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淬火與滲碳的區別

時間 2025-05-13 15:25:14

1樓:仲秀芳沙秋

兩者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滲碳一般是為了提高表面的耐磨性,隨著碳濃度友芹的增加,耐磨性也好。滲碳後不淬火。

得到的高碳鋼正火組織,在碳濃度足夠和冷卻速度足夠緩慢的情況下得到網狀碳化物+珠光體組織,這種組織是起不到耐磨作用的。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調質處理。

本身就是淬火+高溫回火,淬火是得到儘量多的馬氏體。

組織,得到高硬度,回火是為了馬氏體二次分解形成索氏體,以便得到良好的機械效能。

滲碳+淬火是為使產品得到良好的耐磨性,一般齒輪類、磨削軸類採用滲碳淬火處理。但是還有一些提仔告備高扭力的產品採用該工藝念毀,比如凸輪軸,但是隨著感應淬火的逐步發展,這用工藝採用的越來越少。

2樓:尤潔留寅

重要的一點:表面淬火不改變表面材料成分,改變的只是組織結構。

而滲碳是化學表面改性,改變材料表面成分及組織形貌11.表面淬火:通過快速加熱與快速冷卻達到淬火目的,使表層淬硬為馬氏體,而心部組織不變。

2.滲碳:為增加表層含碳量,巨集團形成一定碳濃度梯度,後續進行淬火、回火蔽腔橘可以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

3表面淬火:一般所需時間短,而滲碳生產週期較長。

中國石油大學(華圓檔東)

3樓:軸承小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目的不同、應用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表面淬火。

是將工件表層快速加熱,在熱量尚未及大量傳到內部的情況下,宴蔽使表層達到淬火溫度,迅即淬冷,獲得預定淬火組織的淬火工藝。

2、淬火。淬火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從而獲得以馬氏體為主的不平衡組織(也有根據需要獲得貝氏體或保持單相奧氏體)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方法。

二、目的不同。

1、表面淬火。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而心部仍具有較高的韌性。

2、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廳祥宴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扮銀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效能。

三、應用不同。

1、表面淬火。

機床主軸,齒輪,發動機的曲軸等。

2、淬火。淬火工藝在現代機械製造工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車、飛機、火箭中應用的鋼件幾乎都經過淬火處理。

滲碳淬火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4樓:分享社會民生

滲碳和淬火是金屬材料常見的一種熱處理工藝。

它可以使滲過碳的工件表面獲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採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

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

的單相奧氏體。

區,保溫足夠時間後,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羨答瞎原子。

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

相似的還有低溫滲氮。

處理。這是金屬材料常見的一種熱處理工藝,它可以使滲過碳的工件表面獲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5樓:當代教育科技知識庫

鋼鐵整體熱飢橋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複雜,如肢首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如滲碳淬火,零件要求滲碳層比較厚時,滲碳溫度可以採用930~940℃,而零件屬於薄壁易變形渣數類且滲碳層要求較淺時,滲碳溫度可以選擇850~860℃,甚至可以用830℃滲碳。

合金結構鋼進行表面淬火有什麼變化

合金結構鋼的表面進行表面淬火,會使表面的分子重新的排列,這樣就會使分子的剛性增強,但是它的彈性卻變得非常的弱,所以說像這種物質它只能是寧折不彎的。合金結構剛進行表面淬火它們的變化就是說它如果進行這個表面處理的話,那麼它的一個火焰就是非常大了,而且它的一個光光效是非常強的。表面淬火以後,顏色會有變化,...

高頻淬火與中頻淬火的區別是什麼,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鄭州華韻電磁科技 一 頻率範圍區別 1 中頻 頻率範圍一般在1khz至20khz左右,典型值是8khz左右。2 高頻 頻率範圍為一般40khz至200khz左右,常用40khz至80khz。二 加熱厚度 1 中頻 加熱厚度約3 10mm。2 高頻 加熱深度或厚度約1 2mm。三 用範圍 1 中頻 多...

什么是淬火鋼,什么是滲碳鋼?兩者區別

淬火鋼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 亞共析鋼 或ac1 過共析鋼 以上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 或ms附近等溫 進行馬氏體 或貝氏體 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 銅合金 鈦合金 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