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遊謹伍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乙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土,歷王命玉丁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
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
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回求婚,使和氏壁義到了趙國。西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
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壁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壁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晌梁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西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壁」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壁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壁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
隋滅陳後,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壁神或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
和氏璧是誰發現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
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
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仿戚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
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備穗陵人問他原因,說:
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
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族伍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和氏璧是誰發現的?在那裡發現的?
3樓:樹音悅
和氏璧是卞和先發現的。
與和氏璧齊名的珍寶是什麼?
4樓:網友
隋珠。古代與和氏璧同稱稀世之寶之一。也寫作「隨珠」,或稱「靈蛇珠」,「明月珠」。
歷史記載。墨子》雲:「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此諸侯之良寶也。
又《淮南子》高誘注:「隋侯,漢東之國,姬姓諸侯也。
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後懾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故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關於隋珠的真相。
隋珠為何物?歷代學者眾說粉紜,古人多以為是珍珠之類,宋代成書的《太平御覽》曾引用《墨子·佚文》:「隋之明月,出於蚌蜃」,《漢書·鄒陽傳》也雲:
明月之珠,出於東海,藏於蚌中,蚨蜃伏之」;近代學者也有認為是瑩石(夜光石)的。但今人郝用威夫婦分析史載隋珠「夜光之珠,有似明月」之特徵,覺得難以沿襲舊說,決定探解其源。他們先到斷蛇丘實地勘探,發現《水經注》所載與實際不符,斷蛇丘與現今的渣水相距甚遠,因地殼公升降等自然運動而發生河道變遷,在這帶找不到隋珠的蹤跡。
而且湖北隋地(今隨縣)水流湍急,時有山洪暴發,水濁而溫度低,不宜於珍珠的生長,更不宜於長成盈寸之大的隋珠。受渣水故道變遷的啟發,他們夫婦再深入大洪山麓實地考察,結果在鍾祥市九花寨的山中驚奇地發現了大量的金伯利岩!他們為此而高聲歡呼。
金伯利岩因首見於南非的金伯利地區而得名,它是一種基質不含長石的偏鹼性超基性岩,是原生金剛石礦的主要母巖。根據傳說(晉《搜神記》載):「珠盈經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
他又推測,隋珠有可能是一顆具曲面晶形的寶石級金剛石。金剛石之說源於佛教梵語「金剛」,古代主要產於印度,郭璞《山海經注》雲:「今徼出金剛石,石屬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
金剛石現代多稱為鑽石,主要產於非洲。章鴻釗先生說「中國昔未聞產金剛」,大洪山金剛石的發現無疑是出現奇蹟。1978年11月,上級部署尋找金剛石,郝用威帶領地質隊員們走進大洪山麓,很快就在佈滿金伯利岩的花山群中發現了第一顆金剛石,爾後在近百平方分裡的面積裡發現金剛石出土點20餘處,共撿到金剛石40餘顆,總重81.58毫克。
但是對於隨珠是否就是金剛石,異議者不少。主要由於迄今為止發現的金剛石都極其微小,且未見原生礦體,因此很難相信會偶然得到如此大的金剛石。所以另一些人推論可能是水晶珠、蛋白石、甚至是人工的玻璃珠(古代人們尚未充分掌握玻璃的製造技術,所以玻璃製品也會被視為珍品)等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顆珠寶叫夜名珠。。
6樓:網友
中國的珍寶好多啊,例如三大神珠,夜光杯,九州鼎。
和氏璧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塊寶石,如此珍貴為何會丟失?
7樓:小小芳大大東
越是珍貴的東西越不可長久擁有,是不是?也許傳世的和氏璧根本就是假的,真的被永遠藏起來了,就算是真的,國家都亡了寶物還有什麼用。
8樓:西北第一狼人
中國歷史悠久!出現過無數價值連城的珍寶!
但是歷史上動盪年代,戰亂紛紛。很多寶貝就此丟失,不只是和氏璧乙個寶物!
9樓:網友
和氏璧富有傳奇色彩的原因,在於它的發現者汴和,為了提公升和氏璧的知名度,或者說為了使和氏璧的珍貴廣為人知,不惜先後被斬斷了兩條腿。他的悲慘遭遇,終於讓人們明白了和氏璧的珍貴。
10樓:祖硯齋主人
和氏璧應該是古代寓言中的一件道具吧。
11樓:末日餘暉
中國歷史悠久,有過無數價值連城的珍寶!但是歷史上朝代更迭,戰亂紛紛,很多寶貝就此丟失。
美女鑑寶帶來的竟然是「和氏璧」?專家激動:它比和氏璧貴!
12樓:聶聞天下
美女鑑寶帶來的竟然是「和氏璧」?專家激動:它比和氏璧貴!
三希堂的三件稀世珍寶以何聞名,「三希堂」指什麼?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瑰寶,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隨著人們的生活變化而不斷髮展創新,它不僅是記錄華夏文明的語言符號載體,更是以線條和結構意境所構成的造型視覺藝術形式。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情,就連至高無上的皇帝也多對書法藝術喜愛備至。唐太宗以 王羲之蘭亭序列葬,...
電是怎樣發現的,電是如何被人類發現的?
關大掌櫃 電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 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 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 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自然界的放電現象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是庫侖。古代...
人的血型是怎樣被發現的,ABO血型是怎樣被發現的?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一名因車禍而大量失血的危重病人被送進了急救室,醫護人員在確定了他的血型之後,立即對他進行輸血搶救,一滴滴殷紅的鮮血緩緩進入病人體內,病人得救了,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輸血在醫院裡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無數的危重病人通過輸血保全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