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不清拿和偷,總動別人東西怎麼辦

時間 2021-10-26 00:00:40

1樓:木蓮媽媽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對外界充滿好奇心,並且會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自己感興趣的,哪些不是。隨著自主性的增強,曾經那個聽話的小寶寶已經不再那麼聽話,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當他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第一反應就是佔為己有,這也是人性使然。

但是在孩子幼年的時候,他們並不能清楚的分辨哪些東西能佔為己有,哪些不可以。

這時如果家長不及時干預,孩子很有可能會形成扭曲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一生。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能怪孩子,這時她們沒有自制力,也不能特別清晰的分辨出這種行為就是大人嘴裡的「偷」

需要家長及時教育,用恰當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物權感」。一、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有不同的心理髮展階段

1、2-5歲:學齡前的孩子對物權概念不是很清晰,他們只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喜歡的,而不瞭解物品的歸屬感。

或許有部分心理髮育較為成熟的孩子會察覺出,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但是很快這種感覺會被佔有慾擠走。

應對方法:針對這時期的孩子,家長要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放任他們去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越早培養良好的習慣,對孩子未來的行為規範幫助越大。

2、5歲以上的孩子

學齡期的孩子已經能夠分辨出物品的歸屬感,對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發生拿別人東西的現象,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要分辨出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東西自己沒有家長又不給買,還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兒?

二、如果發現有「偷竊」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1、 從小抓起,儘早為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如何能夠從小就讓孩子擁有物品的歸屬感呢?在孩子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如果別人的小朋友想要拿自己的玩具,家長不可以私自做主,直接把孩子的玩具拿給別人玩。

而應當主動詢問孩子的意願,是否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小朋友。如果孩子願意分享,我們要說一聲謝謝,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應當強求,或者動用家長權威。

這樣做的家長,既做到了尊重孩子的意願,又教會了孩子物權概念,一舉兩得。

孩子會在生活點滴中摸索出自己的觀念,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

如果是屬於別人的東西,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夠分享得到。

2、找出「順手牽羊」背後的原因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出品行不端的事情,在發現孩子有偷拿別人物品的行為時,多數都會表現出震驚、痛心、憤怒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

同時也會對孩子非常失望,對自己的教育產生挫敗感。

但是隻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大可不必過分擔憂,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上。

家長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並且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措辭,不要把「盜竊」、「偷」這些不太好聽的詞掛在嘴邊上。

有效的溝通時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的,因此家長要和孩子平等對話,才能搞清楚背後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確是因為想要這個物品,而自己有沒有能力購買時,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得到心儀物品的機會。

比如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每次可以付給孩子5元錢。以這種方式給孩子提供一個機會,而不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

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歸屬,更能體諒父母賺錢的不容易,以後也不會再大手大腳的花錢。

3、給孩子「糾錯」也要有方法

發現問題以後,家長要讓孩子清楚自己**做錯了。如果未經允許拿了別人的東西,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錯在**,為什麼錯以及以後應該怎麼做。

三、從小培養良好家庭氛圍

在孩子幼年時期,很少與外界產生聯絡,也就無法得到鍛鍊。那麼,家長應當充當這一角色,和孩子進行互動。從小就培養孩子,不要亂翻大人的東西。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有邊界感,不要任意給孩子的東西做決定,比如哪個玩具可以給小朋友玩,房間可不可以進等要經過孩子允許。

如果家長無法做到尊重孩子,那麼即使講再多的大道理也是無用的。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對孩子產生影響。

很多孩子在家裡就是小皇帝,隨著心情把家裡的東西翻個底朝天,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所作所為的不妥。

家長也因為孩子尚年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情就過去了,這種心理暗示就助長了孩子的「霸道」,認為所有的東西只要自己有意願處理,就可以隨意處理。

有句老話說得好: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種結果就是家長的不作為導致的,如果不能夠把物權意識嚴格的從小建立起了,等長大犯下大錯的時候再教育,為時已晚。

四、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和忠誠的朋友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凱特的家裡只有媽媽和自己兩個人相依為命,母女倆的日子過的很苦。

凱特有一天去超市買牛奶,無意中看到了一塊燻肉,立刻被吸引住了目光,因為她太久沒有吃過肉了。凱特看四下無人,就偷偷把燻肉藏進自己的口袋裡,在沒有被任何人發現的情況下就拿回家了。

回到家以後,媽媽發現了這件事,她並沒有板起臉來痛罵凱特,也沒有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而是心平氣和的和凱特說:「寶貝,媽媽只給了你買牛奶的錢,為什麼這裡有一塊燻肉呢?

