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朋聞凝
自己念含看侍高段咯老譽~~
儒家的孝經有哪些?
2樓:星空的花朵
有以下的;1.子曰。苟志於仁矣。
無惡也。2.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3.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5.有德者。
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
不必有仁。6.志士仁人。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7.
當仁。不讓於師。8.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9.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10.克己復禮。1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
在家無怨。12.愛人。
知人。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13.居處恭。執事敬。
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14.克。伐。
怨。欲。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6.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17.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18.事父母幾諫。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9.朝聞道。夕死可矣。
20.吾道一以貫之。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21.予一以貫之。
2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3.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德不孤。必有鄰。
26.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27.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孝經是誰寫的?
3樓:近視矯正專家
二十四孝經》中的故事,包括:忠孝雙全,望雲思親,上書救父,綵衣養親……等一系列的故事,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孝」之道,"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纖碰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褲睜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
著作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胡豎歲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
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圖》,乃陳少梅先生41歲時盛年之傑作,其題材不多見,筆墨工雅,設色清麗,非同尋常,故堪稱國之重寶。
另有,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因此《朝花夕拾·二十四孝經》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分享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
而個人結合目前社會對孝的認識和體現所理解,孝是後輩對長輩的尊重,是理所當然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孝經全文
4樓:網友
孝經原文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5樓:揭鵬濤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是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名又和睦。
6樓:小表妹娛樂
《孝經》全文誦讀,一起來聽一聽吧。
《孝經》是誰寫的
在歷史的座標上,孝經 的生命之流,或喧騰,或潺緩,或幾乎斷流,但一路流著 淌著 盤桓著,一路真實地映現時代的風光,一路忍受著歷史風雨的侵襲。孝經 之河的兩岸擁立著孝文化之長林,只不過時或茂密蔥蘢,時或稀疏凋零,時或遭受砍伐。然而陰霾過後,陽光總是不會忘記繼續照耀著它們。確實,孝經 有太多的謎。若追問...
孝經的意義及對人生的理解
盡責的木子老師 孝經的意思主是孝道,而 孝道 的基本內涵包括以下五點 1 珍重生命 孝經 開篇即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天地之間人為貴,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因而珍惜生命,是行孝盡孝的開始,是最基本的孝。孝經 中說 天地之性 生 惟人為貴。保全好父母給以的...
陳浩民版的《封神榜》中哪吒背的孝經是哪些內容?並且幫忙解讀一
圈圈愛浩民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你可以去民吧找完整版的! 最佳答案 孝經原文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 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