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賦比興,賦比興的作用是什麼?
1樓:分享美好生活的小精靈
賦,就是平鋪直敘,把人的思想感情及有關事物平鋪直敘的表達出來。《農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用平鋪直敘的方法。
比,就是類比,與比喻有些相似,但不完全等同於比喻。《鳴鶴》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治國賢人,《碩人》用柔荑比喻美人之手。
興,就是先言他物,再言此物。《孔雀東南飛》中,有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就是先說孔雀,來引出主人公劉蘭芝,對家庭對自己丈夫焦仲卿的依依不捨的心情。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賦比興有什麼用?
2樓:老墨說史
1、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現在的排比修辭方法。如《七月》敘述農夫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賦。
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2、比:比喻。相當於現在的比喻修辭方法。
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 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於人們聯想和想象。
3、興:託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現在圓此伍的象徵修辭方法。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扒搏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例子:1、《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
譯文: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玉器。
2、《詩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運用興。
譯文:桑樹葉兒未落時,枝葉繁茂色澤潤。
3、《詩經》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譯文:生離死別好悽苦,先前與你有誓言。緊緊拉著你的手,與你偕老到白頭。
「賦、比、興」的意思?
3樓:乾萊資訊諮詢
1、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
2、比:類比。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
3、興: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有一定聯絡。比興手法可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韻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液巧虛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最早的記載見於《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
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後來,《毛詩序》又將「六詩」稱之為「六義」:「故詩有六義焉:
風、賦、比、興、雅、頌。」
擴鬧燃展資料
它的積極意義:
通過長期地研究和**,不僅認識到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表現方法各自的特點,它們在文學創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而寬談且認識到廣博的生活閱歷、真摯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現等等對於它們的重要性,以及意餘言外的濃郁詩味對於讀者產生強烈美感的重要性。
這樣,就使得關於「賦、比、興」的藝術思維和表現方法在理論上的認識日趨深刻和完善,在創作中的表現和運用日趨豐富和完美。這些對於創作規律的認識,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
賦、比興有什麼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關於賦、比、興的含義,歷來眾說紛紜,宋朝朱熹的解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朱熹曾雲: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1)賦。實際上就是為了突出主題物件所作的描寫。通常是一系列排比句式,而且多用驕文,看上去非常絢麗奪目。
比如《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巨集茄敷。」
2)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起著將情感擴大或者縮小的作用,又或者是以較為委婉的方式來表達不方便直接表達的感情。比如李白《蜀道難皮擾》中有「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採用蔽握察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以獸行來比擬人的作為,在略有誇張的同時,充分宣洩著詩入內心的憤懣。
3)興。即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具體說來,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起興主要有兩種效用。其一提出中心,奠定全文的基調。其二「引起」讀者「興趣」。
什麼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什麼是《詩經》的賦比興手法 並各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抄白楣 賦比興,詩經 中運用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根據 詩經 的創作經驗歸納出來的詩歌表現手法。最早記載見於 周禮 春官 大師 教六詩 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賦 平鋪直敘,鋪陳 排比。相當於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比 比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這裡有兩種說法,分...
《詩經》中的賦比興怎麼理解,詩經中的「賦比興」是什麼意思?
興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簡單說就是要一個引子引出自己想描述的內容。比 以此物比彼物。簡單說就是用比喻的手法賦 鋪成敘事,就是對所敘之事鋪來。詩經中的 賦比興 是什麼意思? 1 賦比興 賦比興是 詩經 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 詩經 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賦比...
詩歌的賦比興是什麼,詩經中的賦比興是什麼意思
賦 平鋪直敘,開門見山。比 比喻。興 起興,先言他物。借它物來引出所要描繪的事物的描寫。參考資料 http 賦 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 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 事態現象 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