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遠方來,以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作者的資料

時間 2025-07-22 12:40:05

1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小傳】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後人。

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為大都出於東漢末激絕年。南朝梁蕭統合為一。

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櫻鉛孝》。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

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脊稿展上有重要地位。

2樓:匿名使用者

1.登樓憑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2.流水: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3.斜陽: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4.細水煙霧:半煙半雨江橋畔。

5.搗衣: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6.月沒飢畢: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7.長亭: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8.南浦: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雲莫回頭。

9.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10.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11.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2.松:豈不罹寧寒,松柏有本性。

13.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14.梧桐:砧杵敲殘深巷月,搖落梧桐故園秋。

15.杜鵑:枯芹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16鷓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17.寒蟬:寒蟬鳴肢猜我側。

18.鴻雁:鴻雁在雲魚在水,脈脈此情難寄。

尺素:客從遠方來,遣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錦書: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青鳥: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19.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孤雲: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停雲: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浮雲: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0.風: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1.草:獨倚欄杆凝望遠,一川菸草平如剪。

22.桃李:春風桃李一壺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書.意思是什麼?

3樓:得書文化

從遙遠的異鄉歸來的人捎來了客居他鄉,久無音訊的丈夫的來信。

雙鯉魚」古時候裝書信的外形像「魚」的袋子。「尺素。

書」指書信。

詩句表達閨婦思夫之情。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4樓:海獵

-[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

有位客人從老遠的地方趕來,送給我一封信。

鯉魚:是指信,古人有烹魚得信的故事,所謂「胡拆魚雁往來」,都是代表書信。這是 描寫褲胡棗收到遠方的來信,欣喜異常。原詩則是寫婦人對身在遠方的丈夫, 日盼夜思的憂懷之情。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生當復做族來歸,死當長相思。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什麼意思

5樓:xy的日子

有從遠方來的客人,贈送給我兩條鯉魚,我叫人去烹飪鯉魚,發現有一卷書信。

素書1.古人以白絹作書,故以稱書信22.兵書名。

舊題漢黃石公撰,宋張商英注。以道﹑德﹑仁﹑義﹑禮五者為主旨,取老子之說為註釋。因本文及註文多如出一手,或疑為張商英所偽託。

3.泛指一般道書。4.書籍。

6樓:爛柯人南柯子

過去書信都是用鯉魚形狀的木篋裝起來的,所以此處當解為:有人從遠方給我帶來了書信,我叫人開啟盛裝書信的木篋,裡面就是書信。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書。意思是什麼?

7樓:網友

從遙遠的異鄉歸來的人捎來了客居他咐賣鄉,久無音訊的丈衡桐逗夫的來信。

雙鯉魚」古時候裝書信的外形像「魚」的袋子。「尺素書輪辯」指書信。

詩句表達閨婦思夫之情。

8樓:軟說四

對方的是個負擔是法國,sd和斯蒂和施工費南京寶寶的護身符???

歌詞帶 有朋友自遠方來 的歌

身邊的你,遠方的朋友歌詞 身邊的你,遠方的朋友歌詞。歌曲 身邊的你遠方的朋友演唱 海生我們曾鬥讓核經一起流浪在人群之中,尋找溫暖和光明。我們曾經一起追逐在夢想的路上,讓滑扒心不再孤獨和彷徨。我們曾經一起努力去開創美好的未來,從此以後我們是夥伴。一起歡笑也會有淚水,一起走過風雨更加珍惜彼此。一起相聚也...

誰知道怎麼翻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按字面上來解釋就是 看到從遠方來的朋友,也是一件很令人欣喜的事。這句話也可以引申,但小弟以為僅按字面上來解釋即可,過度引申恐離題較遠,亦有失原意。只是我們必須將孔子那個時代的背景,一齊考慮進去。那時科技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城鎮之間的交通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相當不便。沒有汽車...

指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可以為師矣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古今異義詞並解釋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現在這句話常被用以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 雲遮世說的生活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 下士 男子,東漢以後 亦泛指平民百姓。左傳 昭公六年 匹夫為善,民猶則之,況國君乎?韓非子 有度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漢 班固 白虎通 爵 庶人稱匹夫者,匹,偶也,與其妻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