豫州牧,進駐新野,協助劉表劉備就同意了劉表,然後劉備回新野之後就開始四處的招...

歷史上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到底是醜還是美

據 三國志 引 襄陽記 載 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 聞君擇婦 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笑以為樂,鄉里為之諺曰 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其妻容貌甚陋,而有奇才 上通天文,下察地理 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對諸葛亮幫助很大是陳壽亂寫的因為他得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