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著名和尚詩人賈島。
唐代詩人。漢族。字浪(閬)仙。
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
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有一次,賈島騎驢橫過長安大街,時適秋風正勁,落葉遍地,賈島詩興大作,即景吟「落葉滿長安」。賈島更思屬聯,杳不可得。忽然,他想到「秋風吹渭水」,喜不自勝。
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時,京兆尹劉棲楚「駕到」,賈島閃避不及,唐突了京兆尹的儀仗隊,結果被抓去關了一晚。
又有一次,賈島騎蹇驢訪李款幽居,於驢背上得詩句「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中樹鄭扮,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又覺得「僧敲月下門」似乎比「僧推月下門」更能襯托環喊歷灶境的幽靜。賈島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在驢背上邊吟詩邊舉手作推敲之狀,反覆品味,結果又無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
於是乎賈島便被眾衛士擁至韓愈跟前,賈島具實稟報事情原委後,韓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議他改「僧推月下門」為「僧敲月下門」。於是二人又並轡而行,共論詩道,結為布衣之交,後來韓愈又勸他還俗應舉,並贈詩「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風雲頓覺閒,天恐文章渾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賈島為此名聲大著。
又傳說賈島進士及弟後寓居僧法乾的精舍,與姚合、王建、爛爛張籍、雍陶等,為琴樽之好。有一天,唐宣宗微服初訪,行至寺前,聞鐘樓上有吟聲,便上樓於賈島案上拿起詩篇便讀,賈島不識宣宗,又一把搶過來,責怪道:郎君慣於鮮肉美酒,何能吟詩。
宣宗不露聲色,默然下樓而去。事後賈島得知是唐宣宗,便到朝廷請罪。沒幾天,賈島便被貶為遂州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西)主簿。
2樓:匿名使用者
寒山子。他寫了很多詩的。我空間有寒山子和拾得大士的對話。
3樓:匿名使用者
最出名是近代的蘇曼殊,李叔同!都是近代著名的詩人!
4樓:匿名使用者
有啊很多,不止歷史上,現代、當代也有啊、
看破紅塵當尼姑的詩句
5樓:
惠能2、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滿江紅-小住京華》清代:
秋瑾3、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金朝:元好問4、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5、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雜詩》 魏晉:
陶淵明6、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7、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8、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和尚是怎樣看破紅塵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的。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乙個問題:
人覺得乙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李浩然。
7樓:匿名使用者
哎呀!何必嘛!去當什麼和尚嗎? 有什麼想不開的嘛!和尚是他們處在清淨的環境中 一天什麼也不去想 只知道去學習什麼佛理!時間長了自然就象所謂的看破紅塵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看破紅塵 即看不破 高深吧 分。
9樓:匿名使用者
改變心態,用另一種視角回望過去的事情。
10樓:美味佳餚食指大動
真正的和尚是看破紅塵走下凡的人。
夢州城歷史上有沒有,歷史上有沒有陳真
你應該問的是楚州城吧 中國隋朝時設定的州,在今江蘇省境。東晉義熙七年 411年 置山陽郡,治山陽縣。隋朝開皇初年,廢除山陽郡。開皇十二年 591年 置楚州 今江蘇淮安 轄境相當今江蘇省淮河以南,盱眙縣以東,寶應縣 鹽城市以北地區。唐代日益發達的運河經濟,讓時稱楚州的淮安千帆相接,四時不斷,故白居易亦...
歷史上有沒有兒子都沒有的皇帝,歷史上有沒有一個兒子都沒有的皇帝
小橋傳 23個,歷史上沒有子嗣繼承皇位的皇帝很多。從漢代開始有 漢成帝 繼承人侄哀帝 平帝 14歲亡繼承人孺子嬰 孺子嬰 殤帝 不足1歲亡繼承人劉慶子安帝 安帝 繼承人劉壽子前少帝 前少帝 在位200天繼承人順帝 衝帝 3歲亡繼承人質帝 質帝 8歲亡繼承人章帝孫桓帝 桓帝 繼承人河間王曾孫靈帝 後少...
歷史上有沒有李元霸這個人,歷史上有沒有姜子牙這個人?
九零小夥 沒有李元霸這個人 不過有衛懷王李玄霸這個人 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 隴西郡公 唐王世子 皇太子 除籍 息隱王 隱太子李建成 母竇皇后 敦煌郡公 秦國公 趙國公 秦王 皇太子 太宗李世民 母竇皇后 衛懷王李玄霸 母竇皇后 姑臧郡公 齊王 除籍 海陵郡王 巢刺王李元吉 母竇皇后 楚哀王李智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