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傳遞資訊的古詩句
1樓:沈輝鴻
1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5欲寄彩箋無尺素,天長水闊知何處?
6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
求個古代傳遞資訊的古詩,已經找到乙個了,請問還有嗎?謝謝了,!!!!!!
2樓:網友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魚肚子裡真有「尺素書」嗎?
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
要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並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紙發明以後,人們製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並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3樓:手機使用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軍。
有關資訊傳遞的古詩
4樓:網友
平沙落日大漠西,隴上明星高復低;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
5樓:手機使用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關於傳遞資訊的詩歌(現代)
6樓:網友
如今古人與我相隔/並非千座萬座山/他們就在我隔壁/城中亦塵中/訪友/不得門而入/不得情所繫/有了飛機/無了斷鴻/瘦了信筒/肥了郵箱/」——憶故人》
都是翟永明的詩歌,只不過表達的是對現代傳達資訊的一種遺憾。
關於傳遞書信的古詩
7樓:青青2竹林
霧失樓臺啟胡卜。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悄穗春寒。
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做差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中的「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
橫也絲來豎也絲全詩句是什麼
8樓:納蘭子澈
馮夢龍《山歌》「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絲」諧音「思」,意為「橫也思來豎也思」,對著一方素帕,橫豎顛倒,都是相思。
9樓:方寸書齋
一方素帕寄心知,問餘心意知不知,心知接到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番心意有誰知!
吧嗒,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情景,吧嗒,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景?
大路五點一刻 這首詩描寫了漁家孩子在沙灘上嬉戲玩耍的場景. 0216宵宵 兒童天真無邪的想象和自由。沙灘上,吧嗒,吧嗒.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這首詩描寫了漁家孩子在沙灘上嬉戲玩耍的場景。 手機使用者 漁家孩子在沙灘上玩樂的情景 吧嗒吧嗒短文描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景 請問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情景?...
詩經是樣什麼樣的詩集,《詩經》屬於什麼詩?
詩經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 共分風 160篇 雅 105篇 頌 40篇 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於 風 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 秦風 魏風 鄭風 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 山西調 河南調 雅 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
題目是什麼,詩題是詩的什麼
題目通常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或線索,引出開頭和呼應結尾,引發讀者共鳴和思考 題目是能夠概括並統領全文的一句話,但沒有標點。題目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或者一個問題 題目是什麼?需要你發題目,你發什麼題目,那題目就是什麼!詩題是詩的什麼 詩題一般是詩所寫的主要的事 中心,還可以交待寫這首詩的背景,比如 早發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