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漢朝 漢賦的寫法

時間 2023-01-14 02:25:07

1樓:匿名使用者

共同的人生志趣 緊緊聯在一起。

漢賦這一文學成就產生的歷史背景

2樓:我心向著佛

一 漢賦的起源。

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是兩漢四百年間文人創作的重要文學樣式。

它的產生具有多源性,與先秦時期的一些作品和文體,如荀賦、戰國縱橫家散文、楚辭等的關係。

二 賦的定義及其體制特點。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

三 漢賦的幾種不同的形式及其階段。

騷體賦、散體大賦、抒情言志賦等,其文體特點以及流行的時期。

四,漢賦產生的歷史背景。

除了訴諸「文體本身的發展」這個「自然因素」外,亦綜括「經濟物質的富庶」、「帝王公侯的喜愛」、「科名利祿的誘發」、「學術思想的統治」、「小學鑽研的影響」等五項,以為孕育漢賦的特有背景。

如何理解漢賦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演變

3樓:匿名使用者

漢賦的發展經過準備、繁榮、轉變、衰落幾個時期。 第一階段:西漢初期,漢賦形成期。

漢高祖初年(公元前206)——武帝初年(公元前140) 騷體賦階段。主要是繼承《楚辭》的傳統,形式短小,抒情性強,帶有楚辭的特點。 「大漢初定,日不暇給」,思想禁錮不嚴,文化比較活躍。

內容多是抒發作者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這時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賈誼,《吊屈原賦》、《鵩鳥賦》、淮南小山《招隱士》,枚乘的《七發》承前啟後,結束了騷體賦階段,初具散體大賦的特點,開啟了賦的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西漢中期,漢賦全盛期。 漢武帝初年———西漢中葉。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公元前87)漢景帝之第9子,17歲即位,在位55年。繼承了「文景之治」的政策,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漢帝國達到強盛的頂峰。劉徹極重視文化,大量徵召文人賦家入京,用名利鼓勵他們創作。

他本人也酷愛辭賦,有《李夫人賦》、《秋風辭》兩篇賦流傳下來。還有《瓠子歌》二首,風格雄豪質樸,氣勢巨集偉,為難得的帝王之作,收入《樂府詩集》。

散體大賦階段。賦的鼎盛期。

盛行鴻篇鉅製的大賦。作家作品最多。國勢強大,君主提倡,「興廢繼絕,潤色鴻業。

」(班固《兩都賦·序》)多描寫帝國威震四方的國勢、繁華的都邑、豐饒的物產等。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班固的《兩都賦》等。

第三階段:西漢後期到東漢中葉,漢賦轉變期。 漢賦的轉變期,從思想內容到體制和風格都開始轉變。

此時歌頌國勢聲威、美化皇帝文治武功,專以鋪採摛文為能事的大賦逐漸減少,抒情詠物的抒情小賦興起。

轉變原因:社會狀況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賦雖數量不多,但很有價值,突破了彼此沿襲的賦頌的傳統,成為六朝抒情賦的先聲。

第四階段:東漢中葉至末年,是漢賦的衰落期。

東漢中葉後,宦官外戚專權,政治腐敗,國力衰微,禍亂頻起。文人寫作態度發生變化,賦體題材有所擴大。反映社會黑暗現實,譏諷時事的短篇小賦興起。

開始這一轉變的是張衡的《歸田賦》,還有蔡邕的《述行賦》、禰衡的《鸚鵡賦》。最具代表性的是趙壹的《刺世疾邪賦》

在歷史上關於漢賦的產生,特徵,和代表作品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漢賦的產生。

中國漢代文體。作為文體名稱,它淵源於 荀子 的《賦》。作為哲學思想與文學體制,它直接受到黃老思想、屈宋楚辭和戰國恣肆之風的極大影響。

由於漢帝國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為漢賦的新興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統治者對賦的喜愛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爭相以寫賦為能事,漢賦遂成為漢代400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

二、漢賦的特徵。

1、語句上以。

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

2、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3、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4、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5、大量運用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三、代表作品。