凱特低著頭說:「媽媽,我沒有付燻肉的錢,直接把它拿回來了」。

媽媽對凱特說:「寶貝,你想吃這塊燻肉是嗎,沒有關係,媽媽現在可以帶著你一塊回到超市去,我們把這塊燻肉的錢付了,然後回來再享用好嗎?」

凱特乖巧的點了點頭。

在超市裡,媽媽帶著凱特走到收銀臺,和收銀員講了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凱特忘記了口袋裡還有一塊燻肉,現在回來付錢。

收銀員表揚了凱特的誠實,凱特內心很不安。回到家裡立刻和媽媽承認了錯誤,並且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做類似的事情了。

這件事裡媽媽的做法堪稱是教育典範,她小心翼翼地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又恰到好處地處理了「偷」這件事。

孩子無心的一個舉動,家長的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到事情的結果。

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機會,而不是暴躁的鎮壓孩子。我們是孩子強大的後盾,忠誠的朋友,正確的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

2樓:嗨圓橙子

你要告訴孩子,不是自家的東西都是偷。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孩子再偷東西,一定要懲罰他,讓他記住。

3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懂得偷和拿的區別,如果在別人允許的情況下這是拿,但是如果別人不知情,那便是偷,所以認清這一點對孩子以後也有很大的好處。

4樓:娛樂曉得

那就教會孩子什麼是偷,什麼是拿,偷東西要有懲罰,和孩子講,在沒有徵得人家同意的情況下,就是偷,徵得同意了才是拿。

5樓:蠟筆小小新

多說幾次,要有耐心,說得多了他就能記住了。

6樓:精神大夥

可以教孩子什麼是拿,什麼是偷,然後要孩子去學著做。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

7樓:強豔邢夢

幫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雖說「自我中心期」是成長軌跡,但身為父母,我們不能對孩子的「貪得無厭」視而不見,要開動腦筋儘早幫孩子建立起「所有權」的觀念,即讓孩子知道尊重別人的所有權。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時,囑咐孩子及時歸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紙筆,並告訴孩子要使用多長時間,徵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帶走,在歸還時要向孩子說「謝謝」。例如:

在家裡,和寶寶一起認一認,哪些是他的東西,比如,衣服是寶寶的、芭比是寶寶的;手機是媽媽的、膝上型電腦是爸爸的。告訴寶寶,家裡每個人都有私人物品,這些東西,如果沒經過本人允許,是不能動的。當然,寶寶的東西也一樣,沒經過寶寶允許,媽媽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隨便給別人的。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控制衝動的能力。例如,買回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可以不馬上給孩子,而是告訴孩子,當他有好的表現時才能得到。

如果孩子沒有亂碰商場裡的東西,家長一定要表揚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不要為佔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自己有過失時要及時彌補或道歉,這對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很重要。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手偶遊戲、編故事等方式,例如:給孩子講「拾金不昧」的故事等,讓寶寶辨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要他體會丟了東西會是多麼著急,並鼓勵他及時歸還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看到孩子與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我們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強化他的分享行為,這樣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權的觀念,並學會尊重他人所有權的行為習慣。

8樓:夏威爾丶

應該說,孩子偷東西的事是不會發生的。但是,我們又發現,即使生活條件很好的家庭,也時常會出現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事情。從兒童心理學來分析,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是由兩種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是孩子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慾望,他對自己沒有玩過的東西,既好奇又想獲得,而且企圖馬上獲得。在私慾的引領下,他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另一是孩子有一種異乎**的冒險心理,他們心想,我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多刺激和神祕呀。

偷東西的行為大多發生在孩子幼年時,大多數孩子並不清楚偷盜這種行為的卑劣之處。因此,我們的家長要注意在這個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對孩子進行此方面的教育時,同樣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光是沒完沒了的責備,要做到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發他們的對抗與報復心理,或產生對自身的厭惡,從而失去自信心。

我們要針對事情,而非人的本身。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又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加對別人的關切之情。父母應隨時隨地教育孩子有關整個社會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懂得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不給他人造成傷害。

惟有如此,社會每個成員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子浩的姨媽開了一個小超市,7歲的子浩經常到超市去玩。有一天,姨媽發現子浩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從店裡拿巧克力,這讓她大吃一驚。

開始她以為,孩子小,拿點就拿點吧。後來她發現子浩又拿筆、小刀和乒乓球,而且總是在環顧四周沒人的情況下偷偷塞進口袋,等做完了這些,他還裝得極為正經,儼然一個十足的小偷。姨媽覺得再不指出來會毀了孩子。

一天,姨媽趁店裡只有她和子浩兩個人時,用很慈善的眼光看著他,將他抱在膝頭。然後告訴他,她聽說昨天有人從一個店裡偷東西的事,她接著講自己在五年級時,曾從店裡偷過橡皮。她知道這是小偷行為,心裡很害怕,這樣做後,很長時間都覺得慚愧,有犯罪的感覺,所以認為這樣做很不值得,不應該,以後便不再這樣做了。

子浩聽得面紅耳赤,他對姨媽說:「我知道錯了。我下次再也不會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姨媽沒有簡單地指責、訓斥或簡單地對子浩進行說教,也沒有使子浩感到自己的行為顯示自己是一個壞人。他們一起探索了為什麼不該偷東西,偷東西對社會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損害。作為家長,我們要建立一個免於孩子偷竊的環境。

