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有怎樣的結構體例?

時間 2025-07-07 19:35:07

1樓:匿名使用者

1、 首先運用了傳統的經史子集。

四分法,即《四庫全書》

四分法:經部———文化根源,專指儒家。

的經典和解釋這些經典的儒家著作;史部———記載性的,即編次各類歷史書;子部———思想性的,編次諸子百家,即哲學類圖書;集部———文學,即編次文學類圖書。古代自然科學類不發達,歸附於子部。書籍分類的意義,是將所有的書籍,使其在知識整體中得一比較固定的位置,以表示出每一書在知識整體中滲好悶所盡的職責。

最低限度,亦應使眾多的書籍,在放置與檢查上,皆有軌轍可循,不致茫然無緒,或遍尋不得。在這種要求下,《四庫全書》的著錄書和存目書一萬多種,決非簡簡單單的分成四部,即可達到上述的目的。於是在四部下不得不分為若干「類」,有些甚至要在一類下,再分為若干「屬」。

如《四庫全書》的經部詳目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周禮。

儀禮、禮記、三禮。

總義、通禮、雜禮)、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訓詁、字書、韻書)。2、 用大規模的蒐集方法,蒐集了比它襪衫的內涵多至數倍的書,而有系統的選出三千四百七十種來,代表了當時的知識世界。3、 用較精密的方法,校對過,重抄過叢彎,以當時所認為適當而可包括一切的分類法來部勒它,使有秩序,而構成乙個當時所認為的知識整體。

4、 每一著作都撰有一篇「提要」,冠於書前。這「提要」敘明關於這書的許多問題。這一篇提要一方面已充分的表明,《四庫全書》中各原著,各為單元;而其自身,也是當時知識整體中的乙個組成單元。

5、 各提要除冠於書首外,同時將所有提要,按照各書所居的類次綜合起來,使這些提要另成一可獨立的專書,名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並加以每類的分序和每部的總敘,乃其綜合性的「四庫全書表」、「四庫全書凡例」等,使《四庫全書》不惟各原著可以不喪失其獨立精神,同時在總名下仍為一當時知識世界的整體。總之,《四庫全書》的編撰,雖說沿襲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但是分類和子目都比過去詳盡,經部211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每類之前有小序,子目之後有按語,扼要地說明這一類書的源流,以及分這一類目的理由。

對於有些書的歸類,經過研究作了變更或調查。這樣就使得浩如煙海的古籍有了乙個系統而完整的體系,時至今日,仍可作為檢索古籍所使用的一種方便工具。

2樓:匿名使用者

四庫全書,因其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又因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故合稱為四庫全書。它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官修書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之一。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

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盯渣**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佔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巖絕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粗則姿雜纂、雜編6屬,**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

除了章回**、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佈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四庫全書的不足之處。

第一,重視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經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第二,輕視科技著作。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除了農家、醫家和天文演算法類收錄少數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錄的。

第三,不收戲劇著作和章回**。

第四,圖書正文或有刪節或篡改。

3樓:匿名使用者

全書分經、史、公升行旁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餘冊,約10億字。經部:易類、書類帶彎、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

史部:正史類、編年類、記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 吵橡 子部:

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家類、釋家類、道家類。 集部: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詩文評類、詞曲類。

4樓:匿名使用者

清乾隆時編纂。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棚侍(3503)種、七萬九宴和隱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儲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

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晌廳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這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社會基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

《四庫全書》的特點

5樓:秦子筱

《四庫全書》的特點如下:

四庫全書》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開編,並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成立四庫全書館,正式啟動編修工作,歷經十年,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著成。本書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

先後共計4200餘名學者和專業人員參與此書的工作,其中任命的正、副總裁以下的**就有360多人。歷時14年最終完成。《四庫全書》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

圖書典籍非常豐富,其中有不少珍本秘籍。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

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四庫書的結構四庫書的結構是什麼

6樓:懂視生活

四庫書搜廳此的結構是:四(獨體結構)庫(半包圍結構)書(獨體結構)。

四庫書的結構是:四(獨體結構)庫(半包圍結構)書(獨體結構)。拼音是:sìkùshū。注音是:ㄙ_

四庫書的具體解釋是什伏明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檢視計劃詳細內容】

即四部書。二、引證解釋。

即四部書。詳「四部書」。世迅引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詩:「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清吳偉業《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獨念四庫書,卷軸誇__。

三、網路解釋。

四庫書四庫書,拼音sìkùshū,漢語詞彙,即四部書。

關於四庫書的詩句。

我集四庫書獨念四庫書。

關於四庫書的成語。

四書五經亡國富庫兵藏武庫,馬入華山書呆子盡信書不如無書刀槍入庫。

關於四庫書的詞語。

五車書書呆子五經庫清倉查庫四書五經蠹書蟲中書君千倉萬庫刀槍入庫亡國富庫。

四庫全書分為哪四部 四庫全書分為哪幾部分

7樓:成大文化

1、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2、《四庫全書納凱》

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3、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

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

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4、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

5、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穗茄昌、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6、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

7、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佔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

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8、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猜扒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

古代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 史 子 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經部收錄儒家 十三經 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樂類 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 儀禮 禮記 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

四庫全書指的是哪四部書,《四庫全書》包括哪四部

四庫全書 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圖書整合 其次是明朝的永樂大典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整套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 一部分被列為 涵蓋了古代中國的幾乎所有學術領域。四庫全書指的是整套...

《四庫全書》的總纂官是誰

紀昀。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餘年,年輕時才華唯讓橫溢 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 閱微草堂筆記 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此山大文,經後人蒐集編為 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 公元 二月,紀昀病逝,因其 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嘉慶帝御賜碑文 故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