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種地主土地的農民,需要向國家交稅嗎?

時間 2025-07-09 23:10:11

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這是兩層概念。首先封飢搜建爛畢歷地數碼主與農民共同五主作為國家的納稅人都應交稅,其次,農民耕種地主土地還遭受地主與地方官吏們的多重剝削。

2樓:匿名使用者

不需要交稅,但要負徭役。

3樓:匿名使用者

要,任何人都得交,是義務。

農民種地交個人所得稅嗎

4樓:唐彤平

法律分析:農民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因為它不屬於法定個人徵收的範圍。正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巖清跡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粗並。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農民種地要交稅嗎?

5樓:

親親,您好,農民種地要交稅嗎?答:不用的,國家已經取消了農業稅,農民不用再向國家交稅了。

稅是不用交,但村集體的統籌費用還是要交的。要知道,村集納衡褲體本身沒有任何國家的撥款,如果要進行公眾事業設施維護,例如,路燈、配電設施、排水設施等關係到全村集體利益的設施,這些設施使用過程肯定會自然損耗,自然也需要資金進行攔睜維洞簡修。當村裡沒有其他資金**時,就必須向村民攤派了,這和城裡人要交物業管理費的道理是一樣的。

否則公眾設施損壞後,沒有錢維修,影響的是全村人。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50多年來,中國財政收入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法》 第十五條 納稅人從下列土地上所得到的農業收入,免徵農業稅:(一)農業科學研究機關和農業學校進行農業試驗的土地;(二)零星種植農作物的宅旁隙地。

農民土地被徵收,要交稅嗎?

6樓:幸福千羽夢

依據目前的規定,集體土地被徵用,農民所得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暫免稅。

國 家稅 務總 局關 於個 人取得 青 苗補 償費收 入徵免個 人所得稅的批覆》(國 稅函 發[199 5]79 號 )規 定:「鄉鎮企業的職工和農民取得的青苗補償費,屬種植業的收益範圍,同時,也屬經濟損失的補償性收入,因此,對他們取得的青苗補償費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 家稅 務總 局關於徵用土地過程中徵地單位支付給土地承包人員的補償費如何徵稅問題的批覆》(國 稅函 發[199 7]87 號)第二條規定:「對土地承包人取得的青苗補償費收入,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7樓:樂觀的劉姨

如果被徵收給你費用的情況下,你是要交稅的,這個稅其實是屬於正常收取的契稅還有印花稅。這個稅點其實並不是多高的,所以不必過多的擔心。

8樓:金默知力

徵收補償款不交稅。

9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耕棚凳種地主土地的農民,不需要向國家交稅。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鏈悉旅著,在我國沿襲兩千年之久的這項傳統稅收的終結。

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停止徵收農業稅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農民的公民權利,體現了現代稅收中的「公平」原則,同時還符合「工業反哺農業」的趨勢。從1992年開始,中國改革開放正式對農業體制進行改革,2006年廢除延續千年的農業稅,標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轉型新時期。

解決我國農民不種地的關鍵在哪裡?

我國農民之所以不種地,是因為種地收入太少了,而且社會地位也不高!此外,農村的醫療條件也不好,學校水平也不高,所以農民會更願意進城工作!可能是人們的思想比較先進,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種地改變不了根本,而且感覺這裡特別的辛苦,可能會因為一些氣候原因得不到收穫。我覺得關鍵就在於要提高農民的薪酬,很多農民種地實...

一塊土地在耕種20年後土地的使用權應該屬於誰

南巷如也 一塊土地無論耕種幾年後,如果是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權屬於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單位或者個人。如果是未經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權屬於土地的所有者。即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屬於國有,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法律規定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

部分農民喪失種地的積極性,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因為種地付出勞動力很多,工作量很大,結果卻經常讓人失望,算下來幾乎不剩錢,還不如去打工,所以就沒有積極性了。因為到最後打了糧並不能賣到錢,得不到可觀的收益,刨去人工和種子往往賺不了多少錢,還不如外出打工賺的多,所以一些年輕人不願意種地,而老年人又因為體力跟不上,所以都把地承包給了那些大片經營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