下面是很久以前的一個故事。某個小學內發生了偷竊事件,當時的老師讓班上的學生會幹部留在教室,一個個詢問是否偷竊。結果查明,偷竊者是一個女孩子。

於是,這個女孩子在眾人面前被指為小偷。從那以後,她不但沒有改過,反而步向仇視社會的人生。雖然不只是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壞孩子」的烙印。

雖然錢找回來了,但是這種方法令人有搜查犯人的感覺。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斥責或處罰,如上述之事例,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使往後的人生被烙上烙印,一定要加以注意。這比找到錢更為重要。

常常聽到父母的求助:「孩子會從我的錢包偷錢,怎麼辦?」通常的回答是:

「家裡不要放太多的錢,要把錢收好,想辦法不要讓孩子拿到。」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讓孩子不會想做壞事的環境。另外一點是不要去找「犯人」。

應該怎麼做呢?舉例來說,大家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我覺得錢包裡的錢好像短少了,是不是有小偷進來呢?

媽媽很擔心。」那麼,偷錢的孩子就會知道媽媽已經發現了。接著,因為孩子的個性之故,可能會有如下兩種不同的反應:

其一是偷偷把錢放回去;另一是對母親不嚴厲的態度感到放心,不肯還錢,甚至繼續再偷。對待不同的反應,母親的態度也必須不同。如果還錢了,就說:

「媽媽好像弄錯了,前幾天說錢少了,其實是我算錯了,對不起。」用很高明的手法假裝自己被騙。假如又偷錢,就說:

「糟糕,錢又少了。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進來,下次錢再少,我要去叫警察了,你們說好不好?」這是不再原諒的訊號。

但是,事先要把情況告訴社群警察,然後請他一起到家裡假裝調查,並故意在孩子面前說:「下次再掉錢,就派很多人來,請馬上聯絡。」大致上如此施行之後,孩子就不敢再偷錢了。

這些動作,對一個母親而言,應該不是難事。絕對不要對孩子指名懷疑,或是當檢查官找出「犯人」。只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已經發覺錢不見的事實,以及自己的處理方式就夠了。

孩子有了這個毛病,一定要克服掉,而且越早越好。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過偷那別人東西的經歷習慣,只要改正了,將來還是好孩子。怎麼幫助孩子克服呢?

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1.先讓孩子認識到拿別人東西是可恥的事情。跟孩子說清楚偷拿別人的東西是極為可恥的行為,它會使一個人身敗名裂的。

一定要克服這個壞毛病。包括家裡的東西,家裡的錢,也不可以隨便拿的。

2.當孩子再犯的時候,一定讓他將偷來的東西當面還給人家,最好讓他自己去,如果他不自己去,就帶著他一起去。讓他當面向人家調遣。培養他的羞恥心,強化他的自制意識。

4.警告他,如果再發現他偷拿別人的東西,包括家裡的錢,就告訴老師湖同學。嚴重時就送派出所,請警察幫助管教。這樣警告他,可以給他拋下一個心錨,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5.孩子如果說,他就是板不住的話,那就屬於心理問題了,那就用厭惡**。具體實施等到時候再說。

這樣幾招,孩子會有所收斂。逐漸就改正了。

為什麼我分不清紫色和深藍色,分不清黑色和深藍色算,眼睛算有問題麼

這種不算色盲,我和你差不多,我是經常分不清綠色和藍色。你說的淺紫和粉紅色我覺得也差不多,哈哈!你不是一個人!這個既不影響生活,對工作學習都沒有任何影響。我覺得沒有必要在意。應該就是我們對這些相近的顏色不是非常敏感,說實話,本來它們就很相近,不是太好區分。有些人就對顏色比較敏感,各種顏色都能分清,很相...

孩子6歲分不清酸和鹹,6歲學生拼音的聲調分不清,不會讀 怎麼辦

孩子六歲。分不清酸和鹼也是正常的,因為他沒有接觸這種食物,所以他就不太明白這些是什麼事物。如果分不清酸和鹹的話,那你直接把這個東西給他吃,然後告訴他什麼味道是什麼醬不就行了嗎?孩子六歲分不清刷和鹼,我個人覺得一定要把這個東西分開,然後讓他每次嘗試一點點,這樣的話才能夠分清楚這兩樣東西。孩子六歲,分不...

孩子身上有紅斑點,痱子還是溼疹分不清,這個怎麼區分啊

南京杏璞莊園杏璞霜 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1 原因不同 痱子是由於汗孔阻塞引起的,來而引起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穩定。引起溼疹常見有 進食一些如魚 蝦 蛋 牛 羊肉等 吸入某種花粉,如塵蟎 羊毛等 病灶感染如扁桃體炎等 生活環境中的日光 炎熱 乾燥等 化學物質如化妝品 肥皂等 消化自不良 胃功能失調 新...