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憫農》外李紳還寫過什麼詩

時間 2025-05-28 19:10:12

1樓:澤速浪

宿揚州》唐李紳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 嘹唳塞鴻經凳尺猛楚澤棗橋,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 今日市朝困迅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滿意。

李紳的憫農兩首的全詩是什麼?

2樓:小楊同學解析電視劇集

《憫農二首》

唐代 李紳。

原文: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其一。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憫農的兩首詩,是什麼樣的?要唐代李紳的。

3樓:拓荒信

。李紳《憫農》一。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

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un), 國內由於飧字用的很少,是個冷僻字,當初為了讓詩歌更通俗易懂,改為餐了。

譯嫌公升亮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李紳《憫農》二。

春 種 一 粒 粟 ,芹寬。

秋 收 萬 顆 子 。

四 海 無 閒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

註釋】 1.憫:憐憫。 2.粟:(sù)穀子;栗粟。 3. 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譯文】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沒有飯笑廳吃而餓死。

4樓:阜寧縣碩集鎮

憫農二首。李紳 〔唐代〕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念碧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前顫卻仍有勞苦農民被慧高敗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公尺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

李紳的憫農二首詩原文是什麼?

5樓:韓琴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其一原文如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而組詩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李紳除了《憫農》,還創作了什麼作品?

6樓:寄情以言

李紳是唐朝宰相,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他筆下曾寫就了詩歌百篇,但是大部分都在時間的長河中遺失了,除了我們熟知的憫農二首之外,他還有少許詩作流傳了下來,比如:

寒松賦是李紳所寫的一首以景抒懷的小作,原文大意為,青松長在了岩石的一側,人們看不見它,在樹木鬱鬱蔥蔥的時刻,它的光輝被宴畢遮蓋了,但是它並沒有妄自菲薄而是堅持自我,在大雪紛飛,臘月寒冬,萬木凋零之時,它仍舊以堅韌挺拔、崔意盎然的姿態屹立在岩石上。這首詩寫成於李紳被貶為司馬時期,他借用青松來慰藉自我,來告誡自己明珠不會蒙塵,有才能之人永遠不會被打倒,詩作字字寫松卻字字不離人,是借物喻人的典範。

這首詩是給唐朝詩人章孝標的贈詩,收錄於全唐詩當中,詩文大意為,假的金子需要華美的包裝,而真金卻對此不屑一顧,十年寒窗苦讀才有可能換來金榜題名,那你為什麼不想著用功讀書積累知識,而是終日想著虛無縹緲的遠大志向呢?李紳和章孝標早有淵源,早在李紳還在揚州做官之時,就被章孝標的才能所折服,他寫這首詩,也是為了勸誡才子,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夠繼續努力。

這首詩是李紳擔任宰相之後,回到自己曾經任職的揚州城時所留下的詩作,詩文以自己對揚州城的所見所聞為引子,借用江、大納鬥雁、落葉等意象來烘托出悲涼衰敗的景象,最後一闕則直接點題,表明今日的揚州城已經沒有往日的風光,揚州城的社會風俗也已經完全改變。詩人用這首詩來表現自己內心的落寞和對自己的官途洞祥磨的迷茫與悲傷。

關於李紳的詩作,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7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李紳是唐代的詩人和宰相。創作了很多唐詩,除了憫農之外還有樂府詩集。後來捲入了朋黨之爭,被罷免。

8樓:行秦

有《南梁行》、《句》、《長門怨》、《賦月》、《重別西湖》、《宿瓜州》等等。

9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他還創作了寒松賦,答章孝標。宿揚州唐代。我覺得他真的很有才華。也很有實力。

憫農(李紳)的內容,憫農李紳全詩解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棵種。四海無閒田,農夫尤餓死。註釋 粟 泛指穀物。四海 指全國各地。閒田 荒蕪了的田地。詩景 春天裡種下一粒種子,秋天就能收穫一萬顆種果實。全國都沒有閒置的田地,可是農民還會被餓死。簡析 作者用 一粒粟 和 萬棵種 描寫農民的辛勤勞動和果實豐收,接下來陳述全國到處長滿莊稼,農民勞動...

李紳為什麼要寫憫農,李紳為什麼寫《憫農》

徭添初聽筠 李紳想反映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農民辛勤耕作,糧食豐收,但遭重重壓榨剝削,最後自己吃不到自己種的米,活活餓死,秋收萬顆子 而 農夫猶餓 死 的強烈對比,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全詩分析 第一 二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以 春種 秋收 概寫農民的勞動。從 一粒粟 化為 萬顆子 形象地寫...

李紳為什麼寫《憫農》,李紳寫《憫農》是因為 。他寫《憫農》是為了 ,從中可以看出李紳

李紳想反映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農民辛勤耕作,糧食豐收,但遭重重壓榨剝削,最後自己吃不到自己種的米,活活餓死,秋收萬顆子 而 農夫猶餓 死 的強烈對比,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全詩分析 第一 二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以 春種 秋收 概寫農民的勞動。從 一粒粟 化為 萬顆子 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