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村人們勞動繁忙的詩句

時間 2025-07-24 18:00:09

關於鄉村人們勞動繁忙的古詩

1樓:金色盛典歷史

關於鄉村人們勞動繁忙的古詩有《夏日田園雜興·其七》、《鄉村四月》、《鋤禾》、《田上》、《歸園田居》、《農父》、《題農父廬舍》等,這些古詩都展現了鄉村人民辛勤勞動的場景。

1、《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翻譯

春雨已經下得很充足了,導致高處的田裡存滿了一片白茫茫的水;農民們為了搶種,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到田裡耕作。

等到人和牛都沒有力氣了的時候,天都還遠遠未亮呢。

2、《農家》

唐·顏仁鬱。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譯文

半夜裡就將孩子們叫起來,趁著天剛亮,趕緊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裡艱難地走著。

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就以為田裡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3、《鄉村四月》

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

山坡田野間的草木茂盛,稻田裡水的顏色和天光交相輝映;杜鵑在如煙如霧的濛濛細雨中啼叫。

鄉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才結束蠶桑的事便又要開始插秧了。

古代的詩人也描寫了許多關於鄉村人民勞動繁忙的古詩,你還記得其中的哪一首,請請寫出一兩句?

2樓:中國夢

1、《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

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臨批著月光才回家。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2、《過山農家》唐代: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譯文:當我走過橫跨山溪上的木板橋時,有淙淙的泉聲伴隨著我;來到農家門前,太陽已在茅簷上空高照,雞在咯咯鳴叫,像是在歡迎來客。山農陪伴我參觀焙茶,深表歉意地說,不要嗔怪被煙燻了;到打穀場上,山農為天晴可以打穀而欣喜不禁。

3、《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唐代:李白。

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

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

譯文:澀灘的流水嘈嘈不休,兩岸山上到處跑著猿猴。陵陽溪水捲起的浪花如白雪。

巨石側立在水中不能穿過小舟。船伕和漁人,一年裡恐怕要撐折一萬支船篙在這裡頭。

4、《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杜鵑一聲聲啼叫在如煙如霧的濛濛細雨中。鄉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農家》唐代:顏仁鬱。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譯文:半夜裡就喊起孩子們,趁著天剛破曉,趕緊到田裡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裡艱難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幾乎拖不動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竟說田裡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3樓:網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4樓:網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鄉村河裡怎樣分辨出黃鱔哪兒最多,農村人們說農村有三個地方黃鱔最多,這三個地方是哪裡?

黃鱔洞一般在水裡或者岸邊。先說水裡的黃鱔洞,並不是有洞就是黃鱔洞,不會在很深的地方,從上看去會有一種幽深的感覺,不會一下看到底,然後用手感受下,黃鱔洞裡面很涼且深,如果都符合就很可能是黃鱔洞了。還有一種在夏季和秋季會出現的情況 水邊有一層白沫,很突兀的感覺,如果不是水汙染,就很可能是黃鱔洞在旁邊,而...

鄉村愛情2有損我們農村人形象!

趙本山的節目不俗有人看嗎?正因為在直接需求方面貼近大眾,他才能把全國人民忽悠成這樣。我個人就很喜歡這種以戲謔的手法表現生活。再說這怎麼能算埋汰?這是電視節目,不得不把很多問題濃縮在一起,所以你可能覺得有點誇張。其實我們老祖宗幾千年都是以這種意識形態活下來的,在那個環境中會有人想 我周圍人咋這麼齷齪 ...

關於鄉村生活的,關於鄉村生活的資料

鄉村 rural,有時又稱country 居民以農業為經濟活動基本內容的一類聚落的總稱。又稱農村。原始部落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到新石器時代,農業和畜牧業開始分離,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氏族定居下來,出現了真正的鄉村。中國已經發掘的最早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前期,如浙江的河姆渡以及陝西的半坡等。按照鄉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