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許玉麟(1946——1991),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人。1957年在廣州市紅書路賣哪坦中學讀書,1959年考入廣東粵劇學校,主學小武行當,並學花臉和醜生行當的表演藝術。
1968年參加廣州粵劇團工作,不久即在現代戲「智取威虎山」劇中飾演楊子榮,獲得成功,奠定了他擔任主要演員的地位。此後20多年間,許玉麟先後在廣州粵劇團屬下的多個演出團體擔任主要演員,主演劇目達數十多個,主要有現代戲《沙家浜》、《杜鵑山》、《蘭苑恩仇》、《李雙雙》、《幾番風雨風番情》、《秋月娟娟》、《山鄉風雲》和古裝戲《賣油朗獨佔花魁女》、《刁蠻公主戇附馬》中桐、《恨鎖唐宮》、《醉打金枝》、《郭子儀祝壽》、《西域風雲》、《鳳閣雙姝》、《夜戰馬超》等,其中多個劇目曾獲廣州市匯演的演出獎,並多次榮獲個人表演獎。
許玉麟演技精湛,擅長小武行當的表演藝術,同時又注重角色內心感情的表現。他在粵劇舞臺上塑造的人物藝術形象充實豐滿,透視陽剛之氣,給觀眾緩族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他還具有優越的演員外型,器宇軒昂,神采英偉,是粵劇舞臺上不可多得的色藝雙全的從武人才。
1980年以後,他先後隨團到美國、新加坡和香港、澳門演出,他的技藝受到海外和港澳地區廣大觀眾的讚許。
許玉麟為國家二級演員、廣州戲劇家協會會員,1983年獲廣州市頒發的立功證書,1991年9月因病逝世,終年僅45歲。
2樓:匿名使用者
粵劇戲曲表演在石井有著悠久的歷攔世史,是白雲區石井街的傳統文化專案,深受人民喜愛。近年來,粵劇、曲藝發燒友和各種型別的私夥局、曲藝社更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使戲曲表演這朵奇芭在石井街內得到肆意盛放。
當天的聯演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傳統的粵劇摺子戲和粵劇小品表演雹塵,也有新興的文體功夫扇表演。活動吸引了簡肆肢數百名當地居民和外來工前來**,演員們風趣、滑稽的精彩表演引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喝彩聲,整場活動洋溢著喜慶、詳和的節日氣氛。
經典的粵曲 粵劇
3樓:幸福的吖慢
《帝女花》
紫釵記》西樓錯夢》
牡丹亭驚夢》
三笑姻緣》李後主 》
雷鳴金鼓戰笳聲》
柳毅傳書 》
樓臺會》九天玄女》
山伯臨終》客途秋恨》《三看御妹 》《醉打金枝 》《昭君出塞。
粵劇的精彩唱詞
4樓:可以
《詠越劇》尺調絃下哀婉情,起調拖腔意無窮。江南靈秀出鶯唱,啼笑喜怒成雋永。
經典粵劇有哪些?
5樓:網友
一、《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十八相送》
演唱:黃少梅、梁玉嶸。
二、《平貴別窯》
演唱:羅品超、曹秀琴。
三、《秋墳》、《多情燕子歸》
演唱:小明星。
四、《打銅鑼》、《拉郎配》、《借靴》
演唱:文覺非。
五、《夜戰馬超》、《武松打虎》
演唱:白燕仔。
六、《願為蝴蝶繞孤墳》
演唱:芳豔芬。
七、《鴛鴦淚灑莫愁湖》
演唱:馮剛毅、吳瓊玉。
八、《胡不歸》之《慰妻》
演唱:彭熾權、曾慧。
九、《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洞庭送別》、《牧羊哀話》
演唱:羅家寶、林小群。
十、《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演唱:文千歲、李寶瑩。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乙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1]
經典粵劇有哪些,經典的粵曲 粵劇有哪些?
粵劇的經典劇目有 繼承了民間傳說 京劇崑劇等著名劇目,加上唐滌生所創作的劇目,使著名粵劇非常豐富。由於部分劇目受到非常喜愛,隨著新 的誕生,這些著名粵劇被拍攝成電影 電視劇 話劇,甚至 劇。例如唐滌生名劇 帝女花 紫釵記 牡丹亭驚夢 雙仙拜月亭 再世紅梅記 蝶影紅梨記 香羅冢 紅了櫻桃碎了心 血染海...
粵曲 粵劇的區別,粵曲和粵劇的不同點
天藍夜叉 粵曲廣東最大的地方曲種。流行於廣東 廣西的粵語地區 港澳及海外粵籍華僑聚居的地方。源於戲曲聲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樂工清唱而萌發。同治初期,經失明女藝人 師孃 繼承發展趨於成熟。後由自彈自唱發展為用樂隊伴奏。樂器主要有高胡 揚琴 琵琶 月琴 嗩吶等。粵劇又稱 大戲 或者 廣東大戲 粵劇...
介紹經典粵劇
帝女花 昭君出塞 荔枝頌 紅燭淚 夢斷香消四十年 紫玉釵 分飛燕 遊園驚夢 等等 馮木桂好 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最初興起於廣州 佛山一帶,現主要流行於廣東 廣西 臺灣和香港澳門等地。由於海外的華人有許多是廣東人的後裔,所以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