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哪裡

時間 2023-06-09 19:09:04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1樓:開發自性

第一句:習性造就命運、定數,習性不改就逃不脫命運的安排。

第二句:能夠伏住習性、引導習性即是道。

第三句:伏住習性的過程就是「教學」,是以身作則,是「身教」,是做出樣子給眾生做示範,使眾生覺悟。

2樓:法華三昧

中庸第一章。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後面還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那麼「中」就是本,其用就是「性」,完全合於性就是得道,就是「和」。一般人需要教育和培養,就是修道,就是教,佛教的教,本義恐怕也是這個意思。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意思是什麼?

3樓:蘇嘉愛娛樂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意思是: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

出自《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翻譯: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

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

教育論述。《中庸》是一篇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它涉及的教育論述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1、關於教育的本質與作用。

中庸》開頭便說修道即為教育,而教育的作用則在於「率性」,順著先天的善性發展,儘量把天賦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體現出來。這是思孟學派「性善論」的思想。

2、關於教育教學過程和步驟。

博學」就是廣泛的學習;「審問」即對博學中的內容詳細地問其真偽;「慎思」即對審問的內容進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確分辨存在的問題,明確努力的方向;「篤行」即切實的實行,使觀念和行為得到統一。

3、關於教育途徑。

發掘人的內在天性,達到對外部世界的體認;是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求知,以達到人的內在本性的發揚。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什麼意思?

4樓:寸言踐道

歷史上,佛教根據三本偽經,問了道教三個問題,道教說不知道,說了三遍,然後就去當和尚了,道教書籍被毀。這儒教的經書,我是不敢輕易解讀的,他說是啥,就是啥。

5樓:匠欣獨運

出自《中庸》。

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

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

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引自月牙山人《中華心法》

中庸的把握心得:動中取恆,靜中就重。不辭中道,不偏不易。 強為之名曰道,強為之形曰一。世人為勸向上,多取正義,然而道若為物,其形為一。

6樓:在珍珠泉打麻將的木槿花

這段出自《中庸》的名言,講述了以誠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誠而明悟了天理,這叫作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內心真誠,這叫作教化。

真誠就會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會真誠。 真誠是社會與生的大道是無法分離的。真誠既是天道執行的法則,又是人道執行的法則。

譯文: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這個道,不能離開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正道了。

7樓:

「天命之謂性」出自《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原文:天命之謂性,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8樓:歐陽永芬亢秋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聶文濤譯:

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內容。

2、常見的其他翻譯及分析。

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發展出來的。

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屬於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於本性。所以,聶文濤認為等於本性是孟子的觀點而不是中庸的觀點。

9樓:網友

廣東佛將菠蘿包,哈哈哈哈。

天命,就是天理。

天理,涅槃經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

善,捨己為人。

惡,損人利己。

仁,諸惡莫作。

義,眾善奉行。

道,仁義正道。

德,明辨是非。

天理,就是仁義道德。

天命之謂性,天理,就是人性。

率性之謂道,帶著人性,仁義道德,就是正道。

修道之謂教,修仁義道德,就是禮教。

10樓:網友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儒家所提倡的是人性本善,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壞,都是源自後天環境。因此,天命之謂性,中間的性,即是指的人生來具有的善的本性,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同時,要保持這種善的本性,就要率性之謂道,即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不被周圍環境所影響。人生下來,加上後天社會、家庭的教育、社會的教育、各種的影響,心思齷齪了、髒了,或者歪了,必須要把它糾正過來,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把它改過來,所以修道之謂教。

這裡的教,指的是教育。古人在解釋教這個字時,將其視為效法的「效」,效也有著學的意思。因此,這句話指的便是,修道是教育的目的,而教育也是將人同其他生物區別開來的特徵之一。

人們通過後天的學習,得到了思想、文化,有能力將壞的一面扭轉修改過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歐陽永芬亢秋 這是 中庸 開篇的一句話.1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 正義 引 漢書董仲舒傳對策 曰 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2 古語 之謂 不同於 謂之 甲 謂之 乙,甲就...

「率性之謂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率性之謂道 意思是按照天性去辦事情。也可解釋為,遵循本性,也屬於道的內容 中庸 之道 這是 中庸 對道的重要描述。中庸 原文是 天命之謂性 註釋 1 率,循也 循性行至是謂道。2 之謂 不同於 謂之 甲 謂之 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 之謂 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陳瘦瘦 翻譯 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 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出自文言文 子游問孝 孔子認為更重要的是孝要產生於內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顏悅色才是真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