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的主要理論,行為主義的三個主要理論

時間 2021-07-19 04:41:06

1樓:鎖鎖丶無敵丶

第一代,華生,一切皆習得。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隨機把他們訓練成不同的職業,可以是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是乞丐和賊,不管他們的天賦、興趣、能力以及血統。

第二代,斯金納:強化理論。人的行為是由行為後果強化而來。

第三代,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人的行為是由觀察學習而來。互動決定論。

現代的行為主義,已經和認知心理學相結合,演化為認知行為主義。

人的行為是由個體內部因素和外界環境因素互動決定的。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可以被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

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

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

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

(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

2樓:微言悚聽

行為主義理論主要包括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條件作用理論和模仿學習理論。

(一)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實驗室研究狗的消化過程發現用鈴聲刺激狗,不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若在給食物時響鈴,使鈴聲和食物多次結合以後,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這種反射就是條件反射。

(二) 操作條件作用理論

操作條件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他認為應答性行為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絡,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操作性條件理論主要內容是操作(r)——強化(s)額過程,重要的是跟隨操作後的強化(即刺激)。

操作性條件的形成是有機體把強化和所發生的操作反應相聯絡的過程。

(三)模仿學習理論

模仿學習理論又稱社會學習理論,主要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認為,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人不是消極地接受外在的刺激,而是經過一系列的主動加工過程,對外在刺激進行選擇、組織,並以此調節自己的行動。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

行為主義理論主張研究行為,否定意識;主張實驗方法,反對內容,認為人的行為都是通過後天學習而獲得的

簡述斯金納的行為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

3樓:微言悚聽

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是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斯金納把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另一類是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

與這兩類行為相應,斯金納把條件反射也分為兩類。與應答性行為相應的是應答性反射,稱為s (刺激)型s型名稱來自英文stimulation。;與操作性行為相應的是操作性反射,稱為r(反應)型r型名稱來自英文reaction。。

s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刺激直接關聯,r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反應直接關聯。

斯金納認為,人類行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構成的操作性行為,操作性行為是作用於環境而產生結果的行為。在學習情境中,操作性行為更有代表性。斯金納很重視r型條件反射,因為這種反射可以塑造新行為,在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

現代心理學主要的三大學習理論是哪三個?

4樓:

三大學習理論包括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

其實上述中的1、3都屬於行為主義理論啦

5樓:兲鉂の嘚淚

學習理論(有兩種說法)

一說:行為主義理論 、認知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 。

二說:行為主義理論 、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6樓:匿名使用者

1、行為主義心理學

2、人本主義心理學

3、認知心理學

7樓:李龍龍愛過蘭蘭

人自身完善性格。學習物理學。試圖最高理論的運用

名詞解釋 行為主義理論

斯金納行為主義的主要內容

8樓:愛靜靜愛圖圖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 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 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

3. 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

比如:觀察法、口頭報告法、條件反射法和測驗法。斯金納是行為主義的著名人物之一,他強調自己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式關係。

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他把學習公式概括為:“如果一個操作發生後,接著給予一個強化刺激,那麼,其強度就會增加。”這裡所說的強度的增加並不是某一特定的反應,而是使這些反應發生的一般傾向。

他認為使條件作用的速率增加,關鍵的變數是強化,練習不會使反應速率上升,只是為進一步強化的發生提供機會而已。

三、行為主義的作用

斯金納認為“教學就是安排可能發生強化的事件以促進學習”,給學生創設能為學習的刺激做出反應的機會,教學要在學生做出反應之後, 應當有隨之而來的反饋。

1. 教學目標

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學生特定的反應,教學目標越具體、越精確越好。

2. 教學過程

斯金納認為,學生的行為是受行為結果的影響,要學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為反應,必須形成某種相倚關係,即在行為後有一種強化性的後果; 倘若一種行為得不到強化,它就會消失。據此,相倚組織教學即為對學習環境的設定、課程材料的設計和學生行為的管理做出了系統的安排; 關注的是“怎樣教”,而不是“教什麼”。

9樓:墨汁諾

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是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斯金納把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另一類是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

與這兩類行為相應,斯金納把條件反射也分為兩類。與應答性行為相應的是應答性反射,稱為s (刺激)型s型名稱來自英文stimulation。;與操作性行為相應的是操作性反射,稱為r(反應)型r型名稱來自英文reaction。。

s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刺激直接關聯,r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反應直接關聯。

斯金納認為,人類行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構成的操作性行為,操作性行為是作用於環境而產生結果的行為。在學習情境中,操作性行為更有代表性。斯金納很重視r型條件反射,因為這種反射可以塑造新行為,在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

華生行為主義的觀點,華生的行為主義可以解釋哪些現象

華生主義的特徵 情緒理論 情緒是遺傳的,原初的,反應是模式化的思維版理論。權 思維是感覺運動的行為,否認在腦中發生。人格理論 是一切動作的總和,是所有各種習慣系統的最後產物,以佔優勢的習慣系統為根據的。新行為主義 新華生主義的主要特徵 1 不排除意識經驗,承認有機體內部活動的作用,重視對動機和認知機...

名詞解釋行為主義理論,學前遊戲論名詞解釋

凡塵伊莎 1913 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 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 黑箱作業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

行為主義取向心理諮詢的核心技術和一般步驟是哪些

京師博仁 行為 的主要方法包括 系統脫敏法 自我管理技術 厭惡 模仿學習 角色扮演 自信心訓練 強化法 認知 行為 行為 的具體方法雖然有很多,但其 過程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大都包括以下方面 1 瞭解來訪者非適應性行為或疾病產生的原因 來訪者的非適應性行為往往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種因素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