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善若非
李典在曹營任職過最高的軍銜可能就是捕虜將軍了。他可以說是智勇雙全,參加過六次戰役,其中四次勝利。
2樓:關譯麟
任過中郎將、捕虜將軍,他雖然武功高強,但卻不喜歡爭鬥,喜好研究人文歷史。
3樓:大超說教育
李典在曹營是中郎將的官職。武功還是很不錯的,是一流高手。
話《三國演義》人物:李典
4樓:夢之緣文化
李典】三國時山陽鉅鹿人。字曼成。他是曹操手下一名有勇有謀的將軍。
在曹操發矯詔時,他投靠了曹操。曹操一直很器重他。告謹含在隨曹操剿滅羊山營中餘黨時,他飛馬直入敵陣,生擒首將黃劭,大敗黃巾軍,英雄之氣躍然紙上。
李典也是一位有謀略的將軍,但在很多時候李典的先見之明和謀略都沒有發揮作用,這不能不說是曹軍的乙個損失。曹襪笑操平定袁紹後,常有奪取荊州之意,特命李典協同大將曹仁並降將呂曠、呂翔領兵3萬屯駐樊城,虎視荊州。呂曠、呂翔貪功輕敵被殺。
曹仁起兵報仇,李典感覺貿然進兵,恐不能勝,就極力勸阻,說「劉備人傑也,不可輕視,」曹仁不聽,引軍攻打新野,他見劉備軍勇猛,再諫曹仁退回樊成,險些被斬首。後來曹仁誤中理伏,「曹仁死戰,李典保護曹下船渡河。」才得以逃脫,劉備在新野招兵買馬,勢力日增,曹操派晌並大將夏侯惇領兵10萬征討,李典為副將隨往,在博望坡,夏侯惇不聽勸阻,強行進兵。
當兵至狹窄處,他見兩邊盡是蘆葦,已知中計,忙叫手禁趕去提醒夏侯惇以防火攻,但為時已晚,回來後,諫言有功,受到了曹操的獎賞。獎雖獎了,但李典的戰略見識沒有發揮作用,致使曹軍損失慘重。李典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在關鍵時刻能表現出很好的個人品德。
他作為副將協助張遼守合肥,本就與張遼不和。當孫權引10萬軍攻打合肥時,李典被張遼「決一死戰」行為所感動,便拋棄個人恩怨,盡心輔佐張遼抵禦東吳軍馬。在與東吳軍交戰中,他箭射吳將宋謙,配合張遼、樂進伏擊孫權,殺得吳兵大敗而逃。
三國李典才能如何?
5樓:匿名使用者
李典,字曼成。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鉅野)人。史載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
在軍中被稱為長者。李典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去世。
魏文帝繼位後追號愍侯。
一、智謀:能識破徐庶、諸葛亮之計。
1、在樊城之戰,卻說曹仁輸了一陣,方信李典之言;因復請典商議,言:「劉備軍中必有能者,吾陣竟為所破。」李典曰:
吾雖在此,甚憂樊城。」曹仁曰:「今晚去劫寨。
如得勝,再作計議;如不勝,便退軍回樊城。」李典曰:「不可。
劉備必有準備。」仁曰:「若如此多疑,何以用兵!
遂不聽李典之言。而後曹仁丟失樊城。曹仁若聽李典之言,怎會中徐庶之計???
2、還有在博望坡之戰夏侯敦只顧趕殺敵軍。于禁、李典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
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
禁曰:「君言是也。吾當往前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後軍。
李典便勒回馬,大叫:「後軍慢行。"
二、武藝:與關、張、趙交手皆可全身而退。
1、曹操曾說過:「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可見李典是一員猛將。至少在曹操眼中不比許褚、張遼、樂進要差。
2、在樊城之戰中曹仁命李典出陣,與趙雲交鋒。約戰十數合,李典料敵不過,撥馬回陣。李典能與趙雲交馬十數合而且只是料敵不過,而不是招數上的失敗。這點比起于禁。
八、九合敗馬超就要強的多!
3、樊城中計後,說岸上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曹軍死戰,李典保護曹仁下船渡河。在全軍大敗的情況下李典猶能與猛將張飛交戰並救曹仁過河可見李典武藝與張飛相差不遠。
4、博望坡之戰曹軍敗退時且說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羽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
此戰李典在孤身一人士氣低落情況,且在狹窄的博望坡中,能從關羽身旁殺出,足以見其混戰能力極強!
而在逍遙津之戰時,張遼、李典、樂進三人素不睦。遼恐其不從,李典慨然而其曰:「將軍如此,典豈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
願聽指揮。」於是李典與張遼、樂進在逍遙津大破孫權。李典在關鍵時刻,能以公費私,足見其大義也!
哀哉!曼成!痛哉!曼成!惜哉!曼成!
陳壽評價李典:「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
6樓:匿名使用者
李典是病死的。
他作戰能力算是比較突出,但是不是名將。
同時他對政治大局把握的比較好,而且為人儒雅。
7樓:原始社會好朱安
逍遙津之戰,張遼主帥!李典副帥!
三國演義裡姓曹的有誰,三國演義中姓曹的有哪些
環球誠信分享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漢相國曹參後代,小字阿瞞,任丞相,魏王。曹嵩,字巨高,曹操父,夏侯敦叔父。靈帝時任大司農 大鴻臚,太尉。曹騰,字季興,嵩養父,中常侍大長秋。曹德,操弟。曹昂,字子修,操長子,豐愍王,張繡叛亂時戰死。曹琬,昂繼子,豐愍王。曹廉,琬子,豐愍王。曹安民,操 張繡叛亂時...
三國演義中《曹植九步詩》的故事,三國演義人物評價
繼潤 是曹植七步成詩。七步成詩,漢語成語,意思是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 文思敏捷。世說新語 文學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曹植是曹操的三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
三國演義是什麼生肖,三國演義指什麼生肖
虎 虎也 山君也 諧音三君 就是3個皇帝 所以三國 三國演義 描繪了三國時代的一幅政治風雲的彩色畫卷,是一個龍爭虎鬥的戰爭史詩.著重表現的是從東漢末年到晉朝將近一個世紀多個政治集團間錯綜複雜緊張尖銳的鬥爭.這種鬥爭發展成為連線不斷的對政治權力的爭奪和軍事衝突,展示出一幅幅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戰鬥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