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而且是表現非常複雜,伴隨人一生的疾病。它的核心症狀是人格,人格是描述乙個人區別於其他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性格特點、思考問題的方式、情緒活動的特點等等綜合的體驗。我們認識到這個人是這個人而不是另乙個人,主要基礎就是看他的人格特點與他人不同。
對人格進行表述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這也是人格障礙複雜性的表現之一。人格障礙患者對一些事情,特別是人際關係中發生事件仿衫圓的理解、認識、看問題的角度,會和多數人的常情、常理不一致。因此顯得有些與他人不太融洽,甚至格格不入,發生摩擦或矛盾,是這樣乙個表現。
人格障礙的複雜性表現在除具體表現差別很大以外,輕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別。比較輕一點的人格障礙患者,可能能保持和同齡人正常的社會活動,但是可能很難和他人建立比較持久的、密切的合作備塌關係,強調一定是持久、密切的合作關係。但是他在處理事情、具備能力方面並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有些方面還可以表現得比較優秀。
如果塌拆人格障礙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大多會表現得和周圍世界不同程度的隔離,很難主動和周圍特別是人際關係上,產生比較融洽的交流和相處,這是人格障礙疾病的基本知識。
2樓:陽光的武神
可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乙個更明顯的表現:往往極為冷漠,難以共情,性格極端暴躁,具有極強的攻擊性,自大等。這些表現也是有很強烈的心理問題。
事實上,往往是這樣的人,能造成的破壞力更強大,對別人的傷害也越高:因為抑鬱,自卑,焦慮這種情緒更像是一種「內在消耗唯頃」,當事人往往只是自己乙個人默默面對和消化負面情緒;但是具有心理問題的另一種人,他們更常見的是「外在攻擊」,他們自己的心理問題,會拉著其他人給自己買單。
而且這種「外在攻擊」的心理問題,相比較「內在消耗」的心理問題,因為對於自身的消耗相對較少,所以往往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後者小——所以在那個對於心指吵陸理問題認知相對落後的環境當中,自然不會被重視。
乙個「內在消耗」的人,可能會沒有動力學習工作,甚至是生活;但是乙個「外在攻擊」的人,可能可以去工作去生活,但是會和同事爆發很碰顫多矛盾,回到家後會家暴。可是當時人們對於心理問題的認識不全面,會認為:這個人就是脾氣暴躁一些,但是心理沒什麼問題。
人格障礙是心裡疾病嗎?
3樓:阿汝說法
人格障礙是精神類的病症,但是沒有精神病那麼嚴重,主要的症狀是心理問題。人際關係特別不穩定,而且比較衝動,同時又特別自卑,擔心被否定,不願與人交往,有的時候又會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在出現症狀時,應該及時的到醫院的精神科做**,遵循醫囑服用抗焦慮藥物,比如舍曲林對病情進行**。
同時可以配合心理**綜合緩解病情,然後讓家庭成員積極的參與到**中。 人格障礙是心理問題,屬於一種精神疾病。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相平行的,但是人格障礙沒有精神病嚴重,人格障礙會出現人格特徵偏離正常的情況。
人格障礙具有嚴重性,得了人格障礙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意見建議:人格障礙需要配合醫生使用抗精神病的藥物來進行**,還要做一些心理疏導,在**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熬夜,定期到醫院做複查。
4樓:網友
人格障礙還達不到心理疾病那樣的嚴重程度,各種症狀以及影響相對比較輕。但如果不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人格障礙就會發展成心理疾病。
5樓:網友
人格障礙肯定是屬於心理疾病 不過說實話現在我們對於心理疾病還是諱疾忌醫的 很多東西假裝沒看見。
人格障礙和心理障礙的分別,什麼是人格障礙
因特殊原因出現的暫時性的 在心理承受力之內的心理負荷,稱之為心理不平衡 影響個體正常行為和活動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稱之為心理障礙,是一種神經官能症或神經症 症狀 個體可以覺察到這種衝突,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為基礎。心理障礙進一步惡化,就會導致心理疾病。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的區別 一是程...
先天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先天的還是後天教養的結果
沒有先天的人格障礙。人格障礙常開始於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雖然跟有遺傳有關係,但是還是受到了後天的影響。一般認為是在素質基礎上受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資料提示親屬中人格障礙的發生率與血緣關係呈正比,血緣關係越近,發生率越高。雙生子與寄養子調查結果都支援遺傳因素起一定...
感覺自己有邊緣性人格障礙,誰能幫幫我
你的心理正常不能再正常,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 邊緣性人格障礙 這個詞,你大概犯了許多醫學院校學生上醫學課時一樣的毛病,他們往往老師上什麼課,或者看疾病解釋,並且對照自己,可以初步認為自己得了類似上課的病,大凡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自己是不能準確判斷,自己能夠自信的問題,就不是嚴重心理或精神方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