賈誼 《吊屈原賦》(後被視為「文」)《鵩鳥賦》

枚乘 《七發》(後被視為「七體」)《柳賦》《梁王菟園賦》

司馬相如 《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

揚雄 《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蜀都賦》

馮衍 《顯志賦》

班固 《兩都賦》《通幽賦》

張衡 《二京賦》《思玄賦》《歸田賦》

左思 《三都賦》

5樓:網友

在漢朝時文學家以出資為基礎,創造了辦事辦文的綜合文體,賦。

6樓:阿休and阿呆

漢賦是在漢朝湧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鋪採摛文」;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

代表作:賈誼 《吊屈原賦》(後被視為「文」)《鵩鳥賦》枚乘 《七發》(後被視為「七體」)《柳賦》《梁王菟園賦》司馬相如 《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楊雄 《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蜀都賦》馮衍 《顯志賦》班固 《兩都賦》《通幽賦》張衡 《二京賦》《思玄賦》《歸田賦》左思 《三都賦》

漢朝 漢賦的寫法

7樓:書海閒客

呃……肯定的來說,一般人是無法寫出真正的漢賦的,因為賦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極盡鋪成敘事!簡單來說,就是寫一件事要從方方面面,尤其是引經據典來說它,這對於文學,呃,不僅僅是文學,應該是學識的要求太苛刻了。

所以,真要仿寫太困難了點。

不過呢,也有變通之處,其實抒情小賦已經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學性很高的抒情散文體了。那麼如果要寫這種山寨版的話,其實也可以的,我以前也幹過一些,雖然不是很得要領,但還是總結出一些經驗,以供參考:

首先,文章樣式應該是駢散結合的,散文字暫且不論,但是一旦抒情,務必要鋪成開來,竭儘可能地使用對仗,對偶,尤其是排比;更進一步的話,遣詞用句修飾也要古樸一點,如能引用一些成語,名句,故俗那是最好,如果不行,至少要押韻一點。

其次就是「兮」字的運用,其實這個字可用可不用,應為它是從屈辭裡流傳開來的,並不意味著漢賦的代表,如果要用,一般來說用在前半句末,當做「……啊」的意思,自己改一下就行。

最後,文句的格式長短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但是一般還是不要長於10字為好,前後可以使用完全對仗,也可以用短長式,這樣更具張力。

如:堆辭砌句,雕龍秀鳳,多為畫蛇添足,縱八斗才幹,亦難抒千古無盡之感;裁句凝神,立骨點睛,想大鵬扶風,方盡顯逍遙言外之意……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8樓:紫衣士

渲染手法。

用大量形容詞鋪排。

漢賦是什麼和什麼結合的文學形式

9樓: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賦是詩和散文結合的形式,介於詩和散文之間。

漢賦就是漢代的賦,兩漢400年間,一般文人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寫作,因而盛極一時,後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漢代文學的代表。

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

秦觀的《鵲橋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鵲橋仙 秦觀的創作背景 此詞是秦觀為寄情長沙義倡而作,寫於湘南郴州,時間是宋哲宗紹聖四年 1097 的七夕。紹聖三年 1096 春,秦觀從監處州酒稅削秩編管郴州,長沙是必經之路。秦觀南遷,取道長沙,訪潭土風俗,邂逅了這位藝妓。秦觀觀其姿容既美,出語真誠,遂亮明身份,藝妓又...

的作者是於什麼時候在什麼背景下寫的

1602年開始寫作長篇 堂 吉訶德 1547年10月9日生於卡斯蒂亞的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鎮一破落貴族家庭,堂吉訶德 1616年4月23日卒於馬德里。父親是位潦倒終生的外科醫生。由於家境貧困,只上過中學,以後隨四處行醫的父親過顛沛流離的生活。1569年起充當一紅衣主教的侍從,前往義大利,遍遊羅馬 米蘭...

顧城的詩作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表現的是什麼主題

遠和近 一詩,是詩人對不正常生活的本質發現.此詩初發表時,被視為難懂的怪詩.按照當時僵化的閱讀方式,人們已被習慣鈍化的思維模式,此詩確實難於解讀.因為在目光可視之間,你與我的距離不可能遠於你與雲的距離.可詩人為什麼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呢?原因是詩人所寫的是一種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種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