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粘粘
此文文辭精煉,筆調淡雅,耐人尋味,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寫盡湖山雪景的迷濛空廣,傳盡西子雪妝的風姿神韻。尤其令人驚歎的是張岱對數量詞的錘鍊,他別具匠心地將幾個表示微小的量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等,加以組合,不僅練字新奇,更是將天地蒼茫的闊大境界,乃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櫻彎都傳達出來,以事物之極小反襯天地之極大,令人拍案叫絕。
雪景的闊大蒼涼也折射出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亭中巧遇雖是敘事,重在抒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大喜,聚散無常、一別無期的愴神,浮世相逢爛頌散志趣相投的「痴人」的釋然,情緒一波三折,是「看雪」行動的延伸。由從景的角度寫景轉變為從人的角度寫景,將人與景有機結合,以雪襯人,以人寫雪,天人合一。
悽神寒骨的冰雪西湖令深夜前來看它的人顯得更加孤傲高潔,而痴人的參與,又給飢氏原本冷寂單調的景物注入了生機,使其愈發詩意盎然,猶如一抹水墨畫。舟子的一「痴」字,體現了俗人之見,卻道出了對張岱的最確切評價。
本人的畢業**節選!!原創。
2樓:tang亦嵐
一種孤傲之美,一種隱士之美。
在湖心亭看雪中寫張岱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於高雅脫俗的情致是哪一句?
3樓:煙雨飄香劍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人兩三粒而已。」
文墨如此精練,畫面如此簡約,意境如此清高拔俗,令人歎為觀止。
夜訪西湖,遠遠望去,長堤只「一橫」,湖心亭只「一點」,舟似「一芥(芥御返:小草)」,舟中人似鎮迅飢「兩三粒(粒:穀粒)」。
銀裝素裹的世界無限廣闊,白色背景下,人們的目光自然聚焦在有影子的事物上。淡淡的、若有若無的、一點點黑色的點綴,朦朦朧朧,如夢似幻,眼前宛然一幅雪後昌源西湖的黑白山水畫。
黑白畫是最高階的。在中國文化中,白色代表「虛」,謂之空靈;而黑色代表「實」,是謂眼前所見。黑與白的相互浸潤,點、線、面的嚴謹組合,使西湖雪景獨臻妙境。
張岱《湖心亭看雪》中“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舟是指什麼
意思是講遠看湖心亭就已經很小了,船看起來就比湖心亭小,而船上的人也就更小。所以說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應該是指作者乘坐的小船。應該是這樣吧! 其中的舟,是實指,指作者乘的小船。 船伕嘟噥道 不要說相公您痴,還有像您一樣痴的人呢 晚明小品在中國散文史上雖然不如先秦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樣引人注目,卻也佔有一席...
湖心亭看雪中景奇在哪?人痴在哪
草堂書苑 湖心亭看雪 記敘了作者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也體現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的美好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文學形式有哪些 善良的小煢 文學藝術形式 按類別分,有大的兩類 文學形式 散文 詩歌 報告文學 劇...
關於《湖心亭看雪》的問題,關於 湖心亭看雪 的一個問題
無雙書生 我記得課本上是晚上8點吧,這種題考試就答八點,畢竟試卷是參考教科書的 不過我個人認為是早上6點 我翻了初中課本,是指早上8點,考試是按書本來的,信課本最好 明 張岱 湖心亭看雪 文中說 是日更定,餘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在對文中 更定 一詞的解釋上,有兩種版本.人教版